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外出活动增多 厦门水果自摘园生意也逐渐回暖

日期: 2025-09-24 19:07:54|浏览: 2|编号: 14056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市民带着小朋友,穿梭在田埂间采摘草莓

春季感觉越来越明显了,很多城市居民开始到户外活动,去那些可以自己摘水果的园子玩。最近几天,记者去了好几处这种园子,发现随着季节变化,它们的生意也慢慢变得好起来了。

组合售卖水果和蔬菜,向邻近地区的农户分发鲜果,对新鲜水果进行深加工并加以保存,在水果丰产期,采摘园也在探寻多种经营方式,力求让果园创造更多收益。

【现场】

自己动手亲近自然自摘草莓受欢迎

昨天下午三点光景,于黄厝的东哥草莓园中,众多居民领着孩子,在田垄间忙着摘取草莓。

蓝小姐面带微笑,提议带孩子们体验春天的气息。她身旁,四岁的女儿恬恬拎着小篮子,正仔细看着草莓的生长情况。

记者注意到,一个小时内会有六位顾客来园子摘草莓。这个园子的管理者张永东表示,从三月开始,咨询能否摘草莓的电话就很多。最近,到园子里体验摘草莓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最近两个周末,客流量是工作日的两倍还多。

这些天里,记者去了不少地方看水果采摘园,发现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眼下正是草莓大量结果的时期,采摘园里的草莓特别抢手。来买水果的人,多半是带着孩子的父母,或者是朋友一块儿来,也有情侣两个人一起,这么一来,自己动手摘水果的园子生意慢慢又好了起来。

采访对象中的多数人坦言,先前大多留在室内,如今趁着春日暖阳外出赏景,加之水果采摘园普遍设置在露天,能够体验亲手劳作的乐趣,感受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氛围。

【策略】

混搭销售果蔬加工延长水果保质期

水果自摘园通常让顾客自己摘果子并称重付款,春节前后一个月是销售高峰期。今年因为疫情突然爆发,人们都待在家里,水果自摘园的老板们也陷入困境,部分水果难以保存,比如草莓没及时摘下会坏掉;而面积不超过十亩的园子,种植的水果数量不多,也不适合批量售卖。

经营者在寻求提升果园采摘收益方面,探索了多种策略,比如改变定价方式,组合售卖不同品种,并将产品提供给邻近地区的农业生产者。

据记者了解,各家草莓自摘园的草莓售价均为每斤20元至25元,较前几年的价格均出现了下降,目的是为了招揽顾客。

分销是一种创新模式。公司原先设有线上店铺,却因定价策略和品牌影响力不足,经营状况不理想,此次尝试分销手段寻求突破。荣杰园台岛水果观光园的负责人宋志平透露,在疫情管控阶段,他将自家培育的番石榴、红枣、山竹等农产品委托给邻近的种植户代销,这些农户再借助社交平台将水果转售出去。

老顾客通过互联网进行预约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草莓园负责人陈园园谈到,自今年二月上旬起,她便借助微信等途径发布优惠资讯。她会联系老顾客,征询他们是否打算购买草莓,并且承诺可以帮忙进行采摘,同时开车将草莓送到居民楼入口处

小蔡草莓园还与邻近的农家联手,搭配售卖瓜果蔬菜。邻家的番茄、长豆、青菜等作物,能够和草莓合并购买,许多买家认为这样很便利。陈园园表示。

天马山草莓自摘园负责人黄先生表示,他会把已经成熟好的草莓采摘下来,制作成农产品,这样做是为了让这些水果能够保存更长时间。

近期,由于民众纷纷走出家门,前往郊外游玩或从事各类户外运动,这些提供自行采摘水果的园地客流量持续攀升,园主们对今年经营状况和预期收益依然抱有积极预期。(文/厦门日报 记者 黄琬钧图/记者 张江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