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知名饼屋东海堂宣布歇业

日期: 2025-09-17 07:04:05|浏览: 2|编号: 134198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梁愹是广州土生土长的居民,他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自己从小就与东海堂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回忆说,小时候常去游泳的场所附近就有一家东海堂,每次和父亲游泳后,他都会购买一个菠萝包,那是他童年时期最钟爱的点心。这些小小的东海堂店铺,在老广州人心中承载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和深厚的情感。

如今,不少老广珍视的“童年印记”在一片惋惜声中消失了。8月26日,广州东海堂饼屋通过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停业声明。声明指出,广州东海堂(饼屋)食品公司自8月26日起正式停止运营。

公告刊出,社会反响热烈。不少人难以置信,一家经营了二十六年的店铺会就此停业,同时也有人正为持有的面额凭证感到焦虑。

部分门店连夜撤下门头

实际上,东海堂的歇业早有端倪。

最近,广州一些东海堂门店临时歇业,引起了很多市民的注意,他们拿着兑换券和储值卡,在周末去店里买东西。8月22日,东海堂发表通知,说因为工厂设备出了问题,有些商品不够卖,部分分店营业时间也推迟了。现在工厂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商品会慢慢重新有货。

紧接着这则通告发布四日之后,东海堂在官方微信平台“东海堂饼屋”上正式公布停业决定。东海堂方面表示,企业面临重大经营困境,部分合作厂商款项无法准时支付,因而引致公司账户遭司法机构查封,进而造成公司目前缺少足够资金来支付员工薪酬及支付租赁费用等。

原料供应方终止提供物料,致使生产活动难以为继。同时,商界及顾客的集中购买,也令本公司完全没有库存能够周转。不过东海堂也保证,接下来将配合行政单位妥善处理相关事务,维护员工应有的权利,并且会依照法律步骤配合法庭开展相关司法活动,全力推动债务解决事宜,确保所有债权人的正当权益。

8月27日,羊城晚报记者探访了广州市多处东海堂分店,这些店铺均已歇业。赤岗站地铁站店、石牌桥地铁站店、华师地铁站店卷帘门紧锁,门头招牌亦已拆除,现场甚至难以辨认曾经是东海堂的店铺。广州东海堂新江南西店、翠宝路店、岭南新天地店等分店,也都紧闭大门。

东海堂曾是广州人一段难忘的时光。根据天眼查的数据,广州东海堂(饼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这家企业专门制作和售卖各种食品,包括高档面包、西式蛋糕、传统糕点等。它曾经非常繁荣,在广州开设了上百家店铺,并且还有数百个销售网点。现在,东海堂的规模缩小了,只剩下不到一百家机构,其中大部分已经停止运营,目前只有七家分店还在正常营业。广州东海堂(饼屋)食品有限公司的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该公司缴纳社保的员工数量仅为36位。

中国食品行业研究专家朱丹蓬在回答羊城晚报记者提问时谈到,近些年东海堂的经营网点持续减少,去年他实地考察过部分店铺,观察到东海堂在整体产品质量到商品种类更新换代等环节都表现不佳,具体而言,一方面其整体的产品更新速度跟不上民众消费水平提高的步伐,另一方面其整体经营运作也存在不少问题。

市民储值卡兑换无门

我的储值卡里面剩余不少钱,前些日子去商店很快就买完了所有东西,如今钱都花不出去。市民王女士感到很无奈。

李先生在广州某企业任职,他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公司为每位职员发放了价值200元的东海堂糕点购物凭证,8月20日公司通知员工须在25日之前完成生日贺卡的兑换工作,然而许多职员于20日下班后前往兑换时,发现多数门店货架已经售罄,接着陆续有职员反映订购不到蛋糕,21日清晨前往购买时依然无货。但是,二十二日东海堂公布修理通告之后,情形有所好转,一些职员去换取了。

整体而言,企业大概还有将近半数职员尚未办理兑换手续,李先生向笔者说明,单位当天已要求全体人员提交卡号,或许将来会开展后续工作。

东海堂停业后,许多市民像王女士和李先生一样感到失望。记者从广州市消委会获悉,有市民向该机构反映东海堂的问题,广州消委会正密切关注此事,静候投诉处理部门给出最终答复。

产品生产工厂大门紧闭

东海堂工厂的员工也为东海堂的歇业发愁。

彭姨,在东海堂食品工厂任职七年,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8月26日当天下午,大约有二十余名员工前往天河区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就薪资支付事宜与单位主管展开对话。

26日之前我们甚至不知道公司要停业的消息,25日还工作到了晚上十一点整。彭姨向羊城晚报记者讲明,大约14个月前起,东海堂仅给员工支付基本工资,却扣留了业绩提成,从今年6月份开始更是连基本工资都停止发放了。

经记者调查得知,广州东海堂产品的制造企业是广州尚加食品有限公司。根据公开的工商资料,广州尚加食品有限公司与广州劲旺食品贸易有限公司的登记地址都在天河区珠村一工业园里面。

8月27日,记者抵达工厂所在处,见到标有尚加食品字样的工厂大门紧锁,门口保安人员告知记者,相关负责人拒绝接受采访。

有记者发现,在工厂入口处聚集着一些供应商,他们正在主张权利,其中一名供应商向羊城晚报记者透露,他们承担的是东海堂产品的包装工作,眼下还剩下数万元的款项未被支付,他称,与东海堂共事已超过两年,早些时候就存在付款迟缓的情况

接下来,记者前往东海堂工厂所在的珠吉街道办事处,该街道办的工作人员表示,广州尚加食品有限公司确实属于珠吉街道的管辖范围,不过关于具体的情况他们目前并不太了解。

关于市民预付卡事务和职员薪酬事宜,媒体人员联络了东海堂机构,不过,稿件完成前仍未收到该方的回应。

链接:企业歇业,预付卡咋办?

公司决定停业后,已购的充值卡、甜点兑换券等如何处理?依据广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措施(试行)》,发卡机构停止支付未到期的单用途卡时,发卡方和售卡方需为持卡人提供免费换卡服务,同时必须在停止支付日前三十天,在登记机关指定的出版物上公布通知。

记者就相关情况咨询了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他说明,公司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停止运营或破产,都不应该将客户的预付资金据为己有。

陈音江强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家若以预付款形式售卖商品或提供服务,就必须按承诺兑现;若未能兑现承诺,需依消费者意愿履行约定或退还预付款,同时要支付预付款的利息。倘若与商家协商无果,消费者有权向消协或相关政府部门申诉,亦可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

陈音江说明,在企业宣告倒闭之前,顾客可以运用前述途径维护权益。一旦公司宣布倒闭,便会组建破产清算小组,该小组成立后需首先支付管理费用,接着是发放员工薪酬,缴纳社会保障金,履行纳税义务,最后才处理普通债务,“即把剩余资金支付给顾客”。

预付式消费向来是引发纠纷的焦点,消费者在参与此类消费活动时,应当优先考虑那些经营规模可观、经营历史悠久的商家,避免一次性预存过多费用,同时务必与商家明确约定相关条款。陈音江告诫消费者,一旦产生矛盾,应首先尝试与商家进行沟通,倘若沟通未果,须尽快整理相关材料,向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督管理机构反映情况。

根据以往商家停业的情况分析,顾客维护权益通常比较艰难。陈音江强调,造成这种现象的缘由在于现行法规不够完善,负责监督的单位尚未确定,商家缺少诚信和自我约束,同时顾客自身的维权观念也比较薄弱。所以,治理预付式消费乱象,必须健全法律规范,厘清监管权限,强化预付资金管控,并且构建信用评估机制,多管齐下,打造法规健全、多方协作、共同治理的预付式消费健康运行格局,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治理预付式消费弊端。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