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门店突然关闭,面包新语已讲不出“新语”

日期: 2025-09-10 17:05:27|浏览: 3|编号: 129456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六月二十五日,面包新语四川借助公众号平台正式告知外界,依照企业整体布局的推进,会对旗下(面包新语)各分店实施翻新工程,鉴于此举可能给后续顾客带来诸多不便,管理层最终选择对储值卡持有人实施退款方案。

本以为是正常升级改造,没成想却是戛然而止。

根据美团平台信息,面包新语在成都共设有11家分店,目前全部暂停营业。据四川日报消息,部分已经关闭的分店已经设置了围挡准备搬迁,但仍有部分分店在抖音团购平台可以搜索到,并且保留了售价19.9元的菠萝包“特价套餐”购买入口,顾客依然可以通过网络支付,不过商品是否能够寄出尚不明确。

许多顾客表示:面包新语在停止营业前没有事先告知,使得储值卡无法使用,退款通知里公布的联系电话仅在工作日的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有人接,但即便在这个时段也常常打不通,而且通知上也没有清楚说明退款要怎么操作以及需要哪些文件,也没有指明具体负责的单位,而且在办理退款时还经常互相扯皮,让退款过程变得特别麻烦。

面包新语在成都的经营者是四川新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该企业简称四川新语。通过企查查平台查询得知,四川新语成立于2005年5月26日,初始资金为300万元。由于涉及借贷合同等方面的法律诉讼,四川新语在2022年3月及2024年12月期间,曾被禁止高消费行为,且法定代表人肖毅被同步限制。

这并不是面包新语第一次出现撤出整个城市的情况。

根据公开信息,在2016年、2017年、2020年以及2021年期间,郑州、南昌、济南、西安等多个城市先后都出现了关于企业大规模停业的传闻。

2021年,西安面包新语经营不善,又加上和上海新语面包食品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合同方面存在争议,因此在当年2月7日离开了西安市场。那时候,面包新语中国总部虽然在官方微博上发表了说明,并且承诺为消费者提供投诉渠道,不过还是有很多消费者反映手里的预付卡无法退款。

面包新语也真的老了。

面包新语源自新加坡,自2000年公司创建以来,凭借其主推的“肉松面包”等特色产品,赢得了新加坡本土年轻群体的喜爱,企业因此快速发展,其市场范围也紧接着在亚洲太平洋区域拓展。仅仅三年时间,面包新语集团的母公司——面包新语食品集团(简称“面包新语集团”)便成功在新加坡的证券市场挂牌交易,成为2003年唯一一家专注于面包业务的上市公司。

2003年12月,面包新语来到中国内地,其后陆续在三十多个主要城市建立了门店,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和南京等地区。这家品牌为刚开始发展中的中国烘焙行业引入了不少当时流行的创新产品。

它最初选用完全敞开的透明式厨房,店铺构造也着力体现世界性风格。为了显示物品的独特性,会结合当下的时事动态,融入不同地域的口头用语,为每个面包构思一个别出心裁的称号和说明,意图让面包具有表达力;并且它声称对原料实施严密管理,也因此招徕了许多顾客。

2014年达到顶点时,面包新语在国内开设了四百多家分店。

面包新语选择了一线城市直接管理、二三四线城市合作的方式运作,它的品牌权利以地级市为核心划分,这个区域内的所有店铺,都必须由合作方自行出资管理。据之前新闻报道,2017年面包新语在中国市场的合作店数量占比达到了四分之三以上。

然而合作店往往有利有弊,面包新语因为供应环节及经营运作的不足,慢慢失去了掌控。

2014年12月,上海长寿路面包新语店内有老鼠在啃面包;2015年8月,深圳海岸城面包新语店被媒体揭露存在旧油掺新油,冰块用自来水制作,售卖过期原料等问题;2017年3月,湖南面包新语分店被顾客举报售卖发霉面包;2020年,成都某幼儿园发生细菌感染,涉事面包新语蛋糕检测出沙门氏菌呈阳性。

近期多起食品卫生事件公开报道后,面包新语已不复当年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的面包店形象,其经营状况也显露颓势。

财务报告表明,2018年,面包新语集团的烘焙业务营收达到2.82亿新元,相较上一年度减少了5.1%;该业务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2250万新元,也出现了2.2%的下滑。烘焙业务在其整体经营收入中占比为44%。

该公司说明,烘焙板块收入下滑基本源于北京、上海、香港直营网点以及中国内地加盟店表现不佳,业绩贡献不大。截至2019年,面包物语集团甚至出现了520万新元净亏损的情况。

2020年6月,面包新语集团宣布从新加坡交易所退市。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