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粮比精制米面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它对健康更有益处:
有助于促进肠道功能,优化肠道状态;能够减缓身体对食物中糖分、胆固醇等物质的消化吸收,对于调控血压、血糖、血脂以及预防心脏血管方面的疾病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增强饱腹程度,辅助体重控制……因此,选择粗粮作为日常饮食的人逐渐增多。然而实际情况是:许多人对粗粮的食用方式缺乏了解,不仅无法从中获益,甚至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案例
王大爷已经患糖尿病长达三年,自从确诊之后,他开始留意食物的摄入,并且加大了运动的频率,血糖水平维持得相对平衡,同时也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不过半个多月前,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食用杂粮有助于控制血糖,于是每日三餐都舍弃了大米,转而采用全谷物、豆制品等杂粮,偶尔还会食用杂粮点心、杂粮冲调粉,然而几天之后却感到腹部胀满、食量下降、胃酸反流等不适,血糖水平也显著攀升了!
对此,专家表示,王大爷其实就是走进了吃粗粮的误区……
1、多吃粗粮能降血糖?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科学!粗粮虽粗,却依然含糖。
各类食物,不论粗制还是精制,均含有明确的糖类成分——以多糖形态存在的碳水化合物,一旦摄入人体,都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
粗粮含有较多的食物纤维,导致其内含糖分分解的速度比精加工的粮食要慢,同时粗粮中短链淀粉的比例较高,因此其升高血糖的指数较小,不会造成血糖的快速变化,也就是说,与精制的米和面相比,粗粮的血糖反应值较低,不过如果过量食用,同样会引起血糖水平上升。
另有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偏爱将粗粮熬制成粥,这种做法实属不妥,因为当粗粮煮得过于软烂、糊状时,其中的淀粉会完全糊化,变得极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从而导致餐后血糖水平迅速攀升。
因此,对于患有糖尿病的人,在准备食物时,应该尽量保留谷物的原始形态,这样有助于减缓进食后血液中糖分和脂肪浓度的快速增加。
2、把主食全部粗粮化?
一旦听说粗粮有益健康,有些人就立刻走向另一个极端,把原本的主食全部换成粗粮,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粗粮摄入过多,同样会对身体造成压力。
粗粮富含大量纤维,若完全用粗粮替代精粮,人体消化会变得困难,肠胃负担加重,容易引发腹胀、排便不畅等问题,长期如此还可能导致肠道内环境失衡。
此外,从健康角度分析,全谷物食品中草酸盐成分较为丰富,若过量摄入,则可能阻碍人体对钙质、铁元素以及锌元素等必需营养素的正常摄取。
所以粗粮再好,也过犹不及,粗细搭配吃更合理。
3、吃粗粮能减肥?
有些人认为全谷物含有丰富纤维素,并且容易让人产生满足感,所以经常食用有助于体重控制。然而必须留意,如果不过量,同样会发胖。
粗粮可以算作有益身体的食物,不过它们同样含有能量,每百克燕麦大约有338千卡,每百克荞麦大约有337千卡,每百克小米大约有361千卡等等。
此外,杂粮有助于瘦身,这是跟米饭、面条等主食比较而言的,它只是降低了些卡路里,不过还是有比它热量更少的食物。
因此,如果吃得过多,就会导致能量摄入超出标准,进而引发体重增加,必须管理好进食的多少。
4、粗粮加工品代替粗粮?
有些人图省事,倾向于购买经过加工的杂粮制品,诸如全麦做的面包、全麦制的饼干、以及多种口味的麦片等。
这些食品虽然印有“粗粮”字样,但查看成分表可以发现,粗粮的含量通常很低,而且经过多次深度加工,粗粮里含有的有益成分可能已经非常少了。
此外,粗粮的质地通常不够好,部分商品为了提升风味,里面掺杂了大量的油脂、糖分、盐分等,结果变成了高热量食物,长期食用不仅可能导致血糖失衡,还会引发肥胖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健康问题。
5、人人都适合吃粗粮?
粗粮虽好,却不是人人都适合吃的,尤其是下面几类人,要少吃:
缺钙、铁元素的人群,粗粮中包含食物纤维和植酸,过量食用,可能在体内产生沉积物,妨碍身体对矿物质的摄取,干扰肠道内矿物质的代谢均衡。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需注意,粗粮富含大量膳食纤维,会对肠胃造成较大压力,若本身存在消化系统问题,肠胃压力增大,甚至可能使病情恶化。
老年人消化能力下降,孩子消化系统还没发育好,吃太多食物纤维会让肠胃承受很大压力。
6、做到5点,健康吃粗粮
1、控制量
根据饮食指导,通常成年人每日可以食用谷物薯类250到400克(以原样计),其中全谷物及杂豆50至150克,薯类50到100克。若超出这个范围,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此外,年长者以及消化功能较弱者,需要在上述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摄入量。
2、循序渐进
对于平时不习惯吃杂粮的人,初期可以采用七二一的比例来安排饮食,即每餐中包含百分之七十的细粮,百分之二十的粗粮,以及百分之十的豆制品,让肠胃逐渐适应,之后再调整为三二一的比例,慢慢提升粗粮的摄入量。
3、种类多样化
各种粗粮所含的成分和作用不尽相同,例如小米富含色氨酸,有助于改善睡眠;黑米含有较多的花青素,有助于抗衰老;玉米含有较多的卵磷脂,有助于维护大脑健康等等,所以应该经常变换着食用不同的粗粮。
4、及时补水
粗粮里的纤维成分,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辅助,才能维持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转。对于通常健康状况良好的人,若额外摄入一倍的纤维,也应当相应增加一倍的水分摄取量,否则也容易引发便秘问题。
5、与肉蛋搭配
鸡蛋以及猪牛羊肉这类红肉,含有大量蛋白质和多种微量成分,与全谷物搭配食用时,能够部分抵消全谷物对某些营养素吸收造成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