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人气旺盛的月饼票交易市场
楚天金报讯 文图 /本报记者刘大家
中秋佳节将至,江城各式月饼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汉口的“地下月饼票交易场所”也变得十分繁忙。
“纸月饼”市场火爆
纸质月饼别称月饼凭证,是售卖月饼的酒店、糕点铺等商家发售的月饼包装“领取凭证”,算是商家自设的“初始流通环节”。而黄牛们聚集的场所便是纸质月饼的“后续流通环节”。解放大道航空路区域聚集了多家高级酒店,它们均发售并管理月饼凭证。因此,该区域逐渐形成了一个季节性的月饼凭证交易场所。今年8月底以来,这个市场逐渐变得热闹起来,到了9月中旬,它的布局不再是往昔的”L”形,而是变成了今年的”X”形,沿着航空路立交向四处伸展。它的界限也从解放大道向西拓展至体育馆,向南延伸到利济路,向东扩展到新华路,向北抵达青年路。与往年相比,它的面积增加了大约200米,规模扩大了许多倍。那些票贩子的数量也较往年增加了一倍。家里有年过六十的祖辈,也有二十岁出头的晚辈,职业领域里既有久经沙场的专家,也不乏初出茅庐的学徒,参与人数较往年增加不少,从原先的六十余人猛增至一百五十余人以上,记者抵达现场时,一名票贩子主动递上名片,颇为自豪地说明,他们自从酒店开始发售月饼凭证起,便着手介入其中进行投机,成功获取了价格低廉的凭证。
地下市场价格结盟
九月份二十号那天,记者手里捏着两张月饼兑换券,在集市上闲逛。一个女摊主主动上前询问:"有月饼票卖吗?"记者把其中一张面额198元的票子拿出来晃了晃。对方说愿意用100块钱买,记者嫌价格谈不拢就转身走了。离她十步开外,记者又找到另一个票贩子,说要购买198元的那张月饼券。对方报出120元的价格,并表示若购买50盒以上,价格可降至110元。经调查,记者了解到实际进货价不超过100元,而销售价则不会低于110元。市场上,票贩子私下里会协商确定统一售价。
“纸月饼”比真月饼吃香
那些票贩子认为,印刷的月饼比真正的月饼更受欢迎。一位票贩子透露,月饼票最大的好处在于容易交易,可以轻易换成现金。很多人在中秋节需要给客户送礼,真月饼拿在手里既沉重,又显眼,会让收礼人觉得尴尬。相比之下,送月饼票不仅隐蔽又方便,就算收礼人不想吃也能换成钱。有消息人士向媒体表示,武汉市内具备自制月饼能力的酒店数量有限,大约只有三到五家,然而销售月饼的酒店数量却相当可观,高达数十家之多。除了少数几家知名的连锁酒店外,许多酒店主要经营代工月饼业务,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作带有自身品牌的月饼外盒,二是印制月饼兑换券。通常情况下,这些酒店会先印制月饼兑换券,再根据券的发行量来决定包装盒的印刷数量,并随后向专业的月饼生产商进行采购。部分酒店会直接联系团体进行推广,而一些知名度不高的酒店,则通过向中间商提供优惠价格来销售产品。汉口解放大道某酒店餐饮部门负责人表示,发行月饼凭证能够显著增加收益,也能有效减少经营风险。在制作月饼之前,会先发行凭证,再依据凭证的售卖状况分批制作。这样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提前完成销售。根据消息,江城多数酒店里的虚拟月饼通常在50天前发售,个别商家会在三个月的六月份就着手准备这类产品的营销。而实际月饼的制作,一般要等一个月,最晚也要半个月才会启动。这样一来,虚拟月饼和真实月饼的先后顺序、市场地位发生了变化,前者的关注度反而更高。
“纸月饼”助长送礼风
月饼票帮我们获利颇丰,我们持续推动其价值提升,真月饼食用后即消失,而月饼票却能不断获利,获利再获利……21日,一位中年女性喜笑颜开地想把月饼票卖给“黄牛”,同时她分享了一张标价268元的月饼票的奇闻:半月之前,她售出了一张有特殊标记的月饼票,没料到这张票后来又被人作为礼物送了回来那么,“纸月饼”流转的过程中,商家、购买者和“黄牛”真的都获利了吗?汉口一家民营科技公司的王女士谈到,这种月饼凭证让人既喜欢又讨厌。它使用起来很方便,而且可以借此来密切与顾客的联系。然而,这也给公司带来了额外的开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叶学平指出,月饼票的增多,源于用礼品联络感情的社会习惯,属于一种不正常的经济状况。他举例说明,在市场机制完善的西方国家,通常赠送贺卡表达心意。相比之下,中国月饼票的样式与贺卡相似,但月饼具有价格和商品特征,使得这种礼物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当前月饼券多数通过集体购买的方式流通,这增加了购买需求,导致虚拟月饼的状况越来越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