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蛋糕店”跨城接单赚差价,平台岂能不作为?

日期: 2025-10-11 08:11:34|浏览: 3|编号: 151929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影子蛋糕店”的盈利方式存在两个疑点。首先,蛋糕属于本地服务类型,由于要求即时送达,因此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然而,为何用户查询时,距离数千公里之外的店铺也能出现在可下单的搜索结果中?外卖平台的搜索推荐系统,实际运作方式是怎样的?那些来自外地的商家,常常编造身份证明,挪用正规店铺的地址和营业执照等文件,在送餐应用上承接不同城市的订单。平台方是否执行了严谨的审查程序?

消息传出后,相关外卖平台,包括美团和饿了么,迅速作出回应,声称将立刻启动全面检查,强化管理,清除那些有违规行为的商家。

服务响应迅速,承认错误并改正,这个方面值得赞扬。不过必须强调,外卖平台“转单”的问题,早已多次发生。例如,2018年就有新闻报道,部分外地商家承接其他城市的订单,再转交给本地商家进行制作和配送,借助消费者对信息的不了解来牟取利益。当时,外卖平台已经公开声明,不允许进行跨城市接单的行为。过了两三年,“影子蛋糕店”之类的转单情况还是能看到,让人不得不想,平台在管商家和日常管理上,是不是没尽到该尽的责任。说到底,在平台上超出范围到别处接单,用技术手段找出它们,并不算难事。

“影子蛋糕店”的定价方式,明显损害了顾客的知情权利。这类蛋糕店的订单接收者与产品制作方并非同一主体;外卖应用上呈现的商品照片,和顾客实际收到的物品之间,或许有明显的质量出入。顾客在不知情状况下支付了不必要的费用,甚至无法判断商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范。消费者权利常被损害,转包、委托生产更易引发食品不安全风险,这种状况显然不能仅由购买者小心留意解决。通过外卖应用下单,主要追求的是方便,倘若购买者仍需仔细分辨商家的具体位置以及经营许可是否合法,未免过于辛苦。

这个平台肩负着主要的运营责任,必须采取更严厉的管控措施,完全切断跨区域接单、代办加工的外卖交易模式,保证平台上的商家在规定区域内合法运营,给消费者一个公开的消费空间。一旦消费者遭遇损失,媒体开始报道,平台才慢悠悠地进行整顿,这就是他们的失职。而且,那些进行跨区域接单的商家,常常是借用其他真实商家的店铺地址,或者编造假的经营许可。那么,根据这个线索,相关机构需要追查伪造的资质和证件究竟源自何处,还要探究“幽灵店铺”背后是否存在制造售卖假证明的隐蔽产业体系。“原物弯曲则影子就扭曲,原物笔直则影子就端正。”这关系到购买者的利益,平台不能出现这种基础性的失误,商家的意图也不应偏离正轨。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