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吃了小月饼里的大利润?
本刊报道 (记者张翀) “月饼的售卖时间每年只有不到五十天,然而这种产品的收益却等同于咱们酒店三个月的整体盈利,再说在工作人员配置和活动开销方面,也远远小于餐饮部门。”一家年营收突破一亿元规模较大的酒店相关人士讲道。
小小月饼能带来如此大利润,难怪每到中秋,月饼市场硝烟四起。
赵女士在武汉一家规模较大的酒店担任文员职位,每逢中秋节前一个半月,酒店就会组织员工外出推广月饼产品,以此作为营销活动。根据既定规则,酒店以市场销售价格六折的优惠价向员工提供月饼,而员工则需按照八折的价格进行销售。
她向她说明,拿298元一盒的月饼来说,从购买材料到制成月饼,所需花费不超过30元。自从国家对月饼包装作出规定之后,所需花费有所减少,介于24元到30元之间。公司自己保留的利润大约是售价的百分之二十,也就是60元。剩下的钱款全都用于促销活动,通常以八折的价钱出售,销售人员能拿到销售额的百分之二十作为奖金。如果购买数量巨大,单次交易金额能达到万元级别,业务代表会主动减少自己的奖金比例,哪怕只降低百分之一两也行。业绩出色的职员,在月饼推广阶段能获得万元左右的报酬,若是声誉卓著的餐饮企业,所得收益会更为丰厚。
据记者了解,那家酒店公关经理在中秋节前一个多月,销售月饼的奖金就达到了十万多元,这个数额甚至超过了他的年度薪资。
月饼的热销也带动了月饼代金券的流行。在武汉市汉口航空路天桥周边,每年九月初,跟学校开学一样准时,一年一度的月饼代金券收买人群开始出现。不足半公里的路段上,有将近三十个收买月饼代金券的摊点。
有位专门收月饼券的人表示,当前这类券的变现价格比较可观,通常以五成优惠入手,宾馆售卖的券比面包房售卖的券优惠幅度小,宾馆的券通过集体购买或许能享得五成优惠,但到了他手上,收购价通常略低于面额的五成。
今年,不少大型超市开始经营月饼券业务了。九月初,武汉有家本土大型连锁超市就推出了月饼券的集体购买活动,主要贩卖各种月饼券,价位从180元到上千元都有,参与团购必须一次性买50盒以上月饼,才能拿到最低8.8折的优惠。
网上月饼券也很畅销。王先生是某知名公司市场部门的领导,每年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他都会收到许多月饼券,他会留下部分赠送给亲朋好友,其余的全部通过互联网出售。
网络购物兴起,票贩子处境艰难。干了四年月饼票生意的陈先生,敏锐察觉到今年买卖远不如往年顺畅。通常在这个时节,他手头积有二百至三张月饼票,日售几十张是常事,可最近几天,成交量锐减,仅售出十多张。
听说,黄牛以票面一半的价格转售,每张票能赚取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二十的利润。本地一家月饼生产商的负责人表示,分销商或代理商从生产商进货,通常按四折到四点五折拿货,就算打六折,代理商依然有利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