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饼食(多味斋)

日期: 2025-09-29 00:07:39|浏览: 4|编号: 14357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大湾饼食(多味斋)

粮食之中有糕点,如同荤腥之中有肉干。糕点构成了孩子们甜蜜的童年记忆之一。回想幼年时前往外祖母家,外祖母总会像变魔术般拿出几片点心给我享用,那都是她一直珍藏却舍不得独自享用的。

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式各样的糕点非常丰富。像杏仁饼、盲公饼、鸡仔饼以及西樵大饼,都是相当出名的几种。

我对杏仁始终怀有非同寻常的喜爱。五岁那年起,我就常去镇上帮父亲买东西。那段时间,我特别期待,因为跑腿后能拿到一毛钱。这毛钱,我必定用它来买杏仁饼,一片片细细品尝,一路走到家,正好吃完,嘴里还留着满溢的甘甜滋味。

中山是杏仁饼的发源地。这种饼的名字来源于它的外形,像杏仁一样。烘烤后的杏仁饼呈现金黄色夹杂着绿色,味道香甜宜人。相传,制作时不能把饼压得太紧实,否则香味和口感会差一些。最初,杏仁饼里面并没有杏仁肉,后来慢慢传播到澳门等地,经过改进,加入了大块的杏仁肉,这种改良版的饼被称为“杏仁肉心杏仁饼”。

佛山的盲公饼,传说是清朝嘉庆年间发明的。吃上一口,香甜酥脆,满口都是花生和芝麻的浓郁味道。我第一次尝试就非常喜欢。吃多了之后,开始好奇,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后来慢慢了解了它的故事。据说当时佛山教善坊有个盲人开了家算命馆,来的人经常带着孩子,孩子们吵吵闹闹。这个盲人的儿子很机灵,就把锅巴碾成细末,掺入油、糖、花生、芝麻等原料,借助柴火把它烤成圆饼,以此招揽小朋友。来买饼的人随口叫它“盲公饼”,这个名字叫得多了,店家便顺势挂出了“盲公饼”的幌子。

在大湾区,众多酒家在端上主菜之前,担心食客饥饿难耐,常常先呈上一份开胃点心,帮助填饱肚子。这些点心当中,鸡仔饼最为普遍。制作鸡仔饼需要十多种原料,糖的分量达到整体的三分之一,再调和少许食盐、白胡椒粉以及五香粉,还混合了冰肉和榄仁,让饼体变得酥脆,味道既有甜头又带咸味。

西樵大饼在众多知名饼式中,个头最为突出,外观显得敦厚,透着传统韵味。佛山西樵官山圩的天园饼家制作的最具代表性。它的饼皮呈淡黄色,质感平滑,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洁白粉末,类似柿饼上的糖衣,十分吸引人。西樵大饼的形状像满月,象征吉祥如意,当地人在结婚、生日等重要场合,常以此作为馈赠佳品。

我最钟爱的饼是喜饼。每当亲友家中有女儿出嫁,就会收到请柬和喜饼。我总是急不可耐地先吃为敬,一方面是为了沾染喜庆氛围,另一方面喜饼确实香酥松软,味道绝佳。其中最让人回味的是那块橘红色的鸭蛋黄,一旦尝到口中,其香气久久不消。

深圳还有一道传统点心叫云片糕,这种食物颜色洁白,形状薄如纸片,是长条状的。我特别喜欢云片糕这个名字,因为它让人联想到层层叠叠的云彩。按照老方法制作的云片糕,是用咸淡水交界处的糯米加工而成的,制作过程相当讲究。它的表面非常白皙,薄得像书页一样,手握时能感觉到它既柔软又有些粘性,可以一片片地撕下来而不断裂。另外,还有玫瑰云片糕,这种点心带有淡淡的玫瑰花香气。那个年代,海外游子刚抵达车站就选购深圳云片糕,从那小小的糕点中品味浓浓的故土情怀。

此外,顺德大良有一种点心,样子非常漂亮,像金色的蝴蝶。当地把蝴蝶叫做“崩砂”,所以这种点心也得名于此。崩砂吃起来又甜又香,口感酥脆,饼里面还放了南乳,那种浓郁的香味能在嘴里持续很久。

中山小榄地区制作荼薇蛋卷。荼薇也叫做荼蘼,在广东很常见。荼薇蛋卷是用鸡蛋液干燥做皮,里面混合荼薇花、椰蓉、白砂糖做馅,通过特殊方法制作而成。这种蛋卷有椰子和鸡蛋的明显味道,同时带有强烈的荼薇香气,吃起来非常酥脆。

澳门的钜记饼家声名远扬。店内供应的点心琳琅满目,其中紫菜肉松蛋卷最为叫绝。蛋卷外层包裹着紫菜,那薄如蝉翼的紫菜简直是点睛之笔,既为蛋卷带来了几分爽口的酥脆,又和肉松形成了内外呼应,搭配得十分完美。

(人民日报)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