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带上,一个接一个的馄饨被准时送到穿着白大褂的工作人员手里,接着被逐个装入盒子和箱子中。由机器生产的标准馄饨,经过后续检查,能够确保百分之百不破皮、不漏馅……这是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百安公路上的老盛昌配送有限公司亲眼目睹的情景。
上海的早间餐饮选择日益丰富,涵盖各式店铺、食堂、售卖点及自动化取餐设施,无论何种口味都能找到对应选项。然而许多人并不清楚,维持这座城市庞大早餐服务体系的,正是那些默默奉献的“上海制造”企业,它们通过集中采购、集中处理、集中发送的方式,借助自动化设备支撑起高效的中央厨房和食品加工基地。
上海启动新一轮早餐民心计划后,那些“包子作坊”“糕点作坊”“馄饨作坊”“轻食沙拉作坊”正计划提升生产规模,增强新项目开发工作,将产品提供给更多社会销售点,为早餐服务“更方便、更丰盛、更营养”打下根基。
上海市商务委服务业部门负责人表示,现阶段,工厂式、规范化制作的早餐已占据上海早餐市场超过七成的销售比例,并且借助外地连锁超市、售卖点、公共交通枢纽以及网络渠道,已将产品推广至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范围。
“护航”市场稳定供应
上海老盛昌派送企业的核心烹饪基地和食品制作中心,原先主要向150家自有店铺供应现做或半成品食物。疫情发生后,顾客到店用餐的倾向急速下滑,而外卖和送餐需求大幅上升,那些保质期较长且生产量可靠的食品制作中心承担了关键任务。企业负责人余维明表示:“2020年,仅汤包这一类产品,销量就比2019年增长了一倍,其中,通过外卖和送餐渠道销售的比例超过半数。”
因为传染病,饭店堂的送餐、配餐需求变得很大,那些出品能保存很久、生产能持续稳定的食品制造企业承担了主要任务。(资料照片)
因此,在2020年5月,老盛昌增购了三条汤包与蒸包制造设备,再结合原本的产能,每日能够生产三十万个包子。从2021年开始,该厂又增设了新的生产线,现在每日的包子产量已接近六十万个。
生产规模持续增长,产品种类和销售网络也在逐步拓展。老盛昌特别研制出可在零下38度快速冷冻,并且微波炉加热一分钟就能食用的“速食汤包”,这种产品即将登陆7-11等连锁商店。此外,老盛昌的小馄饨系列计划于今年十月份进驻部分永和大王门店。近期,我们新增了牛奶点心,以光明鲜奶和面,不用水,内含西式黑胡椒牛肉馅,同时还有以猪肉、南瓜、紫薯为馅料的改良版糯米团,既供应店铺,也分销各类社会销售途径。
监控镜头下上海老盛昌配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吴卫群摄
廿一客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上海松江新桥镇,2004年于北京成立,2008年迁至上海。公司现在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设有十万余级食品净化中央制造基地,总占地面积达五万三千平方米。上海不仅是集团的管理中心,还是集团最大规模中央制造基地的所在地。总经办主任李桂娟表示,在疫情阶段,中央工厂以及自有的冷链配送系统对于确保蛋糕、面包订单能够准时送达发挥了关键作用,面包和糕点的销量自2020年起一直稳步增长。
的10万级食品洁净中央工厂。
网络销售也转为线上线下结合模式,到2021年8月时,已在上海地区安装了300多台智能柜,从生产线上下来的烘焙点心最迟半小时就能送达。从今年8月开始,又推出了“畅吃卡”组合,工作日每天只需十几元,就可以自由选择3种面包。“我们每月都有2-3种新面包上市,旧面包会进行末位淘汰,同时还有100多种面包在仓库里准备着。”本月上新的就有南瓜吐司、菠萝菠萝包、原味可颂3个品种。
不断研发新的面包、糕点品种。
“上海制造”进入长三角门店和各“陆海空”站点
旅客们或许不了解,在上海铁路局管理的虹桥、嘉兴、温州、杭州、金华、南京等高速铁路站点,每天早上六点到九点期间,售卖的早餐车上的包子、饭团、寿司、三明治、豆浆等十多种食品,均由光明食品集团旗下位于金山廊下工业园区的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公司制作完成。
监控镜头下的鑫博海寿司车间生产情况。吴卫群摄
董事长王志标向记者表示,鑫博海中央厨房和食品加工厂当前日产各类食品达70吨,日供应量能够满足35万人次用餐需求,产品种类丰富,涵盖速冻调制菜肴制品、速冻米面制品,以及盒饭面条等预包装冷藏膳食,还包括餐饮半成品菜肴和轻食色拉,其中早餐品种数量超过230种。
为金山三家自主经营早餐网点供货,早餐品类亦进驻光明系统内的连锁超市及便利店,更覆盖了长三角区域罗森店铺,同时面向高速铁路运输、航空客运及海上航运市场,已有百分之三十的商品销往城市以外地区,新冠疫情爆发后,鉴于公众出行频率降低,鑫博海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至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美团外卖及每日优鲜等网络零售渠道。近期他们为盒马打造了名为“海陆空”的轻食蔬菜色拉,里面配有牛肉、虾、鸡肉等丰盛食材,网络销售价格低于二十元,很受办公室职员欢迎。
鑫博海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制作的健康沙拉已经登陆众多网络销售渠道。
上海市区内将兴建更多面包作坊,同时也会增设蛋糕作坊,此外还会出现不少水饺作坊,以及各式沙拉加工场。
早餐惠民举措方兴未艾,各式新型“面食作坊”“甜品工坊”“水饺作坊”“沙拉工坊”即将兴建,它们将作为重要力量,助力提升“上海制造”的知名度。
王志标正对着那片热火朝天的工厂群介绍,那里是鑫博海中央厨房的第三个建设阶段,计划在2023年正式开始运营,里面会设有非常新式的制面包房,那样一来,公司的生产量有望提升百分之十五,每天能够制造出上百种不同的烘焙食品。
公司已决定长期在上海发展,李桂娟表示,企业正在松江新桥申请购买26亩地,准备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智能烘焙中心,计划于2023年完成建设并开始运营,每年的生产值能达到10亿元,那时候面包和糕点的日产量能够达到6万份,面包产品可以做到全上海范围内半小时内送达,蛋糕产品则将配送至苏浙沪地区的主要城市。
吉祥馄饨中央厨房的自动流水线。
据了解,著名店铺“大富贵”在金山廊镇买了16.8亩地,准备建大富贵富徽佳食品科技园区,工程已经动工,计划2022年完工并开始生产。未来,大富贵所有分店的大部分商品和半成品会由工厂集中送达;吉祥馄饨目前有食品制造企业和中央厨房各两处,每天能生产80吨各式食品,可供应25万人用餐,该公司正在筹备新厂,计划运用自动化生产技术,预计2024年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