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长距离行走的鞋类产品大致可以归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具备缓冲效果的款式,提供稳定支撑的款式,以及专为速度设计的款式,接下来将根据各自的作用特性进行具体介绍。
缓震型跑鞋
- 索康尼胜利21
核心技术在于其中底部分,这款产品被称作是帮助长跑后身体快速复原的得力工具,其能够承受反复使用而不易损耗的特性非常突出
- 适用人群:大体重跑者和高强度训练后的恢复跑
- 电商参考价:699元
- 安踏冠军3代PRO
核心技术在于双层氮材料的中底构造,表层具备38±3摄氏度的硬度,确保了步伐的弹韧感受,底层拥有42±3摄氏度的硬度,能够有效缓冲行走时的震动力量
- 适用人群:大众跑者和进阶跑者
- 电商参考价:349元
- 亚瑟士GEL- 26
核心技术:FF Blast Plus Eco材质与后跟粘合剂相结合,属于传统减震方法
- 适用人群:追求极致缓冲体验的马拉松跑者
- 电商参考价:853元起,宽楦版1017元
支撑型跑鞋
- 13
- 核心技术: Pro泡沫+碳棒设计,抗扭转支撑强
- 适用人群:阈值跑和间歇跑训练,需要稳定支撑的跑者
- 电商参考价:999元
竞速型跑鞋
- Nike Plus
- 核心技术:ZoomX泡沫,轻量快速,贴近地面
- 适用人群:追求轻便与力量平衡的节奏跑
- 电商参考价:839元
- 李宁赤兔6 PRO
- 核心技术:"泵科技+ Ultra"中底组合,轻量化设计
- 适用人群:多场景全能选手,适合日常训练和竞速
- 电商参考价:219元
- 特步2000公里二代
- 核心技术:超临界发泡材料+抗扭片设计,长距离耐磨性强
- 适用人群:追求性价比的大众跑者
- 电商参考价:198元
- 必迈惊碳FLY
- 核心技术:全掌碳板+脂肪族中底组合,DSP耐磨大底
- 适用人群:预算有限但追求性能的进阶跑者
- 电商参考价:338元起
选购建议
根据体重情况,BMI数值达到或超过二十五的跑步者,应挑选中底高度超过三十毫米的鞋子款式,例如HOKA X系列;体重较轻的跑步者,则应更关注鞋子的弹跳性能
足部结构适配:拥有高足弓的,宜选用纯粹缓冲性能的款式,比如索康尼胜利21款;而低足弓的,则适合选用具备支撑特点的款式,例如李宁越影3PRO款
预算在300到500元这个范围,国产的跑步鞋已经能够达到和千元左右的进口品牌相当的基础水平
根据不同需求挑选合适的鞋款,平时锻炼适合缓冲款式,比赛时追求速度则选竞速款式,如果存在脚踝外翻情况,则应选择具有支撑功能的鞋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