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红面包店深夜大量丢弃面包!市监局突击检查,店家回应

日期: 2025-10-05 19:06:54|浏览: 3|编号: 14844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最近,一段涉及上海某知名面包店在夜间歇业后,被指控大量丢弃已制作完成的面包的视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部分顾客认为这种行为是对食物资源的浪费。

9月16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前往相关店铺进行了调查,店长潘女士确认事件发生在9月13日,她称这是由于门店对销售量的预估出现了偏差,导致面包被浪费了。店长表示,按照公司要求,面包不能在次日继续售卖,目前也没有规定可以在夜间降价处理,通常情况下就直接进行报废操作。

贝壳财经的记者正在店铺里进行采访活动,与此同时,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虹桥所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店铺进行现场检查工作。

九月份十六日当天下午,上海市闵行区的市场监督管理人员来到相关店铺,对面包销毁环节进行了实地查看,这一情况被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用相机记录了下来。

未售面包直接扔?执法检查发现销毁记录存缺失

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虹桥所的工作人员检查了店铺生产、销售、销毁等各阶段记录,以及营业执照、食品卫生许可证。接着,工作人员核对了面包销毁影像资料和记录是否相符。检查期间,工作人员发现,店铺负责人提交的每日面包销毁影像并不完整,仅有部分片段。工作人员要求提供全部影像,店铺负责人称没有拍摄。执法部门强调,产品处理需完整备案,目前难以全面掌握所有面包被毁的每一个环节。

9月16日,当天下午,市监局的工作人员前往面包销毁垃圾处理中心,那里是进行相关检查的地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进行了拍摄。

另外,执法工作人员前往店铺,对处理废弃面包的场所进行确认,同时当场记录谈话内容。店铺负责人向执法人员说明,店内面包都是即时制作,每天晚上九点三十分结束营业,没有卖出的面包全部当作垃圾处理掉。

九月份十六日当天下午,相关店铺的负责人向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展示了被处理掉的面包影像资料供其查验,北京新京报贝壳财经的记者俞金旻进行了拍摄记录。

贝壳财经记者在现场观察到,店长向执法人员提交的9月13日销毁清单显示,该店面包报废数量很大,其中“蓝莓”的蛋挞报废118个,“脏脏包”报废96个,“熊治大奶酥”报废32个。

贝壳财经记者观察到,该店面包的售价从10元到40元不等,部分电商平台上还推出了9.9元的面包优惠券,店内客流量很大,记者在店内采访的一个小时内,大约有近百名顾客前来购买,他们多数是使用电商平台上的团购券进行兑换的

9月16日当天下午,市监管局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询问时的记录工作,这一情况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通过相机镜头记录下来。

该店毁掉许多面包一事,记者也访问了若干顾客。顾客姓赵的称“相当恼火”,觉得店家这样做过于奢侈,应当把面包提供给需要的人,总比直接丢弃强,这是糟蹋粮食的做法。市民姓王的说,“卖不出去就报废”总胜过隔夜再售卖,但仍然有些难过,盼望还是能妥善处置,哪怕分给职员吃也好。

相关人员呈现的9月13日面包处理记录,系事发当天该店负责人所留,图片由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俞金旻提供。

门店回应“高报损”:暴雨致销量骤降,承诺加强管理控制损耗

根据天眼查披露的数据,这家面包品牌运营公司成立于二零二零年,其主营业务属于商务服务领域。该公司的注册资金总额为五十万元整。

9月16日16点左右,该企业一名自称后台职员的叶女士致电贝壳财经说明,公司已经清楚这个情况,并且已经对店铺员工进行了训诫。她向媒体说明,9月13日因为上海遭遇强降雨,造成销售额减少,通常情况下面包店损耗率在3%到5%之间,接下来公司会强化管理,保证类似事件不再出现。

面包售卖领域中,淘汰废弃是惯常的做法。有业内人士讲,面包的保鲜时间不长,顾客又特别看重口感新鲜,所以面包铺子大多依据每天的销售预估来烤制面包。不过,受气候状况、节日时光、打折活动等众多因素左右,销售预估很难完全精确,这就造成有些面包当天卖不出去,接下来就得报废处理。通常情况下,面包店的损耗程度大约为百分之三,确切的百分比要视店铺的面积大小、所在位置、营销手段等条件而定。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俞金旻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