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领域新点子一个接一个地推出又迅速被淘汰,各式各样的独特设计风格不断冲击着顾客的味觉体验和思维习惯。近期,“扁可颂”这种新潮的烘焙点心在互联网上异常火爆,它只是把可颂饼胚压平了而已,为何会如此受欢迎?这种扁平化的可颂是否是对传统可颂的亵渎?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引发不同的看法和褒奖。当“扁可颂”这种新颖的思路兴起时,它不仅打破了传统可颂的固定样式,还在风味和组合方式上提供了诸多选择。
本文目录/
1:从3D变2D会更好吃吗?
2:原版可颂的风味
3:3D可颂与2D可颂有何不同?
4:扁扁又好吃的烘焙还有这些
01
从3D变2D会更好吃吗?
扁可颂在朋友圈的美食图片里,频繁出现在“美食排行榜”上,它与众不同的扁平外形,格外引人注目。这种仿佛被压扁了的可颂,为烘焙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尝试。
扁可颂和传统可颂不同,它在烘烤前要经过刻意压平处理,借助烤盘进行压制,烘烤后才能形成薄脆的形态,这种口感和蝴蝶酥非常相似。因此,不少人认为它是蝴蝶酥的一种变体。这种做法不仅让可颂的外形发生了变化,还带来了全新的风味感受。
不过,扁可颂的流行也引来了不少非议。一些可颂拥趸觉得,把传统可颂压得扁平的工艺是在损害美味。他们忧虑,为了做出特别的外形,扁可颂或许会损失掉原本的丰富口感和独特滋味。而且,有人提出疑问,要是仅仅为了追求扁平又酥脆的效果,直接做蝴蝶酥不是更合适吗?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三雯鱼
制作扁可颂并非仅靠“压扁”就能完成。这个过程要求面包师投入许多心力,需要反复进行折叠、展开、精确计量、裁切边角、卷曲等多道复杂工序,最后还要用适宜的温度进行烘烤。虽然最终成型依靠烤盘的压制,但整个流程实际上相当复杂,绝非简单的压扁动作就能实现。追求制作工艺能维持原味的特质,同时创造出新的样式和风味。
根据市场反馈,扁可颂之所以广受欢迎,主要因为它迎合了顾客对新颖别致食品的渴望。借助社交平台的传播,扁可颂迅速走红,成为烘焙领域的新星。
众多顾客纷纷前往体验,有人甚至甘愿等候数个小时只为亲眼见到它。这种热烈的反应,反映了人们对新奇事物的探究心理和尝新渴望。
02
原版可颂的风味
可颂面包的兴盛是否损害了可颂的品质?必须先探究经典可颂的来历。经典可颂源自法国,属于丹麦面包的一种。它以表皮酥脆、内里柔软多汁、风味独特而闻名。可颂的制作十分讲究,需要烘焙师反复进行折叠和擀制等工序,才能打造出层次分明、口感酥脆的成品。这种传统佳肴迎合了人们对口腹之欲的向往,同时更蕴含着法兰西民族对生活情趣的珍视和追求的完美。
经典可颂凭借其与众不同的口感和风味,收获了许多人的青睐。它的外壳酥脆程度非常适宜,稍微咬一下就能尝到丰富的酥香;里面则松软而湿润,散发着浓郁的黄油气息和乳脂香味。这种外脆内软的口感搭配令人久久难忘。近期颇为风行的City Walk中,许多街头时尚人士喜欢手持咖啡或茶,搭配可颂一同品味,有时也将其作为早餐或下午茶点,同样十分适宜。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Perma
岁月流转,可颂也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种类和样子。有传统的原版可颂,也有加入了焦糖、乳酪、杏仁、火腿芝士、奶油水果等新元素的改良款,这些丰富的变化迎合了不同人群的喜好。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可颂的口感和味道,更让这个古老的点心焕发了新的生机。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Perma
扁可颂是可颂的一种全新样式,虽然其模样和滋味跟传统可颂有差异,但并不能说它损害了可颂的价值。实际上,扁可颂的出现给可颂这种经典食品带来了新的特色和生机。它让人们既能够享用常规可颂,又能够感受别致非凡的口感和味道。
偏爱传统可颂的食客,或许更钟意那些层次清晰、外皮酥脆的法式可颂,这种经典点心在烹饪领域中,革新与传统并非互相排斥,扁形可颂和传统可颂各自展现着烘焙技艺的精妙之处,美食探索者应当保持包容的态度,体验各式烹饪的独创性,从中领略与众不同的味觉享受。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粤顺品
03
3D可颂与2D可颂有何不同?
说到可颂,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它标志性的新月状造型,外皮呈现金黄色且酥脆,里面则层次分明地包裹着酥皮,每一口都极尽诱惑,让味觉得到极大满足。
可颂面包之所以能在烘焙领域长久流行,全靠高超的加工手法。面团和油脂经过精妙融合,反复进行压延和卷叠,最终造就了那令人惊叹的气孔结构,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酥松风味和立体质感。制作精良的立体式烤饼,不仅外形令人愉悦,颜色从浅黄过渡到深棕,顶部呈现焦糖色泽,层次清晰可见,更要在味道上实现外脆内柔,黄油味道醇厚却不油腻。
观察,外层褶皱要清晰堆叠,中心切面也要有层次感并呈现网状纹理,这样可颂面包才能品质优异;感受,掰开时能闻到非常明显的黄油香气;品味,外皮香脆,里面松软又多汁,切口美观。最佳食用期是在烤制完成后的三个小时内,而且必须等面包冷却半小时再装袋,否则热气散失会使面包受潮,外皮就会失去酥脆感。
但是,一旦扁可颂这种新颖食品问世,它便以近乎颠覆性的方式冲击了传统可颂的市场地位。扁可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将原本立体形态的可颂压平后进行烘烤。这种看似微小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非凡的革新理念。虽然扁可颂在外观上不再具备传统可颂的弧形美感,却以一种更为简洁明了的形态示人,令人耳目一新。
比较二维款式与三维款式的可颂,其风味和形态差异显著:形态上,常规款呈现标志性的新月轮廓,而扁平款则像被重物碾过,形成扁平片状;口感方面,传统款入口即融,外层香脆而内里松软,扁平款则更具嚼头,质地更为结实。它看起来像是被压扁的扁可颂,这种“压”法很讲究,必须先压后烤才能形成这样平整的形状,要是烤好再压,不仅酥皮会碎得到处都是,而且也不会有更加酥脆的口感。
这个深褐色的酥脆外皮,绝对让人垂涎欲滴。在味道方面,这种扁形面包同样带来了别样的感受。尽管中心部分的层次感没有常规可颂那么显著,但其紧实酥松的表皮却让人难以抗拒。此外,这种扁平面包的出现也为烘焙工作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发挥余地,无论是和冰凉甜点搭配制作组合餐点,还是泡入深色巧克力液变成甜筒,都能够胜任。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阿思亭哇
质疑面前,换个思路想,扁可颂的问世何尝不是对经典的传承与突破?它用崭新的姿态展现了可颂的独特风味,使人们在享用时体验到别样的享受。此外,扁可颂的革新也唤醒了烘焙界的生机,促使众多新点心的研发与进步。
04
扁扁又好吃的烘焙还有这些
1.压扁的达利园
怀念幼年时那款松软的达利园点心,如今有人将其压平后品尝,居然别有新意。压扁的达利园点心,外皮和内芯结合得更紧密,嚼起来更有韧性,依然保有原本的甜美。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是我的将军丫
2.扁土豆包
把圆滚滚的土豆压成扁土豆饼,样子很特别,味道也让人很惊喜。饼皮松软又弹牙,里面塞满了土豆碎,嚼起来能尝到土豆的正味和清甜。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鲨鱼面包
3.热压三明治
普通的三明治经过热压机的特殊处理,呈现出全新的面貌。面包外壳变得香脆可口,夹层中的食材经过挤压,分布更为均匀,质地也更加紧实。品尝时,能感受到无与伦比的满足感。这种热压制作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三明治面包易干、内馅分布不均的缺点,更在风味口感上带来了显著的提升。
图片源自小红书用户:
4.意式扁面包
佛卡夏是一种意大利风味的扁面包,它凭借别致的口感和多样的风味,收获了许多人的青睐。面包外壳香脆,里面柔软,组织细腻且分布均匀,再混合油渍番茄、黑橄榄和迷迭香等配料,更加令人难以忘怀。
5.扁红豆面包
这款豆沙面包格外柔软,质地极其细腻,味道非常甜美,但甜度恰到好处,不会觉得过于甜腻,面包和豆沙的口感完美结合在一起,非常好吃,让人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吃下去。
任何一种新产品刚问世时都会遇到质疑,扁可颂的推出可能让部分人觉得意外,不过它凭借独特的组合形式获得了许多人的青睐。类似款式的扁扁又美味的烘焙点心,同样唤醒了顾客的食欲和新的感受。
这家店的蛋挞被誉为香港第一,是本地的顶级美味,每天能售出三千份,要吃到正宗的,排队时间至少要一个钟头……
“众禾壹心全球共享甜品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圆满举办成功!
2元面包店,到底在赚谁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