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一座绿色之城的咏唱

日期: 2025-10-17 10:14:25|浏览: 2|编号: 15630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长江与汉水凭借牢不可破的缘分滋养了江汉平原这块聪慧的土地,江汉平原又以其优雅的风采孕育了“水乡园林”——潜江这颗耀眼的宝物。

著名作家碧野曾如此盛赞潜江:这是一座绿色的城。

从高空俯视,潜江就像一幅色彩鲜艳的绿色长卷,又仿佛是一块光彩夺目的绿玉,安放在辽阔无垠的土地上。

漫步水乡园林,欣赏满眼翠绿。无需出城就能享受绿水带来的愉悦,身处喧嚣却能得到山林泉水的乐趣。潜江人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绿水园林结合得如此完美无瑕,这其中蕴含着历代潜江人向往诗意生活的美好愿望。

楚人的传说有多久,潜江的历史就有多长。

春秋战国之际,楚国国君在此修建了章华台作为别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提及,云梦大泽占地广阔,周长达到九百里。昔日从章华台远眺的云梦大泽,如今已被历史长河中的泥沙逐渐覆盖。如今置身于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章华台遗址,能够追思潜江地区源远流长的园林艺术,感受令人陶醉的绿色情怀。

绿色,承载着都市悠久岁月与新兴发展的和谐,也融合了城市优美景致和人文气息的融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一部展现潜江景色的影片《水乡园林》曾在国际组织播放,获得了广泛好评。许多国内外的学术人士接踵而至,渴望亲眼欣赏水乡园林的迷人景色。

近些年,潜江市始终把生态放在首位,推动绿色进步,不断提高城市格调,健全城市设施,成功塑造了一个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成果显著、社会进步的环保型城镇。

潜江市地处平原水网地区,城区布局呈现零散化、群落式形态。依据“城市掩映于林木之中,林木融入城市之内”的规划理念,当地民众大力实施城市宏观绿化与生态保护工程,成功构建起农田、河沟、林带、城区相互渗透的生态体系。在百里长渠沿线,田关河岸边,汉江之畔,东荆大堤内外,放眼望去到处绿意盎然,枝叶随风轻摆,景象柔美动人。城区和各个乡镇彼此都以青翠的林荫道相连,涓涓细流互相贯通,田野和绿地散布其间,美不胜收。

在潜江的东边和西边,潜江百姓的生活都与绿色和水息息相关。通过采用环保理念打造公园和绿地,城市管理者精心绘制出一个崭新的生态潜江,使得如梦似幻的园林景观和清新自然的草木气息交相辉映。

曹禺文化产业园以水为特色,着力塑造曹禺文化形象。园区内曹禺纪念馆、曹禺祖居博物馆、梅苑古街、曹禺大剧院、世博会湖北馆、芦洑宝塔等众多建筑,分布得当、彼此辉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处开放性的水景园林。该园林兼具休憩、观光、娱乐及知识传播等多重功能。白昼夜晚,居民们在此活动休憩、放声歌唱、欣赏戏曲,既能体会“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抬头望见南山”的安逸自在,也能感受戏曲艺术带来的心灵净化。

南门河公园借助自然植被构建景观,利用水体资源布置景致。园中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林荫小道蜿蜒曲折,各式桥梁横跨流水,处处彰显传统园林的典雅风范。游客可以漫步幽静小径感受别有洞天,亦能在清澈河面上泛舟,欣赏鱼游水底、卵石遍布的景致。如今此地已成为潜江市民舒缓压力的心灵栖息地。

红梅路、潜阳路、东风路、泰丰路、湖滨路、章华南路等十余条街道上,分布着众多“口袋公园”,这些小景点遍布各处,绿草茵茵。居民们在家附近就能欣赏到绿色,出门就能逛公园。

在章华大道和潜阳大道的交叉点,“南浦荷香”属于潜江的古老八景之一。

明朝初期,江西泰和的读书人曾恺奉命前往潜江担任教谕,他是首位注意到这个非凡的自然景致的人。他因此作诗描绘此地风光:那太华峰峦与玉井相连,南浦盛开的花朵和绿荷交相辉映。四岸清风送来清幽的香气,日头照耀下千万枝翠绿的树冠显得圆满。这景致远胜过灵芝兰花被花雨滋润,也不同于桃李争相展示春日艳丽。让人一次次前来游览,身上总沾染着残留的芬芳。1986年,潜江人依照诗意,独具匠心,在南浦园中塑造了这座引人无限遐想的荷花仙女。

“南浦荷香”的历史韵味至今仍隐约可感。每当夜色降临,洁白似玉的荷花女神,在夜幕的映照下愈发显得娇艳迷人。她那微微张开的唇瓣仿佛含笑凝视着尘世的美景。在水乡温柔的夜色中,潜江已经进入甜美的梦乡。

郊外那片森林公园里,浓郁的原始林韵扑入鼻中。低头看小河,水流潺潺、水色透明、仿佛空无一物;抬头望树木,枝叶茂密、层峦叠翠、一直伸向天空。这般景象,定能让人心神安宁、忘却尘世烦恼。

潜江西城区的水杉公园,是国内及国际知名的绿色园林,以其独特的人工水杉林而闻名。水杉是经历第四纪冰川时期劫难后险些灭绝的物种,有“活化石”之称。这种树种最初从高山区域迁移至平原时,潜江是其首选的落脚点。潜江市民用心进行培育、繁衍和推广,使得水杉的种植规模和繁殖数量现已成为全国之最,因此潜江被称作“水杉的第二个故乡”。水杉公园里数量超过23000株,意大利、法国、日本、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团队相继到访考察。园中恬静如画的景致,一直让游客们流连忘返,在辛勤工作之余,能够悠闲自得,尽情愉悦。

紫月湖湿地公园坐落在潜江城区南部,面积超过八百公顷,园内绿树与水域和谐共生,城市与河流自然交融。每次造访都能领略到它崭新的风光,有时是跨河长桥上车流不息的喧嚣,有时是碧波万顷与天水一色的空灵,有时是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绚烂,处处皆景,时时不同……潜江市民在此享受自然之美,于日常生活中体味生活之雅。

笔直宽阔的章华南路,以常绿樟树为主调,一年四季清香宜人。高低错落的“华夏之梦”装饰性花箱取代了昔日的分界栏,这些花箱上印着潜江风光图和多种宣传口号,里面种植着五彩缤纷的各类花卉,构成一条排列工整的彩带,使城市愈发好看、更具生机;广华大道与潜阳大道两侧,挺立着高大雄伟、苍劲有力的大水杉;江汉路沿途,广玉兰树常绿不凋,桂花香气弥漫园林;在热闹的东风路,则是枝繁叶茂、浓荫蔽日的法国梧桐;迎接外来小龙虾游客的紫月路,经过精心装饰,光彩夺目。随风轻摆的青草,那朦胧雅致的光源,那闪耀生辉的点缀物,都彰显出潜江民众的盛情厚谊;其中布置的生态龙虾之都、龙虾研习所、龙之展厅等构造,都展露出潜江作为龙虾之地的欢乐景象。

沿途一株树木,街道一处处风光。潜江居民正享受着这样一个雅致的城市氛围,这里的空气里都弥漫着江南园林的气息。

每当夜色降临,街道上灯火通明,如同星河璀璨;游园广场的喷泉灯、草坪灯、射灯和礼花灯,色彩斑斓,各具特色;主要街道的霓虹灯,变幻无穷,绚丽多彩;主要建筑物的轮廓灯,设计独特,匠心独运,每一盏都别具一格,光彩夺目。潜江白天绿意盎然,宛如仙境,夜晚则灯火辉煌,宛如灯的王国。

国际知名的剧作家曹禺先生,通过他广为流传的随笔《我是潜江人》,抒发了对家乡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在他眼中,潜江的月亮格外圆满,分外明亮。曹禺先生离世之后,家人将部分遗骨送回故乡安息,这大概是对先生无法忘怀这片土地,无法忘怀这抹绿意的最好抚慰了。

潜江百姓深知绿色的价值,十分珍视绿色,视绿色为自己的命脉。他们以河流为根基,以绿色为精神支柱。为了治理污染,守护绿色,潜江人借助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大力推行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校园这五大文明工程,促使每个人积极参与,养成良好风尚,凭借“坚持不懈不松懈”的毅力,着力改善民众生活条件,满足民众日常所需。

潜江因满眼翠绿而成为画卷,也因满眼翠绿而成为诗篇。潜江百姓为这片绿而感到骄傲。绿色似佳酿,让日子更加浓郁;绿色如诗篇,让百万水乡女性心生陶醉,也让潜江这座城充满了温和的魅力。

种下梧桐树,吸引来凤凰鸟。长飞光纤、金澳科技、晶瑞股份、鼎龙股份等众多公司,被潜江的绿色环境所吸引,选择在此安家,为潜江的经济进步带来了强大的动力。

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张光年游览潜江后,兴致勃勃地创作了诗句,其中描绘了当地林网纵横的景象,形容其如同粮仓般丰饶,绿色屏障绵延百公里之广,并提及了古老水杉焕发新生,平原上林海浩瀚正是潜江的特色。

潜江遍染翠色。这抹绿意,象征着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描绘出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它更记录着气势恢宏的辉煌篇章,展现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

侧耳倾听,南门河边的流水声正清脆悦耳;目光所及,南浦园中的荷花正优雅舞动;矗立在中国生态龙虾城的小龙虾塑像正昂首东方,它既是力量与美的展现,也凝聚了邢干挑战自然的勇气与能力,承载着水乡百姓的生态愿景,正奋力向上飞翔!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