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百味”的名称刚刚被替换为“赛百味儿”,北京地铁上的宣传标识就被人拍摄下来放到网络平台,附带的说明文字仅有简短的一句:现在彻底变成了巷子边上的老铺子了。
有人发笑,有人蹙额,发笑者觉得新增的儿化音显得亲切,蹙额者拿出手机,打开外卖应用,查到新推出的“京焰炙烤澳洲牛肉三明治”售价五十七元,比麦当劳最昂贵的款式贵了十二元,发笑者的表情顿时凝固了。
总部于2023年11月向全球投资者展示了一份演示文稿,该文档页脚标注为“中国二十年”。
如果按时间表来推算,一年期间需要开设两百多家,平均到每个月就是二十家,换算到每一天则要开设零点七家。
中国团队完成KPI后,首要行动不是寻找店面,而是决定更改品牌名称:在“赛百味”这个名称后加上“儿”字,使标志性的闭嘴造型转变为卷舌形态,以此迅速传递出具有北京特色的风格。
一旦更改名称,宣传资料便可采用毛笔字、红墙灰瓦、芝麻酱的元素,经费即刻获得批准。
冷冻面包上涂了芝麻酱,上传到社交平台,收获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说这跟早点铺卖三块钱的烧饼蘸酱没什么两样。
事实不会说谎,北京市内店铺销售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旦离开五环区域便停滞不前,而沪粤广三地连网络热词榜也未进入。
借鉴北京做法,将芝麻酱替换为桂林蒜蓉辣酱、成都豆瓣酱和武汉热干面酱,冷链车辆马上供不应求,原因是每种酱料都必须独立申报、分设仓库、限定保质期,算出成本明细后,财务人员当场扔掉了笔。
价格清单更为清晰:六寸基础款售价二十九元,搭配可乐的套餐为三十八元,对面的肯德基“老北京鸡肉卷”组合仅售十九点九元,并且附赠两根油条。
那牛肉饼从澳洲乘二十天轮船抵达天津港口,随后又搭乘三天卡车前往上海冷库,其成本价便达到了十八元,若以五十七元售出才能维持利润,麦当劳选用国产鸡排,成本只需七元,即便以二十四元售卖依然能够盈利。
不愿意降低售价,于是把描述说得更加离奇,例如来自澳洲的草食牛肉,经过低温水洗和冷烟熏制,菜单上详细列出了各项信息,仿佛是进口肉类的详细说明,老年顾客看完后只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价格昂贵。
北京能够容纳一百七十五家店铺,得益于最初在使馆区附近开设的那些店铺,外国人在用餐后常常将招牌带到办公地点,白领们中午会排起长队,高昂的租金也能够承受。
深圳总共才四十五家,商场招商负责人直言不讳:客流量不足,只肯提供一楼转角位置,月租高达十万,卖三明治的话,每天必须卖出150份才能负担得起,仔细盘算一番,便摇头离开。
名字添上“儿”也无济于事,房租依然要付,只能接着在北京拼,拼到每条路都有分店,外卖小哥都分不清哪个是本部。
总部针对中国区设定了明确限制:不允许售卖油条,不允许售卖粥,不允许售卖米饭,以免让“美式健康”的概念变得面目模糊。
这条红线一旦卡住,菜单上可选择的仅剩酱料,这就出现了“芝麻酱搭配冷冻牛肉”这种怪异搭配,顾客咬一口,酱和肉分明,两者之间隔着冰碴子般的味道。
麦当劳先前已将豆浆油条纳入早餐系列,肯德基也曾推出螺蛳粉汉堡,却仍旧固守“纯正美国风味”,在坚守中又把品牌更名为“赛百味儿”,仿佛西装革履的人偏要戴顶瓜皮帽,对着镜子都显得不自在。
投资人问中国区总裁:什么时候能盈利?
老板取出一幅图卷,将北京城郊区域全染成朱色,计划先在此处建立三百家分店,等分布密集了,开销便能减少。
投资人追问:价格降不降?
领导摆了摆手:世界本部不许可,仅能赠送积分、发放优惠券、提供纪念品,把五十七元包装成“会员专享原价”,年长者难以理解,年轻人立刻识破。
更名当天,北京朝阳门外某家老铺门前,展示着一条布幡,上面写着:经营三十载的招牌风味,品质提升不涨价。
有人路过时拍下照片,看见店铺里依旧是那块冷冻牛排,还是那台老式烤箱,只是收银机中新增了一段录音:欢迎来到赛百味儿。
老板私下对店员讲,更换横幅花费了三百元,公司不提供报销,需要卖出十份三明治才能弥补成本,如果今天销售额不足,晚上需要加班清点面包。
追求“美式健康”的声誉不褪色,同时希望增加经济收益,因此将品牌更名为“赛百味儿”,如同给外国汽车加上中文标识,以此向公众表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
消费者真正追求的是实惠,渴望食物新鲜,口感要流畅,更希望附赠一包酸菜。
无法提供榨菜,只能给予芝麻酱,并且数量有限制,年纪大的人吃完后擦擦嘴说:味道确实有了,但是钱却不够了。
结尾
改动一个字符就会使你多付三十元,下次踏入店铺时,你究竟是注重品质还是计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