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港式茶餐厅这几年都开不下去了?

日期: 2025-09-14 15:03:25|浏览: 3|编号: 13227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近期,周星驰执导的著名喜剧影片《食神》再度登陆各影院线播放,尽管观众反响平平,然而必须承认,该影片在问世之初所产生的轰动效应相当显著。

《食神》这部电影带来的一个显著效应,就是让片中那盘“黯然销魂饭”变得广为人知。

一碗白米饭,米粒清晰可辨,口感温润柔软,先横着摆放两排叉烧,上面压一个单面略焦的鸡蛋,再添几根焯过水的青菜,淋上少许叉烧酱汁,这样一碗令人食指大动的叉烧饭就制作完成了。

这碗叉烧饭,就是史提芬周身处逆境时,被火鸡姐搭救后,品尝到的第一个热腾腾的米饭,是他绝处逢生的慰藉。

那场他与唐牛的最终对决里,当唐牛暗中破坏了佛跳墙,他向梦遗大师发问,询问大师毕生品尝过最令人满足的菜肴是哪一道。

梦遗大师说:“这个问题要问你自己”。

最后,史蒂芬·周动用了毕生功力,用内劲震碎肉块的筋络,同时激发火武功,使每滴肉汁都锁在组织之中,犹如百川归海,接着运用火云掌烹制溏心蛋,仿佛刚烤过又没烤透。

黯然销魂饭面世,胜负已不重要,薛家燕评委那副着迷的模样,正是对这碗饭最高的赞赏。

几乎所有看过《食神》的人,都对“黯然销魂饭”很感兴趣。

而黯然销魂饭,也成为了如今港式茶餐厅的标配。

早些时候,许多年轻人对港式茶餐厅怀有美好想象,受港产影视作品影响,各地纷纷开设了这类店铺。

以翠华餐厅为例,它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香港茶餐厅品牌,于2009年把首家店铺开设在上海,立刻获得了顾客们的热烈反响。

在内地的扩张让翠华集团的经营之路似乎越走越顺。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翠华集团于香港交易所完成首次公开募股,成为餐饮行业首家上市企业,股票交易代码为“1314”,象征与顾客长久相伴,深受市场瞩目。

香港的太兴茶餐厅,与翠华齐名,曾经相当兴盛,并且在2019年实现了公开募股。

然而翠华和太兴,这两年可以用“越做越差”来形容。

今年6月末期,翠华公布了相关财务状况,表明在2023财年期间,该公司在大湾区方面关闭了7家到期的合约门店,在中国内地地区餐厅数量减少了3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门店数量也减少了5家。

太兴茶餐厅经营状况更差,根据其财务报告,2024年上半年,太兴集团的盈利为1072.0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利润大幅减少了76.35%。

在内地市场,“关店”仍是太兴餐厅的关键词。

那有的小伙伴就搞不懂了:

一直以来,好像也没看见那些港式茶餐厅有什么负面消息,怎么突然就经营不下去了?

港式茶餐厅的式微并非骤然发生,而是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这种衰退现象的出现,并非瞬间完成,而是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下面我根据自身见闻谈谈,内地港式茶餐厅存在哪些弊端。

我在广州居住地不远处有一座商场,名叫美林天地,那原先有三家港风食肆,分别是「石板街港澳冰室」、「文通冰室」和「克茗冰室」。

这三家餐厅几乎集齐了港式茶餐厅的所有问题。

先说说石板街,那家店是我走累了随便找的,本打算草草吃顿饭,可打开点餐软件的瞬间,我完全懵了。

我对价格并非特别在意,不过,一瞧见这铺子的收费,还是禁不住蹙起了眉头。

譬如一份形同败絮的餐食,包含叉烧饭与一枚煎蛋,标价却高达42元

一碗猪脚面36块,一份餐蛋面28块。

当时我都不知道吃啥好,点不下去:

我认为这个价位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加价现象非常突出,在我心目中,香港的茶餐厅主要是供上班族或街坊小吃的地方,与流动摊贩相差无几,主要追求的是实惠且价格不高。

不过到了中国内地,茶餐厅变得普通人消费不起,不仅被安置在档次很高的综合商业体里,还把自己称作香港风味的广东菜休闲餐厅,重点突出的是高消费。

以太兴集团来说,2018年,太兴在香港的餐厅,顾客平均花费65.4港元,太兴在中国内地的店铺,顾客平均花费84.4港元,两者相差29%,内地店铺的价格要高得多。

高于八十元的平均消费水平,显然并非普遍现象,太二和九毛九这类针对较高收入群体的品牌,其定价策略也进行了调整。

茶餐厅逐渐降温,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讲完石板街,我再来讲一下文通冰室和克茗冰室。

起初我在文通冰室品尝过一份令人难忘的饭菜,那家店的煎蛋个头相当可观,因此我对它颇有好感,后来某天我又到克茗冰室尝试了同款菜肴,却察觉到:

我草,怎么这俩的黯然销魂饭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我才明白,文通冰室源自广州,克茗冰室则来自深圳,这两家店的背景并不相同。

他俩的产品风味之所以非常相似,我推测他们购买的半成品食材或许是来自同一个供应商,因此造成了口感的单一,至于其他的方面,我并没有更多的信息。

但这也反映出港式茶餐厅目前同质化非常严重的问题:

门店的装饰方面,许多茶餐厅的总体设计往往只停留在港风复古的层面,这类风格普遍存在相似性。

除了装修风格雷同,菜品同质化也非常严重。

一份「失魂落魄面」搭配一勺流心馅的「黄金奶香筒」再配上一杯萌趣的「熊仔青柠饮」,是众多港式快餐店吸引顾客的必杀技。

你会察觉到,每家港式茶餐厅所供应的菜品总是固定那几样,不论选择哪家,菜单内容都毫无差异,这些菜肴本身就很相似,价格却居高不下,因此顾客难免会觉得缺乏新鲜感。

当人们对于香港的美好想象逐渐消退,那些模式化的本地饮品店,已经很难吸引新一代的注意了。

就连经营状况不错的文通冰室,也放弃了原先的港式茶餐厅定位,转而投入国潮风,将自己称作“中式西餐的先驱者”了

要想招揽食客,港式茶餐厅不妨先调低价钱,让这种餐厅回归它本来的面貌,这样才好~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