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新品,为什么有这么大争议?

日期: 2025-09-30 05:07:29|浏览: 2|编号: 14443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今年麦当劳举办“88金粉节活动期间,麦当劳苹果派这一标志性产品特别重新上架销售。

麦当劳在中国推出的首个苹果派,已是苹果派第四次登陆这片市场。1993年,麦当劳推出了最初款式的苹果派。2014年,苹果派曾短暂重返中国市场。2020年,苹果派又出现过一天。今年,苹果派再次以限时形式回归。麦当劳门店中,苹果派虽然目前并非固定供应,却依然时常出现。

既然这样,苹果派为何不能在麦当劳持续供应?网络针对苹果派口味复出的讨论,可能已经解释了原因。

各种关于苹果派的评价不尽相同,不过最普遍的感受却如出一辙:肉桂的香气过于强烈。不少网友坦言难以适应苹果派中肉桂的味道。

图源:小红书@泽葵依井 @绝版小蛋糕(均已授权)

香芋派只含香芋成分,菠萝派仅含菠萝馅料,为何苹果派会添加让许多人难以接受的肉桂香料?

苹果派中的肉桂并不多

许多网友指出麦当劳苹果派的肉桂味道十分突出,甚至有人戏称“应该把苹果派称作肉桂派”,不过依照麦当劳公布的过敏原说明,一个苹果派里肉桂的用量其实低于2%。

麦当劳苹果派的过敏原信息

图源:麦当劳官网截图

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麦当劳苹果派中的肉桂味浓郁呢?

这与肉桂本身的性质有关。

我们日常见到的肉桂有两种:国产肉桂和岛国肉桂。国产肉桂源自我国南部及东南亚诸地,岛国肉桂源自斯里兰卡。岛国肉桂比国产肉桂的口感更甜美,干燥后可见其层层叠叠的薄皮,易于磨成细粉,气味芬芳且柔和;而国产肉桂质地更硬,味道也更为刺激,通常以大块形式售卖。

这种强烈的特殊气味源自肉桂中的肉桂醛成分,肉桂醛属于醛类物质,兼具甘甜感与辛辣香气,它对热量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即便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肉桂醛也可能部分散逸或损毁,从而造成这种气味变淡,然而在普通的烘焙过程中,并不足以彻底消除它的特殊气息。

当前制作苹果派所用的肉桂粉,通常不会特别区分是中国的肉桂还是锡兰的肉桂,只要它是被研磨成粉末状的肉桂即可。然而,不管是哪一种肉桂,它的味道都比其他香料更加辛辣,香气也更容易被人察觉。

为什么非得加肉桂

谈了诸多内容,仍有一个疑问尚未解答:苹果派中为何必须添加肉桂?

麦当劳苹果派是早在1963年就出现在菜单上的美国风味点心,除了把传统圆形外皮改成方形,其他方面大体保留了美国经典做法的原貌,加放肉桂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美国苹果派特色做法。

美国最早出版的烹饪书籍《美国烹饪》发行于1796年,其中就收录了苹果派的制作方法,并且当时的配方里已经加入了肉桂作为调味料。

18世纪美国苹果派配方里已含有肉桂成分,这个信息源自密歇根州立大学图书馆数字存储库,具体资料为1796年版本

时间慢慢推移,美式苹果派的做法却大致不变。

二零二一年,前白宫的厨师比尔公布的白宫食品制作方法里,新世纪的美式苹果派的做法和十八世纪的美式苹果派做法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三百年过去了,肉桂依然在制作苹果派的时候扮演着关键角色。

Bill在白宫展示制作苹果派的流程,糖面上撒了肉桂粉 | 图片来自:@

加肉桂是美式传统苹果派制作流程里的一个环节,从18世纪持续到21世纪都没有改变,麦当劳在苹果派里放肉桂,正是遵循了这种惯例。

除了沿袭美式传统,麦当劳苹果派加肉桂或还有健康方面的考虑。

苹果派这类甜品常被看作是导致血糖波动和体重增加,进而诱发糖尿病的因素,然而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血糖研究团队发现,麦当劳等连锁快餐店售卖的苹果派,实际效果却是让血糖水平降低。这项研究的负责人USDA首席科学家 博士进行了深入调查,经过分析得出,苹果派中能够使血糖下降的成分是肉桂,具体来说,是肉桂素发挥了降低血糖的作用。

肉桂素又是如何降低血糖的呢?

要明白这个议题,必须先了解糖尿病的来源。糖尿病分为两种:一种类型是身体天生缺少胰岛素造成,另一种类型是身体虽然有胰岛素,但细胞不能正常利用它形成。这好比钥匙(胰岛素)虽在,但锁(细胞上的受体)已经锈蚀,无法开启门(不能让糖进入细胞),导致糖堆积在血液里,造成血糖升高。

肉桂素具有类似润滑剂的作用,能够修复受损的锁,确保钥匙(胰岛素)顺畅开启,使糖分顺利进入细胞,进而使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

肉桂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 图源:参考资料6

国内,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展开过相关研究。该研究选取了66名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对比了服用肉桂提取物与不服用的效果,研究发现肉桂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况。

然而,尽管肉桂有助于苹果派变得更有益健康,带有浓烈肉桂香气的苹果派,依然吸引着众多食客的喜爱。

肉桂:“美国咖喱”

难以接受苹果派里的肉桂,可能是中西方对肉桂的使用差异所致。

肉桂原产地包含我国,肉桂的应用历史实际上更为悠久,肉桂甚至是中国人最早了解的香料种类之一。战国文献《山海经·南山经》与《吕氏春秋》均记载南方“招摇之山”(后世推断为广西桂林区域)出产味道甘美的“桂”,《楚辞·九歌》亦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等描述,展现了楚国贵族将肉桂融入米酒中祭献神明的情景。

我国历史悠久地应用肉桂,这种香料却很少成为料理的关键成分,多数时候被视为药材来利用。早在《本草纲目》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就记录了肉桂有助于提升阳气、促进肝脏健康的功效。时至今日,肉桂依然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中药材。

即使是端上餐桌,气味浓烈的肉桂也仅是中国人熬制汤水或制作酱料时添加的一种香料,并非通常直接食用。

西餐里,肉桂的运用程度显著增强,不再局限于中式料理的“煮水”提香,还常被研磨成粉末,融入各式食物的调制中,比如肉桂卷、肉桂苹果派、肉桂面包等。此外,它还出现在许多出人意料的地方,例如美国超市售卖的肉桂冰淇淋、肉桂婴儿辅食以及肉桂牙膏等奇特搭配。美国人大量使用肉桂,这种香料曾被称为“美国咖喱调味料”。

美式咖喱风味肉桂的多种运用方式 | 图片来源:小红书账号小火苗的美国生活 视频截取内容

很少有机会品尝到肉桂风味的中国人,对于含有肉桂成分的苹果派,感到不适应,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理解。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对派类食品的喜好,麦当劳针对一份相关资料做出回应,麦当劳强调,在中国市场销售的两种派类产品,也就是菠萝派和香芋派,都是针对中国顾客的口味特点而专门改良过的。

对于中国人而言,肉桂的香气十分突出,这确实是麦当劳苹果派的一个显著特色,也是很多人记忆中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琴南和希在2021年发布了一篇关于苹果派历史的科普文章,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苹果派的历史》,发布日期是5月13日,这一天是苹果派日,这篇文章发布在哔哩哔哩平台上

他出生于1798年,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的主要著作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在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文翰所著《中国味道》,探讨香料与调料的百科知识,于2022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经过改编后以白话和手绘彩图的形式呈现,成为典藏版本,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发行。

2021年的一项研究揭示,麦当劳苹果派里含有帮助调节血糖的物质,这种物质是肉桂。

Khan, A., , M., Khan, M. M. A., , K. N., & , R. A. (2003). 在一项研究中, 他们探讨了与类型2糖尿病相关的护理方法, 该研究发表在《护理杂志》第26卷第12期, 页码为3215至3218。

Lu, T., Sheng, H., Wu, J., 以及其他研究人员在2012年发表了论文,该研究调查了血液中的某种成分,在患有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体内,这种成分的含量,文章发表于期刊《中华医学杂志》第32卷第6期,页码从408到412。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