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元网课用他人作品宣传 老师被质疑后解散群聊删课程

日期: 2025-09-13 05:03:04|浏览: 6|编号: 131251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课程宣传内容和实际教学存在显著出入,宣传用的照片并非自行拍摄;承诺协助对接源头供应商,但产品价格反超其他渠道;保证提供开店实操教学,教授内容却都是基础常识;面对提出疑问的学生,讲师将其移出社群,解散学习团体,最终还终止了整个课程。

最近山东临沂的刘女士在某个网络学习网站上,先后支付了588元购买了两门烘焙相关的课程,这让她感到有些不愉快,因为她上完课后,越发觉得这笔花费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她起初以为这只是自己的看法,可一打听,居然超过两百名学生都抱有相同的体会。

据悉,这两门课程合计投入资金约35万元,其中第一门课程有370多名学员购买,目前已有205人主动提出权益维护请求,第二门课程有240多名学员购买,到9日晚上,提出权益维护的人数接近80人。

学员想要退还学费,不过授课的张老师表示:课程已经完成,效果好坏由你们自己承担,因此不能退款。

平台最终冻结了这位教师账户里的六万多元资金,打算将其平分给提出投诉的学员们,然而学员们对于这样的处置结果并不感到满足,他们强烈要求全额退款。

10年营销课:教的基本是基础知识

学员提出质疑 老师解散学习群

山东临沂的刘女士回到家乡开办了一家烘焙作坊,因为她刚开张,所以需要掌握一些目前流行的蛋糕样式,寻找可靠的原料提供方便成了首要任务。

她从一款制作糕点的应用里认识了烘焙导师“张老师爱做梦”,随后加了她微信,再看到张老师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的诱人糕点照片,还有教学推广的文字,她便有些心动了。

她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让她心动的是,宣传中提到的诸如“花费十万都难以习得的课程”“老师十年心血沉淀及直接对接源头供应商的优势”“每年至少节省五万以上”“月收入可达三万”等内容。

课程宣传、介绍

因此,她于8月18日先支付588元购置了《花十万元也买不来的经验与资源教程》,接着又花费588元购入了《独家研发3D彩绘糖霜饼干制作教程》。然而,两门课程结束后,她发觉并未学到期望的知识,认为其宣传承诺与实际课程材料存在显著偏差。

她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以首门营销课程为例,张老师声称588元买到的是她十余年的心得,宣传影片里该教师表示:“那些(提供素材)厂商并非你们在淘宝随便一搜就能碰上的,正规厂家从不活跃于淘宝平台,这样做是为了维护我们分销商的权益。”课程进行时,张老师提供给学员的所谓“直接供应商”信息,“全都是阿里巴巴上的店铺。”刘女士补充道,部分商品经过计算,其最终花费,甚至超过了她自己在淘宝上购买的价格。

张老师提供的厂家,产品价格比学员平时买的还贵

其次,在营销课程里,张老师对打算在网上开店的学员,说过会讲淘宝经营的方法。但刘女士透露,"她传授的内容,大多是入门级的技能。"比如教大家如何降低快递成本,她让大家去比较几家快递商,说数量大的时候会更划算;在教推广技巧时,她建议学员选一个受欢迎的时间点来发布商品……"请问哪个时段受欢迎?这应该说明白才对。"可她就一句带过。”

刘女士反问:“请问,这些基础知识,还需要老师教吗?”

因为营销课程里有人质疑讲师,9月24日晚上,张讲师说“如果大家觉得没效果,那就解散吧。”接着解散了超过300人的学习群组,并且关闭了平台上的课程内容,导致所有购买课程的学员无法继续学习,直到第二天有上百人向平台反映情况,平台才把课程重新发布上线。

张老师删除课程

一份营销课程总结由学员撰写,红星新闻记者发现其中内容如下:课程总时长为453分钟,其中50分钟用于介绍阿里巴巴商家案例,113分钟为学员自由提问环节,93分钟用于厨师机推广教学,该部分时长占课程总时间的21%,剩余193分钟为实际授课时间,减去大约半小时的课堂闲谈,学员实际学习时长为133分钟。

教学实物与图片相差大

原来是拍摄的他人作品

为何第一节课都“出问题”了,刘女士还买了第二节课?

刘女士提及,在购入营销课程后,由于直播教学视频能够无限次观看,她并未立刻开始学习。大约在九月份的十几天,她再次注意到老师在社交平台推广的《独家首创3D彩绘糖霜饼干装饰课》,对其宣传中展示的精美糖霜饼干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于九月十五日,她再次购买了第二门课程。然而,在学习了糖霜课程的几次课后,她感到困惑,“宣传图片中的作品和老师实际制作的产品之间,怎么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刘女士重新翻阅前一门营销课同学们的评论后得知,提出疑问的不只是她自己。

宣传图与教学成品图对比

刘女士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南京一家甜品店的主理人发帖批评张老师,指责其盗用图片进行宣传,这才明白,张老师用于推广糖霜饼干课程的那些照片,其实是刘女士当年去南京进修时,拍摄的老师创作的那幅作品。

南京老师在微博上“声讨”张老师

在一张集体聊天记录的图片里,红星新闻的记者发现张老师为此说明情况:那些照片都是他本人拍摄的,没有任何一张是鱼鱼老师也就是南京那位老师拍的,全都是用他自己的手机拍的。对此,有人表示不解,说:亲自拍摄的不等于亲自绘制的,这是什么道理呢?

此外,学员们提出疑问,张老师于糖霜饼干课程宣传时,运用了“独家首创”这类表述,然而依据现行广告法规,此类说法是被明令禁止的。同时,“购买课程必看”部分,她明确标注“本期课程讲师已申请专利著作权”,但未能出示专利编号等具体信息,这一行为显著违反了广告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即广告若涉及专利产品或专利方法,必须标示专利号及专利类别。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

许多学员开始质疑张老师存在虚假宣传行为,欺骗学员,刘女士表示,随着质疑声音不断增大,张老师会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学员进行处理,将其移出群聊,她自己也被移除了。

刘女士表示,确实存在少数得到认同的学生,始终在支持张老师,不过,她强调,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有人觉得好无可指责,然而,绝大多数学员都在争取权益,这难道不说明情况吗?

刘女士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当前网络烘焙课程多数不收费,若收费通常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上百元的较为罕见,588元的课程则相当昂贵。

其他平台的烘焙课价格

根据学员们大致估算,营销课程有三百七十余人报名,糖霜课程有二百四十余人报名,按每人588元计算,这两门课程的总费用大约是三十五万元。到目前为止,这两门课程合计有二百余人正在要求退款。

学员们同时指出,他们经由该平台购得了课程,该平台未对授课者的课程内容进行管理核查,也该承担相应责任。

授课老师:课已经上了,拒绝退款

我从未有过欺骗行为,确实收取了学习费用,也按计划开展了教学活动,所有需要传授的知识都已涵盖,若有疑问欢迎随时向我咨询,我也会尽力解答,现在学生提出要全部退款,这种要求实在难以满足。

我课程已经开展,效果如何由你们判定。若我退还学费,便等于承认存在欺诈,进而表明我的教学方式不妥,因此我不会退款。

红星新闻记者联系上该名来自成都的烘培老师张老师。

她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八月份,她在某个平台上开设了一门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店铺推广和网店管理等内容,整个课程持续了一个月,到了九月二十四日,有学员在讨论组中表达了不同意见,认为课程的价值不够高,或者觉得学习内容缺乏实际意义。

张老师表示,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若有想法应当私下与他沟通,不宜在集体环境中干扰他人,因此他情绪激动之下终止了学习交流群,关闭后学员又转至课程互动群滋事,由于他当时即将前往海外,于是他又将那个群组也取消了。

张老师后来承认自己当时做事欠考虑,不过出发点是为了尽快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如今学生们还在持续不断地抱怨。

她觉得,教育这件事,没有欺骗之说。要是说我收了钱没授课,那肯定是欺骗,但我收了钱,课程里既教了开淘宝店,也讲了门店营销,你们还是不高兴,说没作用,那为何最近两天还有许多学生来问我问题?所以说这件事很难说清楚。

在课程必看中,显示该课程已申请专利著作权

关于其《独家首创3D彩绘糖霜饼干装饰课》是否申请专利,张老师透露:“专利正在申请中,但尚未正式获批。”她补充,“由于专利申请周期较长,而线上课程内容容易被他人抄袭,因此需要申请专利来保护知识产权。”她进一步解释,“在课程里说明已经申请了专利,也是为了防止课程内容被非法复制……许多教师都采用这种做法。””

对于学员指责她挪用图片进行自我推销的情况,张老师表示认可,她当时去南京进修时,在获得指导老师的许可后,拍摄了对方的创作,拍摄完成后,在开展网络课程时便将其当作宣传材料使用,不过她并未告知学员该图片是她拍摄制作的。

南京老师的作品,张老师标注上自己的logo和微信号进行宣传

她觉得,当个线上授课的老师,没法到处去搜集秘方,因为这个课程能卖到500多元,说明肯定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有时会拿老师或大师的作品来推广,她认为这样做没什么不妥。

张老师说明,当前平台不希望问题发酵,因此正与她商议退还费用的事宜。对于此事,她强调:这样的情况前所未有,课程已经完成,自己并未有任何欺诈行为。

如今,平台以“学习时间不足”为理由,已经冻结了张老师账户里的6万多元钱,打算退还给学员,不过她对此表示不同意。她向红星新闻记者说明:“假如学员仍然觉得我的课程存在欺骗行为,我愿意和他们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平台:冻结老师账户资金

平均分配给投诉学员

红星新闻记者之后联系了平台方面,一名姓洪的工作人员在查明情况后告知红星新闻记者:平台在接到学员反映后立刻着手核实,得知该课程教师擅自解散学习群组且未事先告知学员的情况确实存在,此举严重损害了学员的正当权益,平台依据具体情况将课程恢复,让学员得以继续学习。

关于学员指出平台教师存在不实宣传的情况,洪女士说明,平台已与该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到其通过其他社交渠道发布课程信息,但并未在平台发布相关内容,因此平台无法认定该教师在平台进行虚假宣传。

南京老师的作品,张老师标注上自己的logo和微信号进行宣传

洪女士指出,双方在此次事件里都表现出不够冷静的沟通方式。事件发生后,平台正与两方进行交涉以寻求解决方案,不过老师方面的立场有所摇摆,驳回了学员的退款要求。为保障学员利益,平台不仅暂停了该老师的账号,还冻结了其平台账号上的6万余元资金,并将根据投诉学员的多少进行平分,每位学员可获得120.16元退款。学员需要提供订单编号以及个人资料,资金将立刻返还至学员的账户中,可以直接提取。

针对学员反映的平台监管疑问,洪女士说明,平台具备监管体系,内容审核分为事先和事后两个阶段。平台会依据入驻教师的具体状况实施审核,例如查验教师的教学资格、身份文件等。此次问题教师,是由烹饪领域一位颇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推荐的,对于该教师在其他平台授课的状况,平台也进行过评估,确认其符合平台入驻条件。她说明,不过确实也发生了那样的事,随后,他们将会依照平台的相关规定,对于事件的处置进行迅速通报。

洪女士谈到,若学员打算借助司法途径维护权益,平台将给予协助,保障学员正当要求得到满足。

律师:涉嫌欺诈,应无条件退款

平台应承担连带责任

该事件中,张老师是否涉嫌欺诈?平台方有无责任?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江露仙指出:张老师挪用别的作者的劳动成果来为自己的课程做广告,这既损害了他人作品的版权,又让学员误以为甜点是出自她本人之手,进而报名参加学习,这种行为已经违背了学员作为消费者所应有的知情权利。学员觉得学习内容非常浅显,不过判断内容是否浅显是个主观问题,必须参照具体状况来认定,如果没有抄袭他人成果搞虚假宣传等情况,光凭这一点不能直接认定是欺骗行为。

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陈逢逢指出,教师利用他人创作成果进行宣传,存在欺骗购买者的情形,购买者有权要求全额退款,网络平台需对此承担相应责任。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在售卖商品或提供服务时,若使用虚假方法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误导消费者,导致其合法权益受损,即构成欺诈行为。

宣传图与教学成品图对比

《消法》第二十条明确指出,商家在告知客户关于产品或服务好坏、功能、用途、保质期等资讯时,必须保证内容准确无误且信息完整,禁止发布不实或容易让人产生错误的言论。当客户就商品或服务品质、使用技巧等方面进行咨询时,商家有义务给予真实清晰的回应。

面对这种情况,学员们可以参照《消法》中的条款,除了索要全部退款,还可以要求获得额外的补偿,用以弥补自己遭受的损失,补偿金额应该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所花费费用的三倍。

最终,陈逢逢告诫:报名者付款之前,需要认真核查授课人或教育机构的收费项目、课程费用、教材价格、学习安排、教师水平等细节,同时验证其资格证明,并仔细阅读协议(含线上规定)有无不实承诺。

其次,需要让老师或培训机构把广告、图片、口头承诺等内容体现在书面合同里,同时要留意收集并保管老师或培训机构发放的招生广告、宣传材料等,一旦出现争议,这些材料能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凭证。

一旦遭遇欺骗,要立刻向辖区消协组织、网络管理单位或市场监督机构反映情况,若涉及违法甚至犯罪,能够马上向公安机关提出报案。

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张超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