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过猕猴桃的人都知道:从商店带回家的那一盒非常坚硬,可以用来砸核桃,牙齿咬不动,放在柜子里三天就忘记了,再次想起时已经皱巴巴地长出了白色斑点。
渴望立刻品尝,一旦失去便感到难过,这根本不是购买水果,而是购买对时间流逝的担忧。
去除绒毛后,需浸入盐溶液半分钟,随后用手轻轻搓揉,即可见毛发与虫子蛋一同漂起,景象虽令人作呕,却仍觉不洁难以安心。
不要浸泡时间过长,表皮一变软就失去风味,泡好之后立刻擦到半干状态,不要再接触水分,否则会加速成熟并且容易腐烂。
家里刚好有新开封的十斤装大米?
顺手把猕猴桃埋进去,别堆叠,埋到看不见为妙。
米桶盖子一合,白天室温25度最为适宜,夜间18度也无碍。每隔48小时就得取出一次,用指尖轻轻按压能感受到明显的弹性。将其剖开,舀取一勺,甜美的汁液顺着刀刃缓缓流下,比苹果和香蕉同时放在袋子里要早熟半天。
懒人最爱这招,米顺带也吸了果香,煮饭都带点回甘。
尝试些出其不意,倒二锅头滴在纸巾上,湿透八成即可,将水果装入袋中,排出袋内空气。
隔天打开就是微醺版猕猴桃,酒味只在皮里,果肉还是清甜。
轻度酒精敏感的果实也可以出现醉意,应该避免使用香气浓郁的烈酒,挑选香气清雅的酒,否则会有一股陈年老窖的气息直冲鼻腔。
牙签戳孔是最虎的办法,孔别太深,戳完赶紧装袋。
戳孔像给果子打“促红素”,放公司抽屉,第二天午休就能开吃。
只是戳了的得当天解决,不然伤口氧化,一圈发苦,颜值粉转黑。
十分匆忙,先将三枚青色心果置入蒸屉,等水沸腾后开始计时九十秒,取出后立即浸入冷水,装入袋子并密封好——这样到了晚上就可以取出果核了。
试过蒸120秒,直接变果酱,别问怎么知道的。
老人的牙齿功能较弱,这种做法的食物质地柔软,容易吞咽,但是其维生素C的含量会减少三分之一,如果觉得这个缺点难以接受,那么可以选择不使用红富士苹果和同袋储存的方法。
苹果和香蕉能够相互配合并非虚言,水果领域中堪称交际高手,它们会大量释放乙烯气体。
一个苹果搭配三只猕猴桃,纸袋的开口处放在卧室床边,等到第二天早晨,水果表面都能摸出指印来。
绿色品种成熟速度较快,黄色果实需要多等待一个夜晚,不宜过量,袋子装得太满会变成闷热空间,果肉过熟就会失去酸味。
熟了的果子立马进冰箱四度冷藏,能多撑三天。
别学人塞冷冻——解冻一滩泥,做奶昔都嫌酸。
切开没吃完?
滴两滴柠檬汁盖保鲜膜,下午依旧翠绿不发褐。
部分人忧虑催熟过程存在虚假成分,实际上乙烯气体原本就是猕猴桃自身生成的,它仅是起到了加速成熟的作用。
催熟的维C还会小涨5%,怕啥。
唯一谨记:果子软了就停手,再捂下去就真成发酵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