这个方子是在苏慢慢的博客上看到的,当时只是好奇它的名称,觉得这应该不是原作者命名的,不过“弹弹波”这个名字,确实很适合形容揉好的面团状态,像是充满气体,鼓鼓囊囊的一个球,挺有意思的。
这原本是西川功晃的吐司食谱,坦白讲这个液体比例,相当惊人,早先认为妃娟的那些中种配方已经够“折磨人”的了,若与此对照,确实不值一提。
我鼓起勇气试了试,一下子就迷上了这款吐司,它的味道美妙得让人赞叹,和以往吃过的任何面包都截然不同,口感既富有弹性又十分爽口,绝对是人手三明治的最佳选择,虽然照片看起来和普通的白吐司一模一样,但只有亲手制作后,才能体会它的独特之处,那种格外诱人的纯粹香气,绝非一般吐司所能比拟……
下面是一些要点,有兴趣尝试的小盆友一定要看一下:
加水之后的情形跟湿润的泥土相仿,但无需担忧,也无需匆忙添加干粉,只需耐心反复捶打,必定会神奇地聚合成团,倘若对处理湿性面团不太熟练,不妨借助擀面杖或筷子旋转用力揉捏,稍作停顿让它自行产生筋性,后续操作就会变得轻松许多。
手法类似欧包的擀卷,无需过度揉合,组织显示出薄而透明的丝质光泽,气孔充满弹性,似乎可以自由呼吸,能够拉出大片薄膜,但韧性稍显不足。
含水量极高,达到百分之八十五,因此必须进行翻面醒发,具体时长需依据面团实际情况判定,此时间仅为参考值,在塑形阶段需添加干粉,全程采用手工完成,基本通过拍打使面团成型,将大气泡压平即可,无需使用擀面杖工具,制作完成的面包内部结构不会像普通吐司那样细腻,存在一些气孔属于正常现象。
成品的口感柔软,有单纯的香味,非常非常弹,特别极了!
难度:掌勺(高级)
时间:1小时以上
主料
高粉240克
低粉60克
奶粉15克
糖12克
盐6克
水195克
牛奶60克
酵母3克
黄油18克
【弹弹波吐司】——水量高达85%的“变态”面团的做法步骤
1. 材料:
面粉总量四百四十,其中高筋面粉二百四十,普通面粉六十,再添奶粉十五,白糖十二,加食盐六,取水一百九十五,另用牛奶六十,掺入酵母三,最后和黄油十八
先倒入所有非黄油和酵母的配料,用筷子搅拌混合,此时物料的形态接近浓稠的糊状物。接着用保鲜膜盖住容器,放置大约半小时,期间可以观察到面团逐渐产生较强的弹性。当面团具备这种特性后,后续的加工就会变得相当顺利。
和面时先放入酵母,可以用手揉,也可以用面包机或厨师机,要是自己揉的话,最好是有一定经验,否则很容易感到烦躁,建议只用一只手揉面,另一只手拿刮刀帮忙。
面团看起来有些湿软,但是完全可以塑形,不过初始阶段容易粘附容器壁,底部也容易粘上较多材料。
桶壁和底部的面团渐渐变少,面团韧性逐步增强,此时可以加入已经软化并切成小块的黄油。
等黄油完全融化,可以触摸一下面团的状态,手上沾点油,如果能够拉出很均匀的薄膜,这种膜比较轻薄且透明,虽然不容易破裂,不过感觉它不够有韧性。
此刻桶身与桶底已相当洁净,面团表层平整,揉面作业完成。
手上涂些油,拿取面团,面团表面细腻且富有韧性,令人惊讶。把面团放进干净的容器里,蒙上保鲜膜,开始第一次发酵。
在膨胀到八成时,借助工具帮助翻转,面块容易粘连,部分气体逸散,无需担忧,翻转后继续发酵,由于水分含量高,必须进行这一操作,这一环节不可省略;当基础发酵完成,把面团取出来。
将面团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部分,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形状,然后用保鲜膜覆盖,稍作松弛处理。
揉面时用指节按压,挤出里面的空气,去除大气泡,然后使面团变得扁平。
12. 卷两次,将面团卷成团。
面团要放进模子里,接着让它发酵,这时候温度得保持在三十五度上下,空气里也要有适量的水分。
发酵到模具将近满溢,表面涂抹整颗蛋液,或者烘焙完成时立刻涂抹块状油脂。
这个吐司含水量较高,糖分较少,制作时间要长于普通吐司,烤箱先加热到200度,在下层烤10分钟,之后调整温度为180度继续烤30分钟,因为吐司膨胀后表面容易变黄,所以中途需要用锡纸覆盖。
16. 出炉后晾架上放凉,至手温后装保鲜袋保存。
我说这是“弹弹波”,另一个人笑着说,这波可真够大的,就是外观稍微差了些,我听后笑得差点喷出来!
弹弹波非常富有弹性,请直接观看图片,它与我之前制作的每一个面包都截然不同,口感既爽滑又富有弹性,用绳子捆绑了两分钟,拆解开来后立刻恢复到初始形态,这实在太令人惊叹了。
小贴士
这种配方成分含量不高,制作整形阶段,排气工作不必做得太完全,需要适量留下些发酵时产生的气体,这样面包的风味会更加浓郁。
提出问题
关于这道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