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仝若楠
“两个人艰难吃饱”“抵达店家时被告知菜式已经卖完”……近期,长沙市民宋女士向三湘都市报陈述,她通过网购平台购买了K记顺德干蒸菜的特价组合,但实际感受与期望相去甚远。
最近,三湘都市报的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了解到一种原先因为价格实惠而广受欢迎的低价团购活动,如今正面临着“价格便宜但服务跟不上”的质疑。这种原本是商家吸引顾客的有效手段,现在的发展方向究竟会怎样呢?
投诉:“名不副实”,商家低价促销体验感打折扣
宋女士住在开福区,她在一平台看到网红博主在宣传公司旁边的一家餐厅,博主说两个人到三人的餐食包含五个干菜,价格不到四十元,看起来很划算,但宋女士真的去了,结果非常失望。她等了超过半个小时,菜都没有上,而且菜的味道也不好。
宋女士感到十分意外,那个套餐在平台上已经卖出超过两千份,价格也从最初的38.8元涨到了59.9元。
7月15日,记者根据团购信息提供的地址找到了这家餐馆。19点左右,看到很多人在门口排队等候。已经坐在店内的顾客们还在等菜,旁边的自助饮料柜和米饭锅都快要空了。记者刚坐下,就被告知团购套餐中一些可以二选一的菜已经卖完了。
那位客人是四川人,对老板说,青菜已经凉了,其他菜还没来,他感到很无奈。当天,餐厅里很多顾客都在催促快点上菜。从透明的厨房可以看见,不少工作人员做事时没有戴口罩,还有人在厨房边送菜边抽烟。
商家:上团购后日接待近200桌,目前已整改
服务价格低廉却跟不上需求,推出优惠方案必须事先做好客流量规划。这位消费者同时抱怨,今后不再光顾。
店员说明,店铺已经营业数月,自从开展特价组合套餐以来,七十平米的地方每天要服务两百多桌客人。他向笔者说明,店家正在逐步改进,例如多备几个大锅煮饭,或者向邻家的餐馆进货来应对,他们还添置了一个蒸菜的设备,并且对其进行了改造,改造后锅边温度提升了,菜熟得更加迅速。
店家坦言,因为开销和照料,现在停售了一些不够货或开销大的菜式,这个组合我不说有利润,但至少不能赔本。
声音:多套路、刷好评,低价团购频现“价低质次”
上网浏览社交平台时,总能看到许多关于特价组合套餐的抱怨。来自长沙的“Vico”在网上发帖表示不满:她买到的双人套餐里本来有“蓝莓乳酪”蛋糕,可到餐厅后却被告知该蛋糕已经不再供应了,如果想要换成别的种类,就必须再付7块钱。
用9块九毛钱换五十元的代金券吸引顾客,但细查使用条件,要求菜品总额达到一百元才可以使用。长沙市民黄女士指出,这种做法让她感觉商家不够实在,原本进门时态度非常热情,可一提到团购券,商家立刻转变了脸色。
随机调查时,长沙市民熊先生也谈到,他今年6月参与购买过月销售量达2000单的40分钟采耳活动,进入店铺后还未体验,工作人员就建议他记录店铺并赠送一套指甲修剪工具。他认为,店家这种诱导好评的做法,无法帮助顾客有效辨别出真正优质的商家。
业内人士:消费者更重“性价比”,商家应平衡价格与服务
购买者注重价值,销售者需要顾客又得权衡费用,买卖双方的分寸,到底怎样调整?
艾媒咨询的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在回答三湘都市报记者提问时谈到,从临时角度分析,低价团购的好处在于能迅速吸引顾客,增加店铺的客流量,也有助于补充流动资金,比较适合刚开始营业的店铺或者生意清淡的时段吸引顾客。不过这种做法的坏处也很突出,其一,店铺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削弱,其二,顾客数量的急剧上升可能会让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下降。
张毅强调,长远角度分析,门店低价促销活动潜藏弊端,许多店家过分倚重打折手段,易使顾客产生只关注价格的倾向,难以培养稳定付费客户,进而损害品牌声誉,被标记为低廉乃至粗制滥造。
他的观点是,顾客最看重的要素是“划算”,“划算意味着价格不高,品质却好。所以,需要加强服务水准来吸引顾客,进而把他们变成忠实顾客。”
如何兼顾优惠力度与服务水准?挑选商品需谨慎,核心利润的商品或服务成本较高的商品不宜参与低价活动。商家亦可从增加顾客再次光顾和促进后续购买两方面着手。
他主张,商家需要制定规范并周期性进行审视和修正,比如参照拼团销售量、顾客反馈等资讯,迅速实施改进,以免商品水准与照料程度因参与团购活动而降低,同时务必时常对职员开展辅导,保证参与团购的顾客与支付全价的顾客获得相仿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