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零五分,孩子第三次取走餐盘,煎蛋在碟中形同被弃,母亲的心脏骤然紧缩。
5分钟甩娃一碗面条,筷子还没放下,碗里就见底。
别怀疑,厨房小白也能驾驭。
配方拆成“三步走”:水烧开→丢面→撒料,孩子连汤都喝光。
榨菜肉沫面:榨菜提前用凉白开冲10秒,咸味减半。
肉沫抓淀粉+一点油封层,冻成小方块。
早上煎两个放进锅里,几十秒就松散开来可以食用,味道有咸有香但不至于太咸,特别适合用来对抗不想起床的状态。
番茄肉丝炝锅面:番茄划十字沸水滚15秒脱皮,切碎熬成糊。
肉丝里加一小撮木薯粉,口感滑到像游戏机手柄。
撒点西蓝花碎补色值,拍照发朋友圈直接C位。
香菇肉丝面:干香菇头晚冷水泡冰箱,早上切块直接炖。
汤里扔两片生姜提味,孩子打喷嚏都少了。
别嫌费火,用电炖锅预约,醒来直接端锅——比闹钟还准点。
丝瓜虾仁汤面:虾仁背部开个口去除肠线,然后迅速冷冻成块状,丝瓜削掉外皮后切成大块。
它们一起放进锅中,丝瓜开始渗出水分,虾块逐渐解冻,锅里的汤变得十分清透,如同纯净的泉水,连平时不喜欢吃肉的孩子们也赞叹道味道极其鲜美。
番茄牛肉面:牛肋条经过长时间烹煮后分装并冷冻保存,清晨将整包连同汤汁一起放入锅中,放入番茄碎块稍微翻炒即可成为有效的营养补充品。
切几粒胡萝卜丁,颜色混在红汤里,挑剔党也挑不出来。
清汤面条,水沸腾时放入面条,碗内预先加入葱花增香,再滴加五滴芝麻香油,以及一克盐调味。
面捞上来拌一圈,清汤寡水却意外暖胃,吃积食那天就靠它续命。
省时外挂清单
周末将肉末、牛肉、虾仁统一备好,每餐所需分量用保鲜膜分装压平,取用时可像拉抽屉一样,从袋中抽出一小份即可。
冷冻的玉米粒和胡萝卜丁在超市可以直接买到,把它们加入面汤中,就能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
电热水壶用来煮面,电炖锅用来煨汤,它们在厨房台面上的占地面积,不超过两把牙刷并排摆放的宽度。
避坑提示
盐别手抖,成人标准减半,孩子的肾还没升级2.0版本。
番茄选自然熟透,生番茄酸得跟初恋一样,娃咬一口就翻车。
对海鲜有不良反应的,可以用豆腐来替换虾仁,需要把豆腐在盐水中浸泡十分钟,这样既能去除豆类的味道,又能防止豆腐碎裂。
餐桌小动作
让孩子自己撒葱花,仪式感值+50%,吃掉半碗没难度。
有时将面条盘成环状图案,数字概念强的孩子会以筷子代笔,边进食边念“一、二、三……”
别在早饭时间念作业,氛围组垮掉,再香的汤也救不了胃口。
新学期打卡第一天?
选番茄牛肉面,红彤彤喜气,吃完孩子跑出地铁的速度堪比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