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北京十二月三日电 《参考资料》最近刊登报道《产业协作令合肥充满“德式风情”》。报道指出:合肥与德国企业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成效显著;德国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正在推动合肥产业升级;这种合作模式为合肥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合肥正努力打造中德产业合作的典范,实现互利共赢。
要想挽留一个人,首先得留住他的口味。众多成功的企业都将此道理视为至宝,因为只有留住人才,公司才能持续进步。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这个道理同样适用。
安徽省合肥市地处华夏东部,近些年进步神速,令众多海外友人前来进修学习,或者在此定居生活,亦有不少选择在此创办实业。
现在,合肥正快速建设成为“新能源汽车重镇”,江淮、蔚来、比亚迪等汽车公司相继在这里设立工厂。国际知名的汽车企业德国大众也在此进行投资,建造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以及除德国总部外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科研中心,旨在形成涵盖科研、检测、生产、销售、关键零部件供应等环节的完整产业网络。整个计划预计需要投入资金231亿元。
这是安徽省合肥市的大众汽车制造企业,由无人机拍摄的照片。(郭晨供图)
与德国工程师一同抵达合肥的,还有德国的饮食文化。在合肥的欧洲风格街区,德式啤酒馆、烘焙店逐渐增多,成为当地居民热衷光顾的热门场所。今年10月举办的德国啤酒庆典,更是吸引了众多中外人士前来参与欢乐活动。
德式餐厅越来越多
这家餐厅的菜肴非常正宗,对于我们这些远离故土的德国人而言,这一点至关重要。斯特凡·苏科就职于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是一名德国工程师。周五下班后,他与同事们一同前往合肥经开区的一家德式餐厅,名叫“兰特伯爵”。夜幕降临,斯特凡一边品尝啤酒和德式牛肉卷,一边与同事们轻松交谈。
斯特凡亲历了大众(安徽)工厂从奠基到落成,并即将投入生产的过程,他还看到了合肥城市面貌日复一日的进步。他回想刚到合肥的时候,当地只有一家德式餐饮店,如今合肥已经新增了三家同类型的餐厅,这让他和家人在选择用餐地点时有了更多可能。
兰特伯爵德餐厅·啤酒屋于1999年进入北京市场,2023年7月于合肥开设了分店,这标志着品牌首次在北京以外的地方开展业务。餐厅负责人王刚表示,他致力于将餐厅建设成一个促进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让更多中国顾客有机会体验德国文化,品尝德国特色菜肴,同时为在合肥的外国友人提供熟悉的风味。
为了确保风味正宗,这款啤酒特意从德国引进,每道菜品的构思和制作过程都有德国师傅参与其中。
我在德国学习过,回到国内后,发现家乡也开设了德国菜馆,这让我回想起了在德国度过的日子。合肥市民殷倩瑜这样表示,在她的推荐下,很多朋友也慕名前来这里品尝。
在那家餐馆旁边,有一家由德国人开办的烘焙店,差不多是在这个时候开张的。马克斯·赫维希和玛格达莱娜·赫维希是德国来的夫妻。他们夫妇俩在2021年移居合肥,从事工作,马克斯现在在大众(安徽)公司任职。玛格达莱娜的丈夫因为怀念故乡的饮食,在合肥创办了这家德式面包店,并且以自己孩子的名字“诺亚”为店名。
我渴望打造一个场所,仿佛是家里的另一个起居室,确保每个人都能感到放松自在,因此我开设了这家店,它也是本地首家德国面包坊。玛格达莱娜表示,她深爱合肥,这座城市充满现代化气息,遍布众多现代建筑和先进设施,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适宜,拥有多处户外娱乐场地。而她的面包店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一抹别样韵味,逐渐成为众多德国友人的热门去处。
知名德企纷纷落户
据掌握的情况,现在合肥定居的德国公民数量已经突破300位,在合肥开展业务的投资德国公司大约有40个,例如大众汽车、大陆集团这些有名的德国公司。
合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表示,合肥与德国的交往基础非常扎实,合作范围广泛,涉及产业进步、职业培养、城市互访等许多层面。
今年7月开头,合肥市代表团抵达德国执行商业投资交流任务。该团依次访问了大众汽车集团、大陆集团、博世集团等机构,与相关企业主管探讨新能源汽车行业进步及开设办事处的合作可能。德国公司方面透露,自身运营方向与合肥新兴行业具备诸多共同之处,打算前往合肥进行实地调研并洽谈合作机会。
说到就必须做到。一个月之后,德国大陆集团轮胎部门的负责人克里斯蒂安·科茨来到合肥,目的是为了继续推动这家公司在合肥的投资方案。双方决定,要把握住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好时机,迅速推进大陆集团在合肥的四期工程,同时也要考虑将来在汽车电子以及研发中心方面的计划。
根据掌握的信息,大陆集团于2011年在合肥高新区开始正式生产,此后已经能够每年制造出1200万条乘用车轮胎,另外还能生产300万条自行车轮胎,到了2022年,该公司的总产值达到了63.4亿元。
皖德商业往来一直很密切。8月18日,中国德国友好协会邀请大众、宝马、奔驰等知名公司到安徽进行考察和商讨合作事宜。中国德国友好协会会长史明德称,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继续推动德国公司与安徽在新能源汽车、职业教育、青年互动等领域的合作。
双向奔赴硕果累累
根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信息,今年德国在华投资增长显著。从1月到8月期间,德国对华实际投资额同比提升了21%。这一积极态势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推动,包括高层互访产生的积极影响,中国对投资者的欢迎态度,以及相关扶持政策与机制的激励作用。
合肥不仅吸引德国公司前来投资建厂,本地企业也因规模扩大而迈向国际市场。安徽动力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于九月十六日,在德国哥廷根的工厂举行了首条电池生产线投产典礼。
德国下萨克森州州长斯特凡·魏尔在讲话中提及,电动出行将成为未来主流,电池是电动车的核心部件,国轩高科在哥廷根制造的市场需求量大的动力电池产品,将推动当地产业升级,也能维护就业岗位。
1984年,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建立了友好关系。数年前,源自下萨克森州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在安徽开展投资活动。现在,安徽的国轩高科又将中国的电池制造技术引入下萨克森州。双方的友好关系持续发展,互利共赢的成果日益丰富。
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出席仪式时谈到,企业愿意助力欧洲汽车实现电动化,促进中欧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盼望能与欧洲伙伴一起,加速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革新,拓展新能源产业的商业空间。这家公司于二零二一年公布了对德国博世集团在哥廷根的制造设施完成购置,以此作为其在欧洲设立的首个新能源制造管理据点。
国家间的协作好比一个巨大的系统,它依赖多种要素共同作用,比如方针、财力、人力等,才能顺利运作,那么以酒吧、面包店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互动,则像是不可或缺的辅助力量,能够减少系统运行中的阻碍,给予稳定支持。
合肥市正吸引大量外国专家前来定居,逐步发展成为国际性城市。对于员工以及我个人而言,我们非常欣喜能在合肥任职,与家人一同在此安家立业。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葛皖镝(埃尔温·加巴尔迪)谈到,为了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到合肥安家立业,今年大众(安徽)特别举办了企业开放日和人才招募活动,同时还在欧洲五所一流大学组织了人才寻访行程。
我们盼望有更多人加入合肥,与我们并肩合作,助力把合肥建设成“新能源汽车重镇”。这是葛皖镝的发言。(记者:刘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