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祖股份的财报来看,食品行业仍在稳步增长,但线上线下区别大

日期: 2025-09-22 05:10:16|浏览: 3|编号: 13871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我们今天要分析一家源自台湾的食品企业,这家公司的大盘股票交易在中国内地进行,对于喜欢蛋糕和月饼的朋友来说,应该对它有所了解,公司名称叫做元祖股份

这家企业是2016年岁末首次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交易的,对于经营食品的企业而言,其选择上市或许并非单纯为了募集资金,而更侧重于借助成为公众公司的契机,从而显著增强品牌的知名度,并进一步巩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

根据区域收益分析,元祖股份在海峡对岸的销售额比例已连续两年少于1%,内地市场才是其根本的营收来源,因此无需追究其品牌背景,这毋庸置疑属于地道的中国品牌。

分产品的收入构成里,中西糕点礼盒和蛋糕是主要来源,两者合计占了绝大部分,超过九成比例。公司上市之后,元祖股份还是专注于核心业务,没有考虑其他方向,即使手头有十多亿的资金闲置,也用于理财,没有过多涉足副业。

2021年,元祖股份在图中占据最右侧中间位置,其规模最为突出,营收和净利润金额均创下历史峰值,不过营收增速仅为12.2%,表现中等。其实2020年该公司也有类似表现,只是营收增速更低,看来疫情几乎未对其造成冲击。

根据过去六年的数据统计,元祖股份的营业收入增长已经趋于平缓,每年的复合增长幅度为8.6%,这个数值与近些年国家经济总量的扩张速度大致相仿。

但利润总额的提升却十分显著,六年间实现了翻番,每年的复合增幅达到了百分之二十。显然公司公开交易后获得诸多益处,不过依据2021年两者增长态势几乎一致的情况,似乎这种优势正在逐渐淡化。

近些年,它的利润率有所降低,不过大体上还是保持在六成以上,对于这种品牌食品公司而言,这种高利润率是普遍现象,后面会讲到,它把产品卖给顾客时付出的营销成本非常可观。

分产品与市场毛利率的对比显示,差异并不显著,然而,所有产品及地区的毛利率均呈现下滑趋势,但整体毛利率却有所提升,这是什么原因呢?或许与其对某些项目进行了调整有关,我仔细查阅了连续两年的相关报表明细,确实发现存在一些出入。

元祖股份还披露了各个销售途径的收入和利润率数据,这一点颇为引人关注,2020年,实体店贡献了超过七成的总收入,2021年这一比例却降至六成以下,而且更为奇特的是,网络销售渠道的利润率实现了小幅增长,与此同时,实体店的利润率则出现了显著下滑。

这难道没有反映出当前消费途径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实体商铺遭遇的一些困境吗?毋庸置疑,即便是顶尖品牌也承受着线下实体店开销急剧增加的难题,何况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经营者呢。

从不同销售路径的营收情况分析,实体店面的销售额竟然持续下滑,尽管疫情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疫情消退后,顾客是否会重新光顾店铺,这个情况或许并不乐观,至少元祖股份可能会考虑减少部分店面,转而增加仓库或生产及配送站点,毕竟这种做法能节省更多开支。

我们考察过去五年,元祖股份各项成本开销的分布以及它们在总收入中的比重,2021年,业务支出有所降低,不过整体开销维持稳定,其占总收入的份额依旧是84.1%。

主要是财务开支占到了0.7的比重,其余开销的份额有所减少,即便实体店铺的销售额出现下滑,元祖股份的销售成本依然增加了1元,几乎与整体收益同步提升,这仍然表明线下门店的成本正在增加,而且增长的速度已经快要超过收益,只是因为线上销售比例的提高而被部分掩盖,才导致这种增长没有充分显现出来。

元祖股份营业收入与整体开销同步提升,未能充分展现规模优势,财务支出数额不大,增幅却异常显著,相关数据未在图表中呈现,此外,“税费附加”项目增幅最为突出,这通常与小微企业享有的税务减免政策有关,元祖股份并不具备此类资格,但考虑到其作为知名品牌,为公共财政提供支持也是合情合理的。

元祖股份2021年税务收入大幅提升,我确实无法从其财务报表及补充说明中查明缘由。

元祖股份的流动比率达到1.34,速动比率也来到1.29,显示其短期偿债能力相当稳健。这两个指标数值接近,意味着公司存货周转较快,像蛋糕这类容易腐坏的商品库存量不会太多。那么公司是否面临长期债务负担呢?答案是没有,长期负债几乎为零。

12.6亿元的总流动负债里,7.7亿元属于“合同负债”,这个数额跟以往的预收账款差不多,都是客户下单时付的钱,所以这笔负债对元祖股份而言,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元祖股份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入要多于其获得的利润,这种情况很常见,而且这些现金也足以支付其规模不大的投资活动以及派发股息等费用。倘若情况紧急,公司还拥有超过十亿的现金储备和等同物可以调配使用。

上述内容为元祖股份2021年财务报告的剖析,该公司是食品领域的知名企业,其进步程度能够与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幅度相仿,甚至略胜一筹,不过若要进一步拓展,或许需要稍作等待。

早些时候,我留意到韩国一位经济学家的论著,他提及该国所有个体或家族式面包铺都已停业,市场被连锁品牌完全占据,主要因为顾客变得更为懒散,不再热衷于探索不同风味或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尽管当前针对小型企业和个人经营者的扶持措施,或许能减缓国内类似现象的进程,但终究无法阻止人们日益懒散的倾向。

另外,实体店面的开销正在增加,这一点在元祖股份身上看得很清楚,房价高企等问题,正逐步由国内公司及顾客分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