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面包新语撤出西安的消息在当地引起关注。许多市民发现,这家经营多年的烘焙店面包新语在西安的店铺已经无声关闭。不少购物者因此感到困惑,不知如何处理手中的预付卡,同时面包新语公布的退款联系电话也无人接听,购物者陷入无法退款的两难境地。
根据公告信息,西安面包新语门店此次停业涉及两个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经营方面遇到困难,公告方面将其与疫情影响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存在与上海新语面包食品有限公司的特许经营合同争议,该公司要求其停止营业活动,并且不得使用相关专有技术及标志。
深入探究,首项理由其实并不构成理由,毕竟整个餐饮领域最严峻的阶段已经结束,倘若一家餐饮店在2020年成功渡过难关,却在2021年宣告破产,便很难归咎于疫情因素。根据《餐宝典》的见解,西安面包新语之所以全面停业,症结仅在于公告中提及的第二项内容:即特许经营合约产生的争议。
据了解,上海这家名为新语面包的食品公司,在中国大陆拥有“面包新语”这个品牌的所有权,西安的所有面包新语店铺都是这家公司授权经营的。这次双方发生矛盾,简单来说,就是授权经营者和品牌所有者未能达成一致,关系因此破裂了。
图自餐宝典
为何整座城市的面包新语门店全都歇业呢,这就要从它们的合作经营方式说起了。
依据先前餐宝典的评估见解,面包新语的连锁经营方式具备一定独特性,其品牌授权的根本单元是地级市,该市(含其下辖县级市、县)范畴内的所有铺面,都必须由合作方自行出资开设,合作方无权转授他人参与经营,一旦与该城市的合作方终止合作,且找不到合适的新合作者,面包新语品牌就会从这一区域市场退出。
要成为面包新语某个地级市的代理商,首先要有1000万到1200万的钱款能力,其中仅仅是启动阶段就需要500万到600万的资金。
餐饮连锁这种模式的开业条件确实很苛刻,对于公司的规模扩大造成阻碍。回想起2019年11月,周黑鸭刚开始允许其他经营者加入时,需要准备500万资金;不过到了2020年6月,这个标准已经调整到30万,准入难度显著减小。这种调整方式更有助于连锁网络的扩张,并且周黑鸭现有1000多家自营门店,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让合作经营的店铺数量超过自营店的数量。
其实早在2016年,面包新语就曾在部分城市遭遇过停业风潮。2016年下半年,河南郑州的面包新语门店正式歇业;2017年伊始,面包新语南昌分店全面结业;2020年时,济南地区多家面包新语门店也停止运营。另外,重庆等一些中小型城市的面包新语分店也相继撤离。面包新语官网显示,重庆、沈阳、南昌等城市的分店数目全部为零。
面包新语反复从某些地方撤出全部业务,表明其当前的连锁经营方式存在显著缺陷。
伴随加盟经营方式出现的一个弊端,是顾客预付卡里的资金难以退还。无论责任归属是否完全在于合作经营者,这种情况都对品牌形象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对面包新语来说,由于其特殊的合作经营方式,受影响的领域会更宽广,产生的后果会更为严重。
面包新语除了合作经营方式之外,还面临一个突出的食品安全隐患。根据资料披露,该品牌在2010年至2017年期间,多个地区发生过食品安全事件。
二零一二年,面包新语在上海市的三家分店售卖的面包,其样品检测出大肠菌群指数不达标。
二零一三年,面包新语昆明某家分店,有六十二份过期的食材,被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给查封了。
2014年,面包新语杭州某店被曝采购过期进口原料;
2014年,央视3·15曝光杭州店使用过期进口食品原料;
二零一六年,有消息指出面包新语深圳海岸城分店,其工作人员在制作油炸甜甜圈时,所使用的油锅长期未进行更换处理。
2016年,面包新语长沙店被投诉售卖发霉三明治等负面消息;
2017年,无锡面包新语一家分店被发现活老鼠在蛋卷上爬行;
……
那些不利报道,导致面包新语的品牌声誉受到很大破坏,店铺的总数也从最高时的四百余家下降到三百家左右,在二、三线城市的许多分店被取消了。
面包新语当前面临挑战,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关乎食品卫生,其二涉及合作经营方式。倘若这两大难题得不到足够关注和根本性处理,那么西安很可能并非该品牌撤离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