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品牌总部人去楼空:电话无人接听,多家门店紧闭、欠薪欠租

日期: 2025-09-24 22:02:06|浏览: 2|编号: 140642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提及上海地区的烘焙店铺,不能不提历史悠久且广受欢迎的克莉丝汀品牌。该品牌成立于1993年,在其发展最鼎盛的时段,在上海地区总共开设了543家分店。

不过,近期有关“克莉丝汀”停业闭店的消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部分分店至今未能重新开业,消费者预存的消费凭证无法兑现,而联系客服时也常常遭遇无人应答的情况。

到底怎么回事?

多家门店今年内陆续关店再未开张

欠薪欠租

根据新民网消息,近期许多居民注意到,虽然上海市自六月起已完全恢复社会运行与工作生活,然而位于住宅区入口和地铁站内的克莉丝汀面包房,至今仍未重新营业。

四号线大连路站点内的克莉丝汀商店,以前是许多市民上班路上买早点的地方,现在却大门紧锁,只能从玻璃窗里看见货架上还有些包装好的食品。“疫情之后,这家店一直没有重新营业,我之前会去那里买三明治或者面包来吃早餐。”市民罗女士说,公司发过一些克莉丝汀的代金券,这是她去店里买东西的主要原因。

根据新闻晨报的报道,殷行路的钱女士家附近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克莉丝汀,今年6月1日之后,周边的店铺陆续重新营业,但这家店始终没有再次开门。钱女士感到庆幸的是,她手里的面包券早已用完。这些年,她感觉克莉丝汀的门店数量在持续减少。去年某个法定假日,我驾车经过一家克莉丝汀,打算买块面包,结果把车停好之后,发现店门紧闭,门上贴着告示,内容大致是因节日缘故而临时停业,我想节日不正是商家营业的黄金时段吗?当时便觉得这个品牌恐怕要衰落了,于是立刻把手里所有的优惠券都用掉了。

名都路82号的克莉丝汀分店已经停业,可以断定它将不会重新开业了。店外已经架设了脚手架,施工人员正在建造一个全新的店面招牌。据一位男士透露,这家面包店已经歇业数月,他现在负责进行翻新工作,计划未来引入不同的商业类型。

克莉丝汀在曹杨路的分店店门关闭着,门口张贴的布告表明房东决定收回铺面重新出租。

克莉丝汀设在银都路的中央厨房已经停止运营,工厂和店铺的众多工作人员普遍遭遇四个月工资被拖欠的问题,他们现在已向劳动保障部门寻求帮助。

克莉丝汀妙境店的房东丁先生从2002年开始把新德路上的这间店面租给了克莉丝汀,到去年为止一直准时交房租,可是今年的房租到现在还没有支付一分钱。我寄过两次催款通知,却如同石沉大海,一点回音都没有。

克莉丝汀总部大门紧闭、服务热线无人接听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20日当天,记者抵达金沙江路33号的克莉丝汀总部建筑。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沿街建筑外部围上了一圈警戒带。从警戒带处观察,大楼入口紧锁,内部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人影往来。正门顶部悬挂着“甜蜜之家”字样,靠近交叉路口的建筑侧面标注着“克莉丝汀”三个大字,整座建筑似乎已经闲置很久。巡查人员说明,刚才上午时分,楼上掉落了一扇窗玻璃,因此设置了警示线。

克莉丝汀总部,大门紧闭,里面黑漆漆一片(图/澎湃新闻)

克莉丝汀官方网站主页面发布了一则简短信息,内容为橙红色字体,说明因疫情关系,公司网络店铺暂时停止服务,重新开张的具体日期会另外告知,此外,服务热线重新启用的时间要依据疫情防控措施来决定,如果拨打热线电话联系不上,可以在客服QQ空间留言,到时候会有工作人员进行回应,有记者尝试添加该QQ号码,结果是该号码由一位普通网民使用,在稿件发表前,添加好友的请求没有得到对方确认。

根据新闻晨报消息,记者查询大众点评和百度地图后发现,部分克莉丝汀店铺页面上的经营情况没有标示出问题。不过,记者随后联系了十多家店铺,电话要么响过就挂断,要么直接无法接通,要么始终无人应答。

有消息称,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克莉丝汀以疫情为由,使得部分店铺未能重新营业,倘若公司停止缴纳保险费用,那么消费者购买预付卡的资金安全将面临较大隐患。

预付卡兑换有风险

据悉,不少消费者手上还有着大几千的克莉丝汀预付卡。

根据上海单用途预付卡服务平台的公开信息,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的信用评级被评定为“D级”,此评级意味着该公司存在显著的信用风险信号,表明其单用途预付卡的实际兑付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或潜在风险。

上海单用途预付卡的信用评级体系包含A、B、C、D、E五种等次,其中D级属于较差位置,公司运营情况比较糟糕。一旦沦为E级,就说明“单用途卡无法正常兑换的可能性极大,超过半数”。

另外,通过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联合监管系统,相关人员发现,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的“警示区域”里,明确标出了“水电燃气缴费拖欠状况”。

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相关人士透露,克莉丝汀最初计划于7月1日重新开业,不过后来又声称因为疫情原因,无法重新开放店铺,看来其经营情况不太好。

根据新民网报道,20日上午,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常务副会长范林根在回答媒体提问时提及:相关政府部门已经找克莉丝汀的负责人谈话,该公司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

那么目前仍手持部分预付卡券的市民还有希望拿回一定的赔偿吗?

去年三月,“一茶一坐”开始办理退款手续,作为参考,商家每年会将发行卡片的总量四成折算成金额,设置为专项保管资金,所以当所有分店停止营业时,顾客申请退款能够拿回卡内大约一半的储值。

根据现有资料可知,克莉丝汀此刻既没有银行资金监管,也缺少履约担保险种。

有消息人士表示,克莉丝汀的履约保证保险现已期满,并未办理续签手续。倘若所有分店都歇业了,那些购买了预付卡券的顾客,或许难以领到应有的补偿款。

经营不善早已有迹可循

圆形糕点、带馅点心、奶油方块……1993年开业的克莉丝汀曾是上海众多孩子偏爱的甜品店,一些特色点心也堪称早期热门美食,至今仍被顾客怀念。

不过近些年,这家拥有三十年历史的知名品牌开始显露颓势。产品变得单一,缺乏突破;中央厨房模式运作,缺少现做现卖的风味;品牌形象滑向中低端,未能适应消费层次的提升……克莉丝汀不再是上海人走亲访友时用以增添体面的优选,变成了只有在公司发放充值卡、优惠凭证时才会光顾的店铺。

事实上,克莉丝汀作为“烘焙第一股”,其衰败迹象在年报中十分明显。今年4月2日,该公司在港股发布了2021财年的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在2021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期间,总收入为2.92亿元,较上一年减少了27.70%。同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达到1.70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了54.14%。这已是自2013年以来,克莉丝汀连续亏损的第9年。

业绩持续下滑的同时,门店数量也在不断减少,克莉丝汀在2021年的年度报告中承认,病毒传播不断加剧对商业活动造成了负面影响,该公司在当年继续推行关闭经营不善网点的方案,总共关闭了55家分店,网点的收缩也导致了全年销售额的降低,上海以外,宁波、杭州等地的克莉丝汀网点也纷纷停业。

2014年时候,克莉丝汀也进行过转型尝试,它升级了好邻居店,增设了其他经营类型,并且开始售卖西式冷藏商品,还进入了网络销售平台,然而在顾客看来,这仍然是一个缺乏新意的老品牌。

这些年一直卖着老东西,让人觉得克莉丝汀正逐渐被众多面包店赶超,有网民这么留言。

克莉丝汀食品的口感,在网络上引发过不少争议。早在七年之前,就有人质疑“克莉丝汀为何能在上海继续经营”。这个问题,多年来持续吸引着新的网友给出各自的看法。有人觉得味道特别棒,尤其爱里面与众不同的蛋挞,还有咖啡香味的切片面包,另一些人指出,商家经常发放优惠券,既然顾客领到了,就会持续光顾,还有人比喻说,就算大厨技艺衰退,老顾客依然会购买,像追求新潮的年轻人可能不太感冒,但中老年群体看重品牌信誉,偶尔还是会买些面包点心带回家。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