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崎位于日本九州岛西部沿海地带,属于一个港口城市,一提到长崎,人们最先想到的便是二战期间遭受美军原子弹轰炸而损毁的地点,其实长崎的历史远不止于此,它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日本与外国的纽带,其作用类似于我国清末民初时期的上海,由于地位特殊,长崎还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美食——长崎蛋糕,尽管长崎曾因原子弹爆炸而遭受重创,但长崎蛋糕的制作手艺却完整地传承至今。
长崎蛋糕是中文的叫法,它源自日本长崎地区,因此得名。据说这种食物在十五世纪时曾风靡荷兰王公贵族之间。除了自己享用,人们还会用它来款待客人或作为礼物赠送给他人。当时,这种蛋糕在整个欧洲都非常流行。在十七世纪期间,葡萄牙的传教人员穿越海洋抵达长崎,他们不仅带来了玻璃制品和烟草等新奇物品,还大量制作了源自那个王国的糕点赠送给当地居民,目的是为了促进天主教的传播,当时日本本土的糕点种类十分有限,这种从海外传入的糕点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其香甜柔软的滋味,迅速在民众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种口耳相传的方式,使得这个词最终成为了这种糕点的名称并沿用至今。后来,部分匠人从葡萄牙传教士那里习得了制作工艺,着手自行制作,这种糕点因而转型为长崎地区的代表性食品。紧接着,长崎蛋糕又流传至中国台湾,在台省的彰化、台中两地,均有专门售卖长崎蛋糕的店铺——长崎坊。
长崎蛋糕的构成成分十分简单,仅由面粉、糖和鸡蛋这三种基本材料组成,通过发泡和烘烤等步骤加工而成,刚制作完成的蛋糕通常是一整块正方形的形状,整体呈现出浅黄色,顶部覆盖着一层深色饼皮,底部则是一层薄薄的糖衣,然后被切割成长条状进行销售,吃的时候再横向切成小块,一片片品尝,滋味柔软细腻、吃完就化、鲜美可口、不会过于甜腻,可以和牛奶、咖啡、麦片等饮料一起食用。看起来与我们常见的蜂蜜蛋糕非常类似,所以经常被误认。
长崎地区以其独特风味点心闻名,当地分布着多家专门制作和销售此类糕点的店铺,其中福砂屋最为知名,这家店据称在葡萄牙传教士抵达长崎的时代便已开始制作长崎蛋糕,因而备受青睐,门庭若市,堪称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
颇为奇特的是,店家可能意在招揽顾客,追求薄利而销量大,在中国台岛的一些店铺里,明明售卖的是蜂蜜蛋糕,却用中、日文分别标注为“蜂蜜蛋糕”和“カステラ(日文:长崎蛋糕)”,此举意图模糊两者间的区别,多少显得有些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