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杭”出状元 “青蓝”共匠心 浙江杭州市总工会开展2025年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

日期: 2025-09-30 21:09:34|浏览: 1|编号: 14492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工网讯 9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总工会举办“杭杭出状元·临听匠心”2025年劳模工匠入校活动,用年轻活力作背景,以执着专注作光源,把“三个精神”融入饱含热忱且有力的时代教育,分享劳动铸就辉煌、匠心辉映时代的杭州事迹。

杭州市总工会主办此次活动,临安区总工会负责具体执行。众多劳模工匠代表、职工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活动。主办方邀请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劳模工匠代表担任“辅导员”,他们分别讲授了“情在匠心”“技在匠心”“智在匠心”三门课程。这些课程通过分享劳模工匠在各自领域内创新创业的经历,形象地阐释了“三个精神”在当下的具体体现。

在关乎百姓生计的“匠心寄语”环节,两位先进生产者——杭州日报记者郑莉娜和杭州华旺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员工邱云进行了交流。“邱云,您好,您在制造前沿岗位工作了将近二十五年,有哪些心得体会可以传授给后辈员工呢?”“我始终认为,只要认真钻研技术,勤奋提升技能,定能开创幸福前途。从一名电焊工学徒成长为劳模工匠,邱云一直保持着对工作的热爱、深入研究和认真负责的态度,解决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和邱云与郑莉娜相似,杭州的劳模工匠们一直信守“选择一个职业就要热爱它,精通它,并做到极致”的原则,一支笔、一根线、一个零件、一次改进,都是长期积累的创新成果,更是各行各业匠心的展现。

在体现文旅融合与共同富裕的“技艺源自匠心”活动中,浙江省乡村匠人中的杰出代表、天目山区的工匠罗云妍,向众人讲述了她的创业历程。她离开故乡是为了寻求个人发展,重返故土是为了促进家乡进步。二零一七年,罗云妍选择回到家乡开创事业,她先是建立了一家特色旅馆,随后又组建了一支乡村刺绣团队,从而帮助周边民众实现了经济上的提升。她于天目匠心馆内设立的工作空间,不仅使众多村民得以在本地就业或开创事业,也促进了匠人理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播。在罗云妍等手艺人的引领下,乡亲们由原来的观察者转变为实践者,为乡村复兴出了一份力。

杭州是一座充满创新动力的城市,是传统手艺和现代科技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理想之地。在象征科技革新的“智在匠心”活动中,杭州的数字匠人张昕婵分享了她的职业转型经历,从教师岗位到生产一线的跨领域发展。“数字匠人是兼具传统匠人风范和数字时代开拓精神的新型人才。张昕婵带领团队在这条跨界之路上,逐步学会运用全新工具,攻破了多项技术难题,成功化解了从传统生产向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她的个人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数字工匠作为“技术翻译官”的职责,他们能够打破不同领域的隔阂,重新整合技术要素,推动一线创新从个人技能层面升级为行业规范标准。

活动现场,杭州劳模工匠宣讲员线上专题学习班宣告成立。该学习班系杭州市总工会与中国工人出版社共同构思,是“职工之家”APP“学习强会”模块中首度设立的针对劳模工匠宣讲员的专门培训项目。此举也是杭州在开拓“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创新举措过程中的关键一步。此外,第四届“天目工匠”也同步揭晓。

活动收尾时,国家级技能大师、杭州工匠叶金龙带着四位徒弟一同登台,对学子和年轻职工寄予期望: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坚守专注投入、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展现才华。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