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脾胃差?这类糕点要避开!高油高糖还难消化,很多人在踩坑

日期: 2025-10-17 16:10:57|浏览: 2|编号: 15648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妈妈,这种桃酥口感很松软,您平时可以拿它当点心吃,” “街角那家新开的甜品屋,我买了些带给爸爸做早餐”——许多人认为香甜的点心非常适合年长者,既能当作小零食,也能用来充饥,却没意识到这类点心可能会不知不觉损害年长者原本就不强的肠胃功能。年长者消化系统功能慢慢变差,饮食稍微不留意就容易产生胀气、拉肚子的情况,而某些看起来“和善”的点心,实际上是伤害肠胃的“潜藏祸害”。医生告诫,老年人及年轻人,都不宜多吃这类点心,以免 “佳肴” 转化为身体负担。

一、警惕!这 3 类糕点,最伤老年人脾胃​

市面上糕点品类丰富多样,不过有三种,因为原料或制作工艺存在弊端,会对肠胃造成强烈负担,老年群体需要特别注意远离:

1、高油糕点(如桃酥、酥皮点心)​

这类糕点为了做到口感酥松,往往会放入很多油脂,每 100 克桃酥的脂肪含量就有 30-40 克,老年人的肠胃功能比较差,吃进去过多的油脂难以被及时分解,会使得脾胃感到吃力,可能会引起肚子胀、感觉恶心,时间长了还有可能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常见的点心品种包括蝴蝶酥、老婆饼、蛋黄酥等,此外还有桃酥,购买时需留意成分列表,如果动物油(比如猪油、起酥油)位居前列,最好不挑选。

2、高糖糕点(如蛋糕、甜面包)​

蛋糕和甜面包为了改善味道,会加入很多蔗糖,每 100 克蛋糕的含糖量大约在 20-30 克之间,过量的糖分会刺激胃部内壁,造成胃液分泌不正常,还可能引起肚子胀和胃里酸水倒流的情况;年纪大的人通常存在血糖方面的状况,过多摄入含糖量高的糕点,会导致血糖突然升高,从而加大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

部分标有“无糖”字样的点心,会采用麦芽糖浆或果葡糖浆来取代白砂糖,这类食品的糖分实际含量并不少,挑选时应该仔细核对成分表,特别是要留意“碳水化物”这一项的数值,如果数值偏高则不宜选购。

3、黏性大的糕点(如年糕、汤圆、糯米糕)​

糯米质地软糯,消化起来比较困难,老年人体内肠胃活动相对迟缓,如果食用软糯的点心,食物容易在胃部停留,从而引起打嗝、肚子胀,严重时可能导致食物停滞,特别是在没有吃东西的情况下食用,身体受到的刺激会更大。

错误观念:有些人认为 “温度高的黏性点心容易吸收”,其实高温只会暂时让点心变软,但糯米本身的黏性并没有消失,还是会给肠胃带来压力。

二、为什么 “老少都要少吃”?这 2 个共性危害要知道​

老年群体需要留意此类点心,青年人群同样不宜过量,这类食品对消化系统的负面影响广泛存在:

1、破坏脾胃 “消化节律”​

高脂肪、高糖分、黏性强的点心,会扰乱肠胃正常的消化秩序,使肠胃“负担过重”,时间长了,不论年纪大小,都会造成肠胃功能下降,具体表现为吃不下饭、食物难消化。

年轻人习惯把糕点当作午后点心,频繁食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排泄物变得粘稠;年长者由于肠胃功能相对较差,这些不适感会表现得更为突出,严重时甚至可能诱发胃部炎症。

2、增加 “代谢负担”​

这种糕点的含油量与含糖量都很高,每 100 克的蛋糕大约含有 350 大卡的热量,吃多了很容易造成热量摄入过多,年轻人容易因此发胖,老年人则可能诱发高血脂和高血糖这类代谢性疾病,进而损害脾胃功能。

三、健康建议:想吃糕点,记住 “2 个原则”​

要是确实想吃点心,不论年纪大小,都应当依照这些方法,以此降低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1、控制量:每次不超过 50 克,不空腹吃​

进食时每次仅取少量(比如四分之一块蛋糕、一个桃酥),并且要在两顿饭的间隔时段进行(比如上午十点钟、下午三点钟),不要在肚子空的时候吃,以此降低对胃壁的伤害。

2、选种类:优先 “低糖、低油、松软” 款​

建议挑选蒸山药糕和蒸南瓜糕,这两种糕点不额外添加糖分,它们的糖分和油脂含量都较低,口感松软,容易消化,对肠胃的负担不大;要避免挑选酥脆的皮和黏性较强的糕点。

老年人的脾胃状态决定营养能否被良好接纳,不要让那些看起来很诱人的点心暗暗损害消化系统;年轻人虽然消化功能较强,也不能放纵饮食,否则日积月累同样会对脾胃造成不良影响。专业人士提醒,不论年龄大小,都应该控制高脂肪、高糖分、口感黏稠的糕点摄入量,多食用谷物、软米饭、清蒸菜肴等易于消化的天然食品,这样才能维护好脾胃功能,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要牢记,营养均衡的膳食并非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为了减轻身体负担,这样才能够吃得安适,也能保持良好状态。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