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岁月在古建筑上留下过往的印记
苔藓上了青瓦,风雨残了屋墙
每个人心中
都有一种古镇情怀
城市里生活久了
心灵都会渴望回归宁静
那种古色古香的古镇村落
几乎成了每个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峨眉山脚下有一座千年古镇
——罗目古镇
一个大隐于市的被人遗忘的“角落”
罗目古镇别称青龙场,充满生活气息,却又不为尘世所扰,是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句“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然间望见南山”。
摄:@不换
这座古镇的历史可追溯至唐高祖武德元年,那些装饰着龙凤图案的陈年木制房屋,还有带有小天井的四合院落,以及雕刻精美的门框和镂空花窗,都在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久远岁月的沧桑。
摄:@遇花园
这个鲜为人知的古镇,鼎盛时期的繁荣程度,要远超前峨眉山的千年以上,街道上潺潺流淌的溪水,古朴的青瓦木屋,还有门前穿着蓝布衣裳忙碌劳作的老妇人,让人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梦境之中。
摄:@遇花园
顺河街、万埝路、半边街,这些街牌大多已经褪色严重,需要仔细辨认才能看清楚,偶尔还会看到一条长长的巷子,地上长满了厚厚的青苔,墙壁上也是藤蔓覆盖。
摄:@爆花儿饭饭
往里走别有景象,先是个小院落,接着是四方院落,院子里种着青菜,有几只小狗在玩耍,门上雕刻着花纹,窗户是木条格子的,旁边有个随意堆放杂物的房间,那边坐着一位牙齿掉得差不多的老太太,正专注地看着旧电视机。
摄:@蒋蒋蒋-JW
罗目古镇四处分布着各式老店铺,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保持着昔日的原貌。镇内现在依然保留着几间铁匠铺,这些手艺世代相传,为周边村民制作各类农具和日常用品。
摄:@蒋蒋蒋-JW
步入一家经过改造的店铺,里面透着青瓦的韵味,进去稍作停留,体会那份浓郁的书卷气息。这家店的空间不大,光线有些昏暗,但正是这种氛围,让人更不愿意离开。
摄:@刘爽
摄:@
疲惫时可以在此歇宿一宿,旅店大多为寻常住宅,却都是货真价实的旧宅邸。木制柜子、木制桌子、木制椅子、木制床铺,屋内所有器具都透着陈旧韵味······体验乡村日子,品味难得的安逸与恬静。
摄:@_芋头的哥哥
吃完饭,去镇上那些狭窄的街道走走,感觉相当舒服。不过心里总有点不安,生怕下一个拐弯处碰到什么诱人的食物,刚刚活动完的胃,转眼又会被塞满。
摄:@_芋头的哥哥
除了这座充满故事的小镇
在峨眉山周边
还藏着一些夏日阴凉地
龙池峡
龙池峡里面,灌木生长得十分茂盛,枝条繁多,叶子茂密,草地青翠,山峰高耸,悬崖陡峭。有四条沟壑,它们又长又窄,又深又暗,两座山夹着一条水,从不同位置观赏“一线天”,感受会完全不同。
深邃的峡谷、清新的微风、未受侵扰的自然环境,共同形成了壮丽的峡谷景色。曲折的溪流、水声潺潺,晶莹剔透的细流,为宁静的峡谷打造了一个自然的清凉天地。
摄:@乐山邓辉
此处另有一片洞穴系统,内部空间宽窄不一,高度时升时降,水流迂回曲折。钟乳石在洞内四处分布,形态各异,精妙绝伦,浑然天成,令人赞叹不已。
摄:@Dong草草
张沟
张沟是本地人最常去的戏水场所,成都居民了解的还比较少。在那里,人们可以泼水嬉戏、趟水玩耍、捕捉鱼儿,还能在水面上玩麻将。入夜之后,可以搭帐篷过夜,举办篝火聚会。
摄:@王微进v
如果你不愿意品尝烧烤,也完全没问题,这边备有乡村风味餐馆。各种家常菜肴、木炭烹制的鸡肉、石制磨制的豆花都供应齐全。
摄:@王微进v
张沟那个叫偏桥沟的所在,景色比景区里的一线天更为迷人,从这里向右攀登五小时便能走进洪椿坪景区。从张沟处数超过1700级的石阶往上攀登,三小时可以到达四季坪,那里是金顶和万佛顶附近仅有的平坦高山区域。
摄:@柏林岑
槽渔滩
槽渔滩地处洪雅青衣江上游地带,景区中生长着桫椤树,它们的枝叶倒映在碧绿江水之上,呈现出独特的江峡景致,这些桫椤树与江水相映成趣,景区内的古建筑多为清康熙年间及近代所建或修缮,它们都以康熙四年的建筑风格为蓝本,共同构成了一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筑群。
摄:@黄冬冬153
观看对岸风光,河水澄澈碧绿,河岸边众多古木连绵起伏,映入视线,群山之中云雾缭绕。
摄:@黄冬冬153
从“千塔佛国”处向左下方望去,可以看到青衣湖的两岸有高耸的山峰,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小三峡”。乘船游览“小三峡”,可以欣赏到河岸两边的美丽景色,随着水流自由漂流,心情变得格外舒畅。
摄:@徐詠裳
找个周末去
逛一逛那古老的街道
瞧一瞧街头巷尾一些快要消逝的手艺
尝一尝那地道的美食
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部分综合自:微峨眉、乐山旅游、峨眉同城会、成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