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券“空转”暗藏的风险不能不防

日期: 2025-09-24 03:13:12|浏览: 1|编号: 14010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海 凝

诚信收元月饼券,快速发出,立刻确认,售出请私下联系,2024年月饼券价格较高,目前××楼月饼券是否还有人愿意收购?最近,社交网站和在线购物平台上出现了许多关于回收月饼券的信息,其中包含很多知名商家,回收价格通常是面值的四成到七成(9月17日《法治日报》)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月饼购买进入高峰期,许多人收到的并非食品本身,而是兑换券。部分人持券换取实际产品,另一些人则将这类券转卖给线上线下的中间商。因此市场上流通的兑换券,要么在销售商与消费者及中间商之间反复流转,要么在采购单位及其员工和中间商之间来回传递。

商家是这种模式中获利最多的群体,他们即便不生产商品,单靠售卖纸质或数字代金券也能获取利润。举例来说,一张价值百元的月饼代金券经过一个完整的流转过程,几乎没有成本却能赚取十五元。在这个利益链条中,分销商以及所谓的“票贩子”也能得到可观的收益。部分消费者没有购买月饼券,但通过在流转中让代金券转化为现金,他们也愿意加入这个活动。但这类券在空转中风险重重。

交易风险。当购买者获得月饼兑换券后转售,售价远低于面额,无论礼品来自他人赠送还是单位发放,都会造成实际收益减少。若用兑换券换取商品,可能遭遇提货不便、商品品质无保障等问题,加之购买者在与销售方谈判时力量薄弱,一旦权益受损将难以寻求公正处理。

积存票存在隐患,这些票在流转期间,不法商贩为赚取高额利润,会大量从购买者处囤积,或直接向售卖方大量采购,其中暗藏危机。例如近期杭州有消费者持有上千张某水产企业的蟹券,最终被作废处理,该消费者与相关企业多次沟通未果。倘若发行券的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或倒闭,无论大小票贩都将面临损失。

贿赂隐患,部分公司售卖此类凭证,主要迎合了权钱交易的需要。通过物物交换进行勾结、馈赠,极易引起注意,遭到揭发,而若采用票据、数字卡等手段输送利益,则隐蔽性较强。然而这种方式并非万无一失,近期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披露的案例就涉及个别公职人员违规接受过蟹券。

月饼券之类的东西,表面上看,可以降低食品损耗,节省物流费用,在假设条件下,能让生产者、销售商等各方获得收益,不过,一旦某个部分出现意外,就可能影响到整个过程中其他相关方。

因此,企业或机构在提供补助时,更适宜发放有形的物品,不宜用代金券来替代实物。购买者应当避免参与此类代金券的无效流通,选用实体商品更为稳妥。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囤积居奇的中间商,不能只贪图利润而忽视潜在的风险。至于利用代金券进行贿赂或收受的人,也不必以为这种手法很隐蔽。月饼券这类东西流转过程中有很多弊端,相关部门需要彻底禁止这类票券的刊行,同时对于其中出现的违规情形,必须依照法律进行严厉的惩办。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