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块的寿桃蛋糕,说没就没了。
上海老家老爷子八十岁大寿,家里人提前七天忙得团团转,预订的三层大寿桃,到了那天却空手而归。
新员工把那张手写小票当成废纸扔了,后厨压根没开工。
老先生端坐在轮椅之中,掌心依然紧握着给旧友准备的邀请函,该场景堪称尴尬至极。
网友炸锅:赔2064?钱能买来面子吗?
——这不是第一次。
查了下,这家店去年就被投诉过两回,全是“单子飞了”。
手写留言配合高流动性,新员工培训仅余4个半小时,尚未掌握打发奶油技巧,反先学会承担过错。
中国烘焙协会公布信息,2023年有关“订单遗失”的指控激增至百分之十七,这个比率在两年内增长了一倍。
数字化的宣传非常火热,但是85%的店铺仅仅是将“手写”转变成了“手拍”,然后上传到微信群里,问题依然存在。
——也不是最后一家。
美团最近推出了“蛋糕保障”,只需支付1元,即可获得双重保障服务,若平台出现订单遗漏情况,将在2小时内为您重新安排配送。
听起来香,可条款小字写着:仅限平台订单,线下门店不管。
老爷子女儿就是微信私聊订的,完美错过。
最骚的是企业反应速度。
网络焦点停留在第八位置时,公司总部才不紧不慢地公布表态:计划投入两千万,预定三个月内实现全国范围的数字化升级。
早干嘛去了?
清华园里见闻:多数公司必须等待舆情发酵两天,才着手处理,整个事件完全依赖网络舆论维持。
消保委直接放话:要把“情感价值”写进地方立法。
翻译成人话——以后赔的不是蛋糕钱,是“面子折旧费”。
92%网友举手赞成:精神损失不能再靠店长鞠躬解决。
——普通人怎么躲坑?
关键时刻需在事前两天再度核实,语音与即时通讯同步进行,记录信息虽繁琐但必要。
优先挑选具备“订单查询”功能的小程序应用,物流动态即时更新,其速度甚至超过男友回复信息的频率。
万一真的发生意外,先不要争执,把付款凭证、对话记录、现场影像资料一并整理好,然后立刻发送给店铺负责人,这样做能节省大量时间。
听说涉事门店新设“银发专线”,60岁以上订单店长亲自盯。
听起来像亡羊补牢,但也算把“对不起”三个字落在了行动上。
终究,人们真正期盼的并非巨额补偿,而是希望老人能在众多后代面前,得以安享晚年,不必承受丧亲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