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月弥 十点人物志
作者 | 月弥
十点人物志原创
二零一零年,江苏卫视推出一档名为《非诚勿扰》的恋爱节目,让众多观众卷入一个全民寻找伴侣的高峰期。
马诺的“宁要宝马车里哭,不要自行车上笑”这句话,引发广泛讨论,成为持续几年的网络焦点。
孟非和乐嘉这对以光头著称的搭档,因为节目的热播,从无人知晓变得广为人知,并且声名鹊起。
十一年后的此刻,各种娱乐节目如选秀、表演、旅行等层出不穷,而《非诚勿扰》的收视表现依然保持同期领先地位。
《非诚勿扰》播出十一周年之际,孟非通过微博向网友发出邀请,让大家分享,那个年份里,自己当时正从事怎样的活动。
评论区之中,除了表达对孟非本人的欣赏,还有观众们对节目发自内心的感受。
过去看《非诚勿扰》时还不明白情爱与婚姻的意义,不过常听孟爷爷的见解,慢慢清楚了自己渴求的满足是什么样。
《非诚勿扰》11年
二零一零年岁末,《非诚勿扰》节目开始播放,不足十回便创下收视率超越百分之三的佳绩,成功夺得当年电视节目收视排行榜的首位。节目主持人孟非,因此迅速从江苏省知名人物转变为全国范围内的焦点人物。
那一年,马诺22岁,她参加了《非诚勿扰》节目,因为年轻漂亮又性情坦率,很快便成为舞台上最受关注的女性嘉宾。
有位男士表示自己并未过多修饰外表,认为这是天生的美丽,马诺立刻反驳道:希望节目组能播放一首《解脱》,接着让他退场算了。
一位中年男士走上台来,马诺立刻直言不讳地批评道:要是早知道你会来,我宁愿让我母亲替我出席了。
有个常骑自行车的年轻人家境普通,希望能和马诺建立关系,向她询问是否愿意一同骑行,马诺却非常干脆地回绝,表示自己更愿意在豪华汽车里落泪,也不想在自行车上高兴。
马诺此话一出,一夜成名,也从此背上了拜金和虚荣的骂名。
二零一一年四月,嘉宾王佳在《非诚勿扰》节目里,接连四次亮相,她毕业于西北大学,是该校的优秀学生,身穿一条长裙,气质娴静,举止大方,最后与北京某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张天翼建立了恋爱关系。
王佳正以为即将获得幸福,张天翼却传来将要前往美国出差的消息,此后便杳无音信。
王佳遭遇挫折时,遇到一位网名是文文的网友,深受触动,见面后没过半年的时间,他们就商议要结为夫妻。
结婚之后王佳越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觉得"文文"只是个普通职员,连住的房子都是贷款买的。让她更加难受的是,曾经一起参加节目的小伙伴们,有的已经嫁入豪门,有的甚至当红明星还出了唱片
每当配偶规劝她“回归现实”,他们之间总会引发激烈冲突。二零一二年八月,身怀八月胎儿的王佳谋杀了她的配偶。
相当一部分年轻群体渴望通过《非诚勿扰》这个节目走红、结识朋友,刘烨、陆绎、佟大为、郭德纲、刘恺威等众多知名艺人也都曾在此节目中担任过“非诚合伙人”这一角色。
何润东曾为了给新剧造势,作为嘉宾登台亮相过一次。他与孟非有过一个约定,若他能持续到二十盏灯熄灭,孟非就请他吃顿饭。
何润东登场时披着环卫人员的服饰,甫一亮相便熄灭了七盏灯,有位女性宾客阐明观点,她对于从事保洁工作的人抱有敬意,唯独对嘴唇较厚的男士持反感态度
节目主持人频繁更换,节目影响力持续攀升。2015年,新增节目数量超过两百部,但非诚勿扰的领先地位依然稳固,冠名权售价高达五亿元,位列当年所有电视节目之首。
十一年光阴荏苒,该平台已经接待了上万名参与者,促成五百余对情侣喜结连理。
乐嘉也是《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参与者之一,他因此获得了许多好处,节目中的其他嘉宾和普通人同样从中受益匪浅,这个节目给他的帮助尤其显著。
二零一零年,制片人王刚认为孟非的点评技巧和即时互动水平很突出,便将他调派去参与新节目《非诚勿扰》。
节目要请一位电视界新人做客,身份设定为“心理分析人士”,王刚通过熟人引荐,结识了乐嘉
节目刚开始录了几期,乐嘉就去找制片人提意见,希望调整节目安排,他想要能够随时发言,评论嘉宾的表现。他觉得自己就像《皇帝的新衣》故事里那个孩子,主要作用就是——说出实话。
未曾料到新版节目反响出人意料地佳,孟非展现非凡的智慧和风趣,乐嘉言辞锐利且辛辣,却总能直指问题核心。加之黄菡的温文尔雅,《非诚勿扰》迅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格调。
孟非和乐嘉这对搭档,还被观众亲切称为“光头组合”。
乐嘉曾和一位女嘉宾发生口角,这位女嘉宾名叫许亚丽,她有个哥哥身体不便,她的父母无法从事太多体力劳动,整个家庭的开销主要依靠许亚丽来承担。
乐嘉直言不讳地评论:如果没有哥哥的牵绊,你或许能享有更多自主空间。
这个回应惹恼了女孩,她与乐嘉发生了争执,嚷嚷道:“你实在缺乏同情心!”,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终于找到说话的空当,孟非说明情况:乐嘉老师并非有意,他只是想把这个议题摆出来,或许这样能让人更清楚你这个人。他并无其他用意。
许亚丽还是不高兴,孟非又笑着讲道:你接受过那么好的学习,没察觉到(乐嘉的善意),我感到挺惊讶的。节目才得以进行下去。
那个情景在过去的电视节目中经常发生:乐嘉的犀利言辞让谈话变得激烈,孟非在场面快要失控之际,立刻巧妙地调节气氛,圆满地化解尴尬,使节目得以顺利继续。
《非诚勿扰》录制进入第三期时,乐嘉突然未作任何通知就缺席了一个月。此后,在完成最后一期节目后,他也没有发布任何说明就离开了,直到半年后才通过微博正式与大家告别,解释称:“节目变得乏味,我无法学到期望的知识,也未能获得渴望的收获。”
后来乐嘉又参加了《超级演说家》和《超级先生》等节目的录制过程,不过由于缺少孟非的调和,他变得非常容易激动,常常和很多明星在录制现场发生正面冲突。
乐嘉后来不再露面,有人称他遭到了禁锢,也有人目睹他在街巷进行商业宣讲以获取收入。
《非诚勿扰》的“非”,是孟非的“非”
在《非诚勿扰》十周年特别节目里,节目组邀请了那些曾在《非诚勿扰》中与男女嘉宾成功配对的夫妇所生的孩子们,孟非向他们发问,询问他们是否认识自己,他们是否清楚自己的身份,
一个小女孩儿立刻回答:“孟爷爷!”
有人认为,《非诚勿扰》节目组里孟非是常驻的,其他来宾都是临时的,孟非是这个节目的灵魂所在,并且负责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胡紫微作为主持人,一直关注孟非处理节目难题的方式,这也是她观看《非诚》节目时最感兴趣的部分,她期待看到孟非如何应对突发状况,以及怎样巧妙化解尴尬场面。
有回,一位女性来宾多次夸耀自家先辈聪明绝顶、血统优秀,他便会客气地指出:“假设我是位男士”,好让对方留意听者的情绪。
孟非对节目的方向有清晰的要求,他特别看重友善、公平和敬重,当听到某些来宾的言论时,他常常会情绪激动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某个时段的节目中,一位男士作为嘉宾参与,他表明不认同单身母亲,认为她们“品行不端”,并非“纯粹模样”。
孟非暴怒不已,男嘉宾话未说完他就立刻让人退场,声称这个场合何时结束由他决定。
另有一次,一位女性观众向男士提出每天为她清洗足部的请求,如此幼稚的举动瞬间触怒了孟非,他直言这并非示爱,而是自寻死路。
她整个表演期间多次打断,孟非仍旧没有让她继续说话,演出结束后还叫来制作方告诫她,要是下次还这样没规矩,就别再来这里了。
这种深入民众的处世态度和即兴应变的本事,源于孟非早年间担任现场播报员的生涯背景。
孟非在《南京零距离》主持节目,时间长达9年,那是他在《非诚勿扰》担任主持人的前身。
那段时间里,为了让每日直播的一个小时能够回应民众最关注的新闻动态,并给出贴合大众感受的阐释,孟非需要成为一位称职的都市普通人代表,因此他每天早上都要阅读至少八份报纸,并且必须在六点五十前完成一篇长达千字的评论文章。
3000多个日日夜夜,不曾有一日间断。
曾经,他在节目里接到一个年轻人的急迫电话,电话那头的年轻人焦灼万分,讲道他和一同从外地来到南京发展的女友产生了矛盾,如今女友下落不明,他陷入困境,于是向《南京零距离》寻求帮助
孟非仍然记得自己当时在节目中给出的答复:
两个人一同在外地奋斗,彼此关照帮助,十分艰难。无论发生什么状况,再给他一次机会,见个面,难道不好吗?
那天下班之后,孟非收到了不少通讯员传回的影像资料,内容是南京街道上,一位年轻男子和一位年轻女子再次碰面,周围聚集了许多拍手叫好的老年女性。
或许自那时起,命运便察觉到孟非还具备一项不为人知的才能:能够撮合有缘无分之人。
江苏卫视主持人周莉曾经表示,节目的基调源于主持人孟非的背景,《非诚勿扰》没有事先准备的稿件,只有一个核心脉络,孟非并非从事新闻报道工作,而是擅长讲述新鲜事,他对现场情况反应迅速,很多事件在现场发生,他就即时将其当作新闻来处理。
在《非诚勿扰》这档节目中,民生新闻记者孟非展现出了丰富的个性,他作为主持人,能够敏锐地洞察事物的核心,并且直接点明关键所在。
2019年,他承担了代际相亲节目《新相亲大会》的主持工作,该节目特色是子女陪同父母参与相亲活动,与双方直接交流的“非诚”模式不同,这种形式更侧重家庭代际间的沟通,因此更容易展现出矛盾和冲突。
孟非常常扮演旁观者的身份,审视来宾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渴望、过往、情绪以及期待,同时他也关注中国家庭对于现代婚恋态度的演变。偶尔,他也会选择暂时沉默,许多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有位母亲曾极力主张自家孩子必须寻觅一位能悉心照料他的伴侣,言辞恳切,语气强烈,让人不禁疑惑其真实意图,毕竟,若真如此看重被照顾,为何不直接将目光投向家政服务行业,让专业人士提供照料,而非局限于特定对象,毕竟,每个孩子都值得被珍视,无论是谁家的孩子,都应得到同等的关爱与尊重,为何要强求某个特定的人来承担这份责任,为何不能让市场机制自然选择,让最合适的人选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这位母亲的观点引发了诸多思考,在节目录制完成后,这位嘉宾终于忍不住在幕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这种过于偏袒自家孩子的做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直言不讳地指出,这种做法既不公平,也不合理,更不符合社会伦理道德,他的吐槽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核心,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看似关爱实则偏袒的行为,是否真的值得提倡,是否真的能够长久,是否真的能够为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他的话如同一记警钟,敲醒了那些盲目自大的父母,让他们意识到,真正的爱不是偏袒,而是平等,不是溺爱,而是尊重,不是强求,而是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才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才能让孩子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非诚勿扰》十一年来一直拥有稳定的收视率,这得益于孟非与观众的深厚感情。他在节目中的形象非常特别,有时显得十分严肃庄重,有时又能巧妙地活跃现场气氛。
如同技艺精湛的厨师,只要他参与其中,菜肴的口感就能让人放心。相当一部分观众都怀有同样的想法:缺少了孟非主持的相亲节目,总觉得生活缺少了一部分乐趣。
大家都说,《非诚勿扰》的‘非’,是孟非的‘非’”。
草莽气中带着书卷气
黄磊担当《非诚勿扰》嘉宾主持时,常被孟非的表现触动,他说观察孟非点评男女的方式,联想到木心著作中的一句话,即“粗犷中透着文雅”。
这确实是对孟非恰当的评说,即便他声名远播全国,他依然标榜自己来自底层民众,在节目里这样,在私下里也这样。
1971年,孟非出生于重庆,12岁时随父母定居南京。
孟非自幼就爱看书,也写得一手好文章,他的语文老师曾夸赞他是个难得的苗子,可到了1990年高考,孟非却因为各科发展不均没能考上大学,他的语文单科分数紧随江苏省文科榜首之后,但数学物理化学三科合并算下来总共才不到百分之一百。
孟非为了寻找发展机会,和几个同伴前往深圳闯荡,在探索了一个多月之后,仅找到一份短期的体力活,工作内容是搬运货物,接着又先后从事过送水服务和安保工作。
那会儿孟非家父在江苏电视台担任中层职位,按说为儿子谋个职位应当不难。
父亲向来不爱请求他人,因此没帮过孟非的忙。七十岁寿宴上,孟非父亲提及旧事,流露对儿子的歉意。
但是孟非已经不再在意这件事了,并且从那时起,他确立了一条关键的人生信条:对于他人的援手,绝不能抱有过多期待,所有事情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
孟非之后在江苏广电的子公司谋得一个职位,是去印刷厂工作的,他从事的是体力劳动,正是在那段时间,他明确意识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印刷工的手长期泡在油墨中,普通清洁剂效果不佳,必须借助钢丝刷和机油,用力搓洗才能去除污渍,恢复皮肤本色。
有回一位姑娘请孟非用饭,那天他洗手的时间比往常都久,自以为已经洗得相当洁净了,可等他坐到餐桌前,在洁白的桌布映照下,他十分意外地发现自己的手依然发黑,心想与雪白的桌布不搭,便偷偷把手藏到了桌子的下方。
如今,每当孟非听到有人提及“指尖漆黑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审视自己的指甲。先前在节目里,他结识了一位开朗敦厚的男士,即便对方生活并不富裕,孟非也总在言语间给予许多支持。
今年,孟非从事婚恋节目制作已经十年了,经常有人问他,是否感到倦怠,是否希望尝试其他类型的工作。
孟非表示,谈及疲惫感受,他在“非诚”节目播出三年多的确曾有过,然而,同一种工作持续十年以上,便不会再感到什么倦怠了,这好比马拉松选手已经超越了身体极限阶段。
其实,孟非不是没有过别的机会。
2014年,冯小刚担任春晚总导演期间,曾致电孟非,邀请他前往北京,并希望了解他的意见。孟非以台里职员身份为由婉言谢绝,表示需遵守台里安排,若纯粹出于个人意愿,他明确表示不愿参与任何相关事务,因此最终未能成行。
从那以后,孟非一连三年婉拒了春晚的邀请,同样回绝了央视递来的合作意向,每当回想起这段经历,孟非始终明确地守护着自己的决定:
我毫无意愿,那个场合与我不匹配,那种表达方式并非我所能驾驭,过于激昂,过于响亮,我难以模仿,我更适应这种能互动的交流。
这些年,孟非好像总跟相亲节目联系在一起,从《非诚勿扰》开始,后来有《新相亲大会》,再到《我们恋爱吧》,他在各种不同样式的相亲节目中不断转换平台。
他讲道,即便婚恋情感讨论或许不切主题,不过台面上人来人往,每个人的回应都不一样。
普通中年男人
孟非在工作之外,对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清楚。他下班之后,就不再接听任何工作相关的电话,一旦回到家里,就没什么事情能够把他从休息时间中强行拉走。
他持续前往市场购买食材,居住在一般住宅区,日常热衷于摄影和外出观光,特别钟爱的琼瑶剧是《流星花园》。
他和印刷作坊里认识的同仁们,三十多年来的交情一直持续到现在,每个月都会碰头,交替安排饭局。
他把经营一家小面馆当作晚年生活中的一个核心追求,孟非的同伴沈浩波表示,他对于小面有着一段时期极为强烈的痴迷,你能体会到,每当他售出一份小面时,那种快乐,甚至超过了主持一整期《非诚勿扰》所带来的满足感。
孟非总觉得自己毫不起眼,经常有媒体找他谈话,谈话结束后记者们大多表示大失所望。
《非诚勿扰》的幕后创作人员兰薇心目中的孟非,是一个“青春气息永不褪色的激情人物”。他时常会对参与者的言论不妥而感到恼怒。
在《新相亲时代》的一期录制过程中,一位男士谢绝了特意前来接触他的女士,紧接着他补充道,等节目结束后,双方可以尝试以朋友身份交往。
台上,孟非直接表明态度,语气严厉,没有任何铺垫;他直言对方当场拒绝自己,认为这没什么问题;但同时又指出,对方拒绝的方式非常不妥,几乎等同于公开难堪;他强调,即便对方不擅长言辞,也应当寻找合适的理由来化解尴尬;比如说,至少可以说出“我们还是做普通朋友吧”这样的话,以此作为退场的方式。
这段发言里,除了主持人的角度,孟非真的有自己藏在心底的感触和难处吗?孟非没有回避承认:人到中年,到了这个年纪,依然对生活抱有不肯熄灭的激情。
孟非在某个电视栏目中开玩笑说,网络上确实有人问他,《非诚勿扰》这个节目为何还在继续播出。
去年《非诚勿扰》筹备十周年特别活动里,黄菡、黄磊等众多往届参与人员来到现场,那天孟非,特别显现出内心情感。
我在这个平台上度过了职业生涯的四分之一,最深刻的是,我的外貌几乎没有改变,而我的女儿从刚开始直播时还是小学生,如今已经顺利毕业。
众多网友表示,他们一直将《非诚勿扰》视为成长的陪伴,直至岁月流逝,这让孟非深感触动:
这些话使我明白,我们的节目另有一个极为关键的作用,那就是提供支持。
点【在看】,感谢陪伴,孟爷爷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