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经济:“老问题”的三个“新现象”

日期: 2025-09-24 02:05:53|浏览: 0|编号: 140053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月饼经济:“老问题”的三个“新现象”

节日即将结束,一年一度的月饼销售高潮也将逐渐消退。月饼在中秋节中的独特地位,形成了月饼市场的繁荣景象。然而月饼在节前广受欢迎、节后却鲜有人问津的现象,也促使商家追求短期快速盈利,从而出现了月饼更注重送礼而非食用、包装过于豪华导致价格居高不下、内馅质量以次充好等长期存在的问题。

审视今年月饼市场,简装月饼和特色月饼的流行确实让月饼的传统风味有所提升,然而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一些长期存在的弊端仿佛以新的形式重新浮现。

月饼卡券变身“虚拟礼品”

记者在二手货在线交易平台里,输入“月饼券回收”这四个字,随即挑选了一家商铺,在其“服务详情”部分,就能读到这样的说明。这家商铺承诺全天候上门,以优厚价格,收购各式月饼票和月饼券。

节前一个月起,众多月饼品牌纷纷宣传月饼代金券,与此同时,代金券回购领域也慢慢进入好时机。

在线二手市场,姓赵的商家自称长期从事月饼券回购业务,她表示月饼券需尽快出手,时间越早越有利可图,以448元的星巴克“星悦”券为例,早些时候能卖到200多元,临近节日时价格则跌至50元左右,同时品牌行情的变动也会导致月饼券回购价每年都有所起伏。

收来的月饼票,店家透露打算以低于面额的价钱转售给其他买家,电商平台上,记者确实发现不少店铺在卖各种品牌的月饼票,那448元的“星悦”月饼票,售价大多在360元左右,照回收商的说法,就算以每张200多元的成本进货,单是这一买一卖就能赚取大约100元的利润空间。

小余觉得,人们或许并不在乎真的吃到月饼,而是“月饼”这个名字让这张纸有了流通的价值,因此,“月饼”作为礼物的功能就实现了。他认为,卡券化让月饼的礼物特性更加凸显,吃月饼的意义已经不大了。

月饼内涵“跨界”为价格

月饼的过度包装曾饱受批评,然而不可否认,精美的外盒确实提升了商品的价值,增加了销售收益。现在,随着过分包装的潮流有所降温,部分商家开始尝试不同的策略,采用富有文化底蕴的包装方式,以此提高产品的档次和售价。

"迪士尼""冰雪奇缘""故宫"这些名词,看似与月饼风马牛不相及,但如今常被商家借来为月饼增添特色。"宫廷严选、匠心汇聚,只为这一盒月色",某款以"故宫"为主题的月饼广告,极力渲染其"宫廷食品"的属性。该食品的介绍中,所谓“两岸名厨手工打造”的字眼,看不出与“御用”有任何联系,而一盒内装六个、每个重量为六十克的月饼,标价高达三百六十八元。

在某个糕点网店专柜,媒体人员发现一个得到迪士尼授权制作的“欢乐月影月饼套装”,里面装有八枚每枚重四十克的奶黄流心月饼,标价是二百五十八元。相比之下,在淘宝购物平台上,一个同品牌的普通包装月饼礼盒,规格相同的产品只需一百八十八元。

“私房月饼”走俏朋友圈

过去有不法商贩用陈旧原料制作“新鲜”月饼的情况败露,促使社会各界对月饼的食品质量产生了极大重视。最近有家庭因吃了通过社交平台售卖的“私家月饼”而患上急性肠胃炎的情况,也再次提醒了购买者要谨慎。那些标榜“手工制作”“不含添加剂”的“私家月饼”,实际上很可能是缺乏必要资质的产品对食品安全的不负责任。

记者在名为“七七烘焙”的微商朋友圈中发现,九月份初便开始承接“家庭式月饼”的定制业务,展示的图片反映出接受制作的月饼数量相当可观。据她本人透露,所有月饼均由她个人在家中独立完成,未设有实体店铺。月饼的包装材料也通过网络购买,包装上并未印制生产时间、有效期、成分表以及产地等必要信息。

从购买者立场看,这些商品的成分和制作流程都难以控制,万一“私家月饼”出了问题,购买者由于是用微信交易,缺少有力证据,很容易遇到证明困难、主张权利困难的情况。法舟律师事务所律师宋菁菁指出,从管理层面考虑,“私家月饼”没有获得工商、质检、税务等机构的注册许可,无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据新华社上海9月24日电)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