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闻报道了一位上海市民周先生,他从家中发现了一包包装完好的克莉丝汀月饼,其生产时间是在2010年8月30日,而它的有效期只有45天。
让人感到十分意外的是,这个月饼匣子存放了十年之后,表面依然呈现金黄色泽,体态饱满,上面的图案雕刻得非常精巧,线条也清晰可见,完全没有出现发霉或者腐坏的情况,样子看起来就像是刚刚制作出来的新鲜月饼。
相比之下,周先生从旧屋中找到的几块杏花楼、新雅的月饼,已经腐坏得相当严重了。
月饼生产日期是2010年8月30日,至今没有发霉。
报道指出,月饼能够保存十年而不发生腐坏现象,关键在于其含水量控制在了3%以下,这个低湿度环境使得霉菌难以滋生,从而有效防止了食物变质。
但是有网民对这种说法不以为然,猜测克莉丝汀月饼之所以不易腐坏,是因为里面添加了过多的化学保存物质,相比之下,杏花楼月饼的保存物质用量要少得多。
有网友表示,含水量低于百分之三的月饼,应当非常干硬,不可能会呈现出图片中那样光润饱满的状态。
网友讨论
“老式月饼”为何十年过去仍不腐不坏呢?此类消息几乎每年都有,上海辟谣栏目组人员联系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教授厉曙光,请他向公众解释清楚。
水分占比仅三成是有效遏制微生物繁衍的关键数值,然而那些细小的生命体在此情形下仅是新陈代谢变得极为迟缓,并非彻底停止增殖,若持续较长时间,它们依然会不断繁衍,终将致使食物变质。
比如,当稻米的水分含量少于十五点五时,若糕点的水分比例达到百分之三,那么它给人的观感必定是干枯暗淡,缺少油润,甚至让人难以入口,显然不会呈现色泽诱人且饱满的形态。因此,糕点的水分含量不能仅凭个人感觉来判定,必须由具备资质的部门进行科学验证。
月饼属于糖分含量很高的食物,糖分高的食物具有很高的渗透压,这种渗透压能够将自由水分转化为微生物无法利用的结合水,这可能是月饼能够保存十年而不腐败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于防腐剂的作用,月饼的通常保鲜期限在三十天到四十五天之间,即便防腐剂被添加至国家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量,其最长保存时间也仅能维持两年,根本无法达到十年之久。
因此不能认为某个品牌的月饼如果没发霉就一定比其他品牌的防腐剂加得更多。
周先生家的月饼,看上去完好如初。
另外,月饼看起来没有坏掉,不代表月饼已经坏了。判断食物是否坏了,需要通过感官、理化以及微生物方面的检查。
通过嗅觉可以辨别出变质气味,比如难闻的气味、油脂酸败味、酸涩感、酒精味等;通过视觉可以观察到外观色泽的异常;通过触觉可以感知到质地变软、失去弹性;通过体感可以察觉到黏性增强等,这些感官特征的变化都能指示变质情况,不能单凭照片中月饼表面未出现霉斑就断定其未变质。
厉曙光指出,月饼属于高脂肪高糖分的食品,其中的油脂和糖分能够为细菌提供生长环境,细菌的滋生情况会受到湿度、温度、酸碱度以及时长等因素的制约,采用真空处理、冷冻保存、脱水干燥或者添加防霉剂等手段,可以减缓细菌的扩散速度,却无法彻底阻止细菌的繁殖活动。
根据食物科学观点,只有未过期的食品才含有营养素,吃掉临近或超过保存期限的食品,不仅无法获取营养,还可能造成急性或慢性的中毒反应,或者带来不易察觉的健康风险。
这批月饼存放已达十年之久,其中油脂已经变质,碳水化合物也已腐解,因此即便其外表看似完好无损,也完全不能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