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茜公主漫步在日内瓦湖畔,感觉有些寒风。不可思议的是,时至今日,人们依然称她为“公主”,似乎那个奥地利的“皇后”头衔过于压抑,无人愿意让她承袭。她历经无数旅程,更换过众多住所,就连她的丈夫——国家元首弗朗茨,都难以跟上她的行踪,只能紧握着堆积如山的书信,苦恼着究竟该寄往何方。
谁也未曾想到,游荡惯了的茜茜最终落脚之地,是日内瓦这个宁静的港湾。她并未萦怀所谓的命运转折,只关心来日能否遇见更宜人的气候,寻找更合心意的骑术与漫步场所。她无意归乡,或者说,那个宫殿已不再是她的家园。或许在漂泊之中,她才寻得些许自由,获得片刻属于自己的喘息。
弗朗茨这个人,通常被形容作“皇朝的统治者”,然而他个人生活中却充满了许多孤独感。最基本的行为,例如给妻子写信,连收件地址都难以确定。回顾他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是个重感情的人,面对小表妹那清澈明亮的眼睛,他的心都会被深深打动。但是,四十年光阴流逝,深宫的寂寞和繁杂的公务,早已让那些温情变得支离破碎。他的爱意只能停留在思念之中,却缺乏力量去守护。
偶有清晨,格外清静的时刻,反而容易潜藏变故。弗朗茨的书信尚未完成,门突然发出巨响被撞开。官员神色仓促,传来了日内瓦的坏消息。起初只是听闻“皇后受创严重”,他还故作平静,不料又收到第二封电文,仅余“离世”的宣告。天地间仿佛瞬间崩塌一角。弗朗茨跌坐椅中,宛若被抽去魂魄的老者。反复想着“她始终不了解我有多爱她”,他自己也未必完全弄清楚:这种“爱”到底是让她解脱还是给她束缚。
旁人觉得茜茜生活无拘无束,动用皇上的财富四处游历,放纵得厉害。其实说来,哪家富贵人家不是被几位老妇人严密管束,丈夫专心自己的事务,有时甚至孩子都难得碰几次。茜茜在宫中的那些日子,确实如同处在完全不透风的琉璃罩内。婆婆处处插手,名媛们冷漠地观看,丈夫又远远地隔开……怎能不感到压抑呢?情感变得像职责,结合变得像程序,后代甚至成了家族徽章上的图案。她哪里还有一点个人的天地?
因此,茜茜公主决定离开,人们以为她是摆脱婚约,其实她是寻求生路,一份契约束缚了她的青春年华,高墙深院阻隔了外界的光明,骑马练武的清晨时光,如同江南水乡般的旅程,那才是她真正渴望的生活,她需要的是自由呼吸的天地,而不是被宫廷规矩禁锢的“后位”,想到此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这世间的荣华富贵,真的值得吗,镀金的囚笼,最终只会让人逐渐变得空虚。
弗朗茨私下里确实感到疲惫,妻子无法陪伴,母亲的要求又不能违背,自十八岁起生活就从未真正轻松过,婚后他仍需持续应对国家事务,母亲全程掌控决策,新婚首日,话题全是房间分配与职责划分,情感方面却如同次要之物被忽视,茜茜经历的窘迫与羞涩,旁人只注意到王室形象,又有谁能体会她那些难堪与心酸?
后来孩子出生,每个婴儿都被婆婆带走,她只对茜茜说,女人要不断生育延续维也纳的血统。当母亲的感受,硬生生变成了“王家的母马”,弗朗茨认为这一切都合情合理。不知是那个时代太过冷酷,还是他们家只会循规蹈矩。茜茜痛苦得快要崩溃,最终下定决心离开。她原本是个开朗多情的人,却被迫变成了四处流浪的孤魂。
情感逐渐变得淡漠时才能明白——彼此仿佛分隔在两个世界。茜茜四处漂泊,弗朗茨独居家中。说来也怪,他并非不关心她,只是完全不明白如何去爱。爱的方式出现了偏差,爱的对象因此渐行渐远,最终连相见都变得十分困难。尤其是鲁道夫那个儿子的离世,更是彻底斩断了最后的联系。茜茜感到自责,弗朗茨心怀愧疚,家里仿佛失去了活力,连呼吸都变得沉重。
经历丰富的人往往都会遭受命运的捉弄。茜茜最终在1898年遇刺身亡,当时她或许只想在码头散步,感受一下湖边的微风,消磨掉一段乏味的白昼。这段看似美好的恋情,最终还是被现实扭曲成了无尽的痛苦。这场悲剧究竟是谁一手策划?弗朗茨是个内心充满忧虑的参与者,茜茜是个无法摆脱宿命的中央人物,而儿子鲁道夫则成为了最可怜的牺牲者。
弗朗茨享年八十六岁,依旧亲自处理公务。生命最后阶段,他始终未能调整过来,每天需仆人不断催促——凌晨三点就被唤醒——唯恐遗漏任何细节,担心任何工作未完成。实际上,他的精神早已在茜茜离世时崩溃。他不断忙碌,是为了躲避那个无法填补的巨大空虚。我们所说的悲剧,不正是人虽然活着,但内心已经空洞无物吗?
说到这个地步,或许有人会认为,这种结合已经无法挽救,但是再观察那些皇宫之外的寻常家庭,同样不乏有人过着类似弗朗茨和茜茜的生活,丈夫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妻子却整日忧心忡忡,他们仿佛在同一个空间里,通过玻璃进行交流,却无法真正触及对方。只是他们的经历被载入了欧洲的历史,她的名字成为了电影和传记中的焦点,而其他人只是生活中不被注意的普通人。
一段感情能够长久维持,并非依靠承诺,也不在于权势,更不取决于某种身份证明。茜茜在婚姻中逐渐获得独立,却感到愈发孤独;弗朗茨在权力场中日益坚定,却变得越发麻木。假如他们有机会重新经历,是否能够平静地坐下来,坦诚交流内心感受?也许整个世界都无法让人挣脱既定的处境,只能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偶尔低声询问对方:“你依然在乎我吗?”
日内瓦湖上时常有清新的风拂过,茜茜的经历至今仍会让人瞬间感到紧张。人们其实只渴望得到一句体贴的话语:无论世界多么广阔,家里那盏灯,总是愿意为 lone 人而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