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面塑首次亮相五艺展 学校将面塑带进课堂

日期: 2025-10-23 19:05:17|浏览: 1|编号: 16087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把面塑带到青岛的是青岛,把皮影带到青岛的是辽宁沈阳,把麻编带到青岛的是宁夏吴忠,把果蔬雕刻带到青岛的是江西安源……在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以下简称“全国五艺展”)中首次亮相的“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将五湖四海涵盖40个主题手艺的艺术工坊带到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青岛 。

面塑剪纸装扮“青岛人家”

来自青岛的学生,有一个名叫“青岛人家”的艺术工坊,这个工坊用窗花装饰,还用胶东馒头装饰,现场的老师身着蓝色碎花服装,学生也身着蓝色碎花服装,如此凸显出地域民俗特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而胶东文化所特有的“年味”,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在青岛展区,来自平度广州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赵煜一边捏着面塑一边介绍,他捏的是一只燕子,他还会捏鲫鱼、刺猬、小猪头、富贵花,过年时他就和姥姥一起做,展区里还摆满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广州路小学的尚老师告诉记者,在该校面塑是一项全员普及的课程,一二年级的学生先用太空泥练手,三年级学生开始学和面、揉面、面塑,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该校也有校级的社团,名字叫广小面娃手工坊,这里个个都是面塑小能手。尚老师讲,并非只是老师教导孩子们,学校特意聘请了民间艺人,让其给孩子授课。

在展区的另外一头,精彩的剪纸艺术同样吸引了众多嘉宾的目光,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一双巧手不停地翻动,无数精美图案呈现在纸上,崂山区东泰小学副校长刘春燕给予介绍,剪纸属于学校的一项特色课程,学校具备剪纸社团,在美术课当中,也会开展这项学习内容,学校还邀请青岛市知名的剪纸艺人苏霞老师进入学校进行授课,每周的剪纸兴趣班是众人最为期待的一节课,“剪的这只狮子难度比较高,学生们耗费5天才得以完成。”刘春燕讲道,剪纸能够磨炼学生的耐心,培育他们的创新能力。

瓜果上雕出美丽图案

现场有记者看到,每个工作坊都是开放的艺术空间,学生们有的在进行制作,有的负责去讲解,有的邀请他人一同体验。

一群学生,手持小刀,在不同的蔬菜、水果上雕刻,于江西萍乡安源区城区小学展区前,引得众多嘉宾围观,在水果皮上雕出了那般美的图案,一位嘉宾竖起大拇指,赞道太棒了 。

学校老师告知记者,花果雕刻属于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把这项艺术引入校园,于学校设立花果雕刻艺术工作坊,聘请民间艺人进入学校授课,学生能够依据兴趣爱好挑选课程,“这门艺术课能够培育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自制瓷器技艺高

上垟镇中心小学与小梅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浙江龙泉市的工坊里制作青瓷,工坊里摆满学生自己制作的精美瓷器,孩子们进行和泥、车胚、上釉等一丝不苟地操作,中国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遗址位于小梅小学校内,所以学校办学理念是“读书、玩泥、想未来”,上垟镇中心小学老师告知记者,当地众多家庭有瓷窑,孩子们在家里跟随父母学技术,在学校有陶瓷校本课程,故而孩子们都是技艺不低的“瓷乡义娃”。

在辽宁沈阳展区,几名来自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满族学校的学生在玩皮影,童趣满满,“沈阳关氏皮影”第五代传人关维颖介绍说满族皮影很受学生喜欢,完成一个皮影要历经画、刻、剪、缝、黏等步骤,在皮影戏表演时学生得学会合作,一项艺术课程让学生在多方面实现成长。

学生手工里的家乡美

宁夏吴忠展区里,麻绳被制作成了形形色色的造型,有龙,有乌龟,有鞋垫,还有各种表情的面具等。吴忠市利通区第十一小学带队老师尹金梅告知记者,吴忠市具备充足的麻原料,容易获取,易于制作,是西北妇女闲暇之际一项最为传统的手工。学校依托当地的特色,在学校开设了麻编、绒绣校本课程,用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和兴趣。

“周永芬”软陶特色工作室的孩子们,在福建省厦门展区,正用软陶在进行创作,闽南古厝被用软陶表现了出来,鳌鱼被用软陶表现了出来,拍胸舞被用软陶表现了出来,骑楼被用软陶表现了出来,惠安女戴的斗笠也被用软陶表现了出来。

相关方面作出介绍,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这种形式打破了美术展仅存在作品这样的局限性,进一步拓宽了展演活动的参与范围以及受益范围。这种新增的艺术形式会在以后的全国展演里持续下去。

亮点

艺术教育城乡“齐步走”

我市农村中小学明年开齐音体美

城市孩子并非独有艺术教育特权,农村中小学生也有迫切需求,我市自2014年开端启动“艺动城乡”特色活动,将公共教育资源朝农村及边远地区倾斜实施,加大农村艺术教育投入幅度,持续缩减城乡间艺术教育发展距离鸿沟,成就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共享艺术的育人大蓝图计划。

城乡结对学生兴趣浓

自2013年起,平度明村小学与青岛福州路小学作为城区结对学校,在课堂改革层面多次开展交流,在教学管理经验方面多次进行互访。平度明村小学校长纪宁称尤其过去两年,在福州路小学帮扶下,本校艺术氛围愈发浓厚。一些大型文艺活动对农村师生而言很是遥远,绝大部分之时只能借助电视观看。不过与福州路小学结对以后,该校师生携出色或富有才情的戏剧、舞蹈、校园剧,步入明村小学。学校的艺术氛围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很大变化:以前报名参加的学生数量稀少,社团难以开办起来;如今每个社团都异常火爆,学生的参与度高达90% 。

农村艺术教育提硬件

市教育局副局长王铨称,要达成城乡艺术教育均衡化发展,首先要让农村艺术教育活跃起来,迈开步伐,艺术教育条件的改进是推动城乡艺术教育同步前行的基本支撑。我市从“软”师资与“硬”设施两个方面入手,以农村重点教育建设项目作为载体,加大投入力度,着重改善农村薄弱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条件,同时重视提升师资力量,切实促进了农村艺术教育水平的提升。从2015年开始,到2017年阶段 ,针对全市56个农村乡镇 ,以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的形式 ,购买280余名涵盖音、体、美、英语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服务 ,达成农村中小学校开足开齐音体美等课程的目标 。

挖掘农村地域艺术

乡镇的农村之地,具备着恬淡清新的田园般生活环境,并且在自然的这般环境里,蕴藏了大量有着鲜活、鲜明艺术个性的地域艺术资源。那么,怎样去挖掘、利用好这些艺术资源,依据当地情况发展特色艺术教育,便成为了“艺动城乡”活动的一个突破口。胶州市大同小学、即墨市第四实验小学等部分学校,把胶州大秧歌、柳腔等非遗艺术项目引入校园,排演具有教育意义以及时代特点的新剧目,使得学生能更广泛地接受艺术的熏陶,“一校一品”或者“一校多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形成规模。有一批批农村学校特色项目,其中包括城阳街道古庙小学盘鼓项目,以及崂山华小学剪纸项目,还有棘洪滩街道葫芦丝项目,另外再有上马街道安塞腰鼓项目等,这些项目深入普及,特色明显,使得艺术特色教育成为“艺动城乡”教育活动的一大亮点 。

专家做农村艺教领头雁

王铨讲出这样一块意思,那就是要说到基层农村艺术教育的普及这一情况,其最为急切所需的是那种能够起带头作用的关键人员。要是存在一位品德与才能都很出色的优秀教师,那么便能够让一个艺术项目的普及局面得以充满活力地开展起来,进而带动一个区域的发展进程得以推进。能够讲,具备专业水准的这种起带头作用的关键人员对一所学校、数量众多的孩子的未来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农村艺术师资的水准在短时间范围之内,是没有办法达到这种程度的。所以呢,“艺动城乡”这项活动把这种“起带头作用的关键人员”带到了农村师生的跟前 。

在2014年的时候,市教育局创建了“青岛市中小学艺术教育专家指导团”,成立了 “青岛市艺术教育促进委员会” ,出台了政策去扶持鼓励农村中小学校与国家级专家建立合作关系 ,以及与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 ,还与专业院团建立合作关系 ,设立了大师乡村工作室 ,为广大农村中小学校艺术教育的推进以及提升提供了极为有力的专业支持 。自2014年开始 ,青岛大学艺术院校的志愿者在学院的统一组织之下 ,并且在学院的统一安排之下 ,走进了城乡学校 ,受到了众多农村中小学的欢迎 。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臧旭平 王建亮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