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饼疯狂出货中,杭州“饼二代”的糕饼人生:传统不丢,新路开拓

日期: 2025-10-14 01:10:27|浏览: 2|编号: 153880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施雯 通讯员 周洌虔

老爸在茶室会客,老妈在厨房摘菜,李婷正忙着教孩子做糕饼。

在枇杷成熟变黄的立夏期间,杭州临平的街道上,立夏饼这种当地应季的点心随处可见,是人们必定要品尝的美食。

糕饼厂五一长假生产忙 受访者供图

这五枚小饼装在一筒里的立夏饼,由塘栖法根食品厂已经生产了二十余年,他们至今仍然固守着每筒仅售三元的旧定价。

二零一六年,李婷从父亲李法根那儿接过了食品厂的经营管理权,正式出任总经理一职,由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饼家第二代”。

3块钱小饼吃出满满家乡味

每回品尝法根点心,那股咸甜香脆的口感中,总能让记忆回到故乡的滋味。这家位于杭州临平塘栖的法根食品厂,二十三载前原本只是个家庭式糕点铺子,慢慢发展成如今规模。

立夏时节的饼,因应节气制作,个头比工厂所有饼都小,吃一个十分小巧,全部手工制作,更加费时。

每年,厂里火力全开只生产一个月时间。

3元一筒的小饼,20多年不涨价 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饼这么小呢?

在往昔杭州临平大运河边,每当立夏时节来临,家中的长辈总要领着晚辈,前往外祖母家中借宿一晚。

这些小饼是外婆专门为外孙外孙女准备的,考虑到孩子们嘴部空间有限,立夏饼因此一直保持着小巧的尺寸。

饼个头不大,但内里饱含情意,立夏饼有三种经典风味,分别是百果五仁、红豆沙、椒盐黑麻,其中,椒盐最为人喜爱。

糕饼厂的立夏亲子体验活动 受访者供图

立夏是5月5日,厂里已经做了一个月立夏饼。

李婷认为,今年经营状况较去年有所提升,至于具体制作了多少个饼,由于她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还没来得及进行统计。

记得有一笔相当大的订单,主要来自老顾客。比如杭州半山区域,当地有立夏的特定传统,每年都会来购买,一次订购就能达到上万个筒。余杭闲林区域,立夏时人们也喜爱食用小饼,每次订购的量也有几千个筒。

前些日子,拱墅区举办音乐节,他们订购了成千上万的立夏饼,李婷对此感到不解,她心想,那些经常参加音乐节追求时尚的人,难道也会喜欢吃立夏饼吗

432路公交阿姨的口口相传

制作糕点的技巧,由爷爷传给了爸爸。在解放之前,李爷爷是良渚地区一位知名的糕点匠人。

1978年,计划在塘栖建立塘南食品厂,决定聘请李爷爷担任技术负责人。那一年,15岁的李爸爸也前往塘栖的工厂学习,逐步成长为一名学徒,最终被提拔为塘南食品厂的行政主管。

李婷和老爸(李法根) 受访者供图

2001年,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塘南食品厂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那一年,李婷的父母就在原先工厂的旁边,租赁了一处八十平方米的门面房,开办了属于自己的糕点铺子,前边经营,后边居住,开始了独立创业的生活。

老厂原先生产十多种糕点,其中比较有名的有云片糕,桔红糕,椒桃片,大麻饼,重麻酥糖等等。

李婷双亲其后研制出数十款新点心,在铺面即时加工即时售卖,诸如小桃酥、干菜饼、葱油饼、鞋底酥之类,均是杭州街坊搭乘公交专程赶来争相购买的抢手货。

当年李婷家创业的老店 受访者供图

杭州设有432路公交线,这条线路原先贯通老城区与塘栖镇。清晨6时许,部分女性乘客便搭乘此线前往塘栖,抵达李婷经营糕饼店铺门前排队购饼,队伍持续聚集至午后2时方才逐渐离开。

确实如此,她那个年纪才四十岁,如今已经七十出头了。居住在武林门的胡阿姨就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位,她对于这件事记忆犹新。

当时,李家糕饼能热卖杭城,就是靠热心食客的口口相传。

住在老城区的爱玉阿姨,一次偶然购买后觉得味道不错,回到自家小区便向邻里介绍,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杭州的阿姨们前来尝试。

那些妇女,花两三个钟头乘公交抵达塘栖,每次光顾都拎着许多东西,要装上十好几样点心带回家。

法根糕点和围炉煮茶 受访者供图

李妈妈认为,顾客来店购买商品非常劳累,因此单独准备了许多扎点糕点的宽带子,以便大伙儿背着时不会紧贴皮肤,感觉更轻松些。从食品铺到公共交通点,步行需要十五分钟,李婷的爹娘有时会骑单车帮大伙儿送到那里。

水上巴士开通后,阿姨们也会坐船来塘栖买糕饼。

李爸爸为了给码头那边阿姨们送糕饼,特意购置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每次装货时,爸爸都会把车厢塞得满满当当,里面装着大约两三千元的糕点。接着让李婷坐在车后部照看货物,然后驾车前往水南码头。

那时候,塘栖古镇的水北街尚未进行开发,如今水北的繁华程度已经超过了水南。李婷家的法根糕点铺子,是水北进行商业开发之后,率先搬进来的第一家商店。

塘栖水北街上的法根糕点 受访者供图

如何接住互联网“泼天的富贵”

法根糕点在网上最为畅销的,是每盒6筒装售价9.9元的小桃酥,在双十一期间促销时,9.9元的价格还能享受包邮服务。

最初,网络糕点售卖这门生意,全凭那位饼二代小姑娘独立开辟的。

2013年,李婷是宁波某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受同学从事网络服装销售的影响,她也开始在网上售卖自己制作的糕点。到了2016年,李婷家的天猫店铺也正式开张。这些年来,她一直从事线上销售业务,其中一年创下的最高销售额达到了800万元。

和国际友人介绍中式糕点 受访者供图

李婷这些年,在传统糕饼上,又研发了适合多种场合的宋韵茶点,比如商务会议,茶歇聚会等,供人享用。

2019年,李婷又开始在短视频平台销售自家糕饼。

我们家常客居多,我进行网络直播时,总邀请父母一同参与直播互动。有他们陪伴,便能与直播间里的熟客们谈天说地,交流日常,这样糕点类食品的销量通常也会更理想些。

李婷一家直播卖货 受访者供图

李家原先的工场持续运作了十年,不过后来由于房产被征用,他们转移到了塘栖村那栋两千平米的大厂房里,到了2022年,又搬进了他们自己建造的新厂房。

这个公园似的制造基地由李婷构思,三楼设有饼食陈列馆,日常时常举办家庭体验课程和文学交流聚会。

制作糕点的工艺,自动化水平不高,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目前,从业人员数量有所增加,已经招用了九十多位制点技师。

参加临平区助农直播活动 受访者供图

老李家经营糕饼行业长达二十余年,此次为投资建厂首次申请贷款。新任总经理的李婷,也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

近期,网络上出现了“无上的财富”这一说法,浙江的一位工厂继承人因此受到关注,毛巾品牌拥有者与茶叶爱好者借此成名之后,“蛋糕家族”的李婷也在探索,怎样通过制作有吸引力的短视频,来吸引更多顾客并提升声誉。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