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多元赋能“双节”经济 两岸融合共谱新篇

日期: 2025-10-19 20:10:01|浏览: 2|编号: 1580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国新闻网福建讯10月10日发布(通讯员 李思源)今年中秋与国庆假期合并期间,厦门凭借其作为两岸互动协作重要窗口的定位,借助别具一格的节日商业活动,将政策扶持、配套服务以及市场生机紧密联系起来。

最近,厦门太祖食品有限公司的制造场所内,呈现一片繁忙的态势,今年,该公司推出了十多种专门为中秋节设计的礼品套装,并且迅速走红市场。

太祖食品从金门街的手工糖果小铺,成长为如今遍布海峡两岸、销往海外的著名品牌,它的三十五载成长史,生动展现了两岸经济协作的演进轨迹。这项甜蜜产业的不断扩张,得益于税务机构全程的鼎力支持。

“双节是伴手礼销售的黄金期,各部门的服务总能‘精准对接’。太祖食品的财务主管陈惠琴说明,节庆前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会主动到企业进行沟通,他们不仅迅速处理了公司领用发票的事宜,还帮忙检查了供应链相关方的税务资料,确保了进项发票能够准时且符合规定,使公司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另外,商业部门以及园区管理委员会等机构也提供了促销活动的资源信息,协助解决了物流和仓库临时增加容量的困难,政策、服务以及资源的共同支持,增强了我们让两岸美食在团聚期间紧密融合的信心。”

厦门近些年把全面协助当作工作方向,集合各个领域的资源,不但把政策优势变成真正的资金支持,帮助公司持续在技术进步和销售网络上加大投入,还通过举办活动平台、开拓销售途径、帮助新创企业等多种方式,为台湾公司在节日销售中取得更好成绩、两岸民众共同享受温馨团聚提供整体动力,在充满活力的节日环境中,开辟了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更加紧密的广阔前景。

骰子在碗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南方的方言在耳边回荡。从三十一号到八号,厦门大嶝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嶝小镇”,举办了“金秋好市消费节”,让这个肩负着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重任的地方,在双节期间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的“两岸交流中心”。

“大嶝小镇”是厦门对台小额商品交易的主要基地,如今有137家两岸中小微公司在此经营,涉及粮油食品、工艺品类、电子产品等七个商品门类。

近些年,地方当局致力于简化与台湾地区商品往来的清关手续,并且为台湾青年提供就业与创业补助,此外还引入了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平台、两岸茶艺竞技场所等创新模式;税务机构作为服务环节的关键部分,借助“指导性申报”机制,促使“季度销售额三十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缴增值税”以及“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半收取”等政策准确实施,同时与多个单位协作成立“创业税务协助”小组,为台湾企业及台湾青年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并且设置了自助税务服务设备,达成涉税事务在邻近地点办理的目标。现在,这个地点已经转变为融合了商品售卖、互动感受以及放松休憩等多种功能的整体性商业中心,是连接两个地区物品交流、文明交流的关键通道。

税务部门特意来讲解票据开具方法,大嶝小镇的职员们又协助我们设置了消费节的摊位,使我们能以更佳的精神面貌来准备这个活动!厦门市翔安区大嶝鼎长工艺品商行的经营者许瑞兰,已经在当地经营了十多年,主要买卖两岸的商品。她谈到,得益于各方面的帮助,比如通关的方便程度,政策的解读,客流的安排,还有活动的组织,让她可以更专心于店铺的生意。她说,现在市集上两岸的商品非常丰富,顾客拿着优惠券购买的热情很高,自己的生意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好。她认为,这就是两岸紧密联系、大家共同努力带来的好效果。

厦门的“双节”期间展现出两岸交融的蓬勃生机,这种活力的产生源于政策引导、服务提升、市场互动以及文化沟通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台湾和福建的民众一同感受节日的温馨、携手追求进步的机会,通过节庆活动作为桥梁,借助各种资源的支持,正在厦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描绘出一幅两岸关系更加紧密的新景象。(完)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