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上,申通快递公开发布声明,计划成立一家名为新浪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暂定名,后文简称“新浪人寿”),公司初始资金为15亿元。申通快递用1.8亿元投资,得到公司12%的股份,成为第四位的大股东。
其实早在2017年10月,申通快递就与圆通快递、中通快递、韵达快递等快递公司一起,共同设立了中邦物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注册资金总额达到了10亿元。
时隔一年后,申通又开始快递之外新领域的探索,意欲何为?
新浪人寿的股权分布情况表明,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是主要股东,前者出资4.5亿元,占股30%,后者出资3亿元,占股20%。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新浪微博的实际运营主体。
申通公司通过公告说明,要促进产业与资金的双重作用,设立快递、海外、钱庄、信息及供应链等经营单元,确立以快递为主,新兴业务为辅的多样化经营方针,此外增加新的增长点,最后达成以快递为根基的全球性综合物流集团公司的愿景。
2019年上半年度,申通处理包裹数达30.12亿件,较上年同期增长47.25%。最新披露的8月运营简报显示,申通业绩尤为突出,其增长速度位居行业首位,实现快递业务量同比增幅55.57%,同时促使快递服务营收同比增长34.89%。与阿里巴巴合作后,双方协作日益密切,合作成果逐步显现。
为什么扎堆卖保险?
一直以来,快递与保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六月十七日,顺丰揭示将与中国太平洋保险在货物配送、服务站点、风险保障、资金运作、职员关怀等领域展开协作,圆通于去年八月已隐秘地取得了保险中介机构星达保险的所有权。
通达早先与中邦保险合作创办公司,进入物流保险领域,涵盖人生意外险、重大疾病险、信用险、飞航及车险、快件迟延险等,意图规范快递业保险事务,提升快递员人身安全,改善快递服务水准。
快递行业领先企业为何纷纷拓展保险领域,一方面是为了抢占物流风险保障这一内部业务,另一方面则着眼于整个中国保险市场的广阔前景。
统计资料表明,2018年保险行业取得3.8万亿元的保费总额,其整体资产规模达到18万亿元;中国保险市场的体量逐步超越了德国、法国和英国,2016年更是在超过日本之后,位列全球第二。
申通快递谈到发起成立新浪人寿,称随着经济进步,保险作为第三产业关键服务领域,在社会生活中作用日益凸显,保险的覆盖面持续扩大,中国保险市场前景广阔。保险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既能保障企业生产运营,也能利用其金融功能,为经济和企业发展注入保险资金。
如果新浪人寿和中邦保险这两家公司获得批准开始组建,那么申通快递就会同时拥有财险和寿险两种业务许可。
快递业资深人士赵小敏向《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人员透露,保险与物流领域关联紧密,双方不仅有数据信息互通,还存在业务上的相互配合,如今许多快递企业已开始涉足金融行业。不过,快递公司若想进入保险领域,在当前国家金融许可的管控背景下,通过投资合作或寻求其他途径进入将是较为理想的路径。
申通的二次创业
申通快递是通达系里成立时间最久的快递企业,2013至2014年期间,其占据的市场比例在业内位居首位。但从2015年开始,其市场占比持续减少,曾经的老牌企业申通进入了发展缓慢的阶段。不过自2018年7月之后,申通逐渐摆脱了困境,特别是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之后,在业务拓展速度上一直保持领先水平。
阿里巴巴对申通快递的投资促成双方技术的迅速整合。申通全面部署了智能管理系统,科技助力使每件包裹的支出显著降低。
在人员安排上,也选派了物流领域的资深人士,前申通快递高管陈向阳出任申通快递总经理,他曾任天天快递常务副总裁、江苏苏宁物流副总裁等职务。在申通快递的半年工作会议上,陈向阳公布了“振兴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使申通重振旗鼓,每日处理五千万件包裹,力争在行业排名中进入前三位置。
陈向阳也明确表态,今后将加大与阿里系商流平台的新业务场景融合,例如新零售模式、裹裹即时配送、城配联盟合作以及跨境电商等。
申通近几个月在海外业务上动作频频。今年8月,申通先后与马来西亚、新西兰及北欧邮政集团建立合作,目的是扩大全球加盟体系,并充实国际配送能力。
申通半年业绩表明,其国际业务服务范围现已遍及包括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日本、韩国在内的29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年底新增了4个地方。
现阶段国内每年过境快件大约有两亿件,占全国快递年总量的百分之三,从收益角度分析,在竞争异常白热化的背景下,海外业务营收出现下滑态势,现阶段跨境快递营收仅占全国快递总营收的百分之八。
各家快递公司都渴望在新增业务上占据优势,率先开拓这片新市场就能获得通往未来的关键资格,保险金融领域和国际业务方面,申通逐渐显现出更为宏大的抱负和更强的能力。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