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校首发238门课程、夜校扩容至600个点位,上海市民美育“日夜兼程”

日期: 2025-09-25 22:13:37|浏览: 1|编号: 141387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由于课程需求超出供给,并且不同背景的人在培训时段、场所及课程设置上存在差异,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决定拓展至白昼时段,首次设立市民日校。据文汇报记者了解,日校的课程和师资完全取自并严格筛选自夜校的课程资源库。合作机制、管理模式与夜校保持一致,依旧实行500元12次课的公益性质收费标准,旨在激发文化馆及其他新型场所的“错峰共用”潜力。最初推出的上海市民学习中心计划设置78个教学点,提供238项课程内容,预计招收将近6000名学员。

当前,市民艺术夜校规模持续扩大,今年秋季学期预定设立600处教学点,提供2300项课程,预计接纳学员超过46000名,以此编织起“学习型社会”的基层支撑体系。针对青少年实施的艺术教育推广计划,周末美育课程亦将拓展覆盖范围,增加课程内容。秋季学期除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本部外,将在16个行政区域布设73个教学网点,开设242门课程。“日夜兼程”,上海不断深化市民美育的广覆盖与深渗透。

上海市民艺术夜校、上海市民日校以及周末美育课堂,将分别于8月3日10时、8月4日12时和8月8日10时启动报名选课,九月份正式开课。

日校:分三个时段,设立78个点位238门课程

消息表明,日校安排了三个学习阶段,上午的艺术课程从九点半持续到十一点,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从十二点到一点,下午的都市(下)课程分为两个时段,分别是从一点到四点半和从三点到六点半,所有年龄介于十八岁到七十岁的人都有资格参加。艺术早课主要面向老年群体和全职家庭主妇,活动地点多设在社区内部或居民集中区域;午间时段的一小时活动主要服务职场人士,常见于写字楼群、工业园区或上班族用餐的商圈地带;都市午后茶则涵盖了许多适合错峰进入的优质场所。

单从数量上看,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总校开设的课程最为丰富,达到21门之多,其中既包括民族舞蹈、毛笔字、传统乐器的经典课程,也提供了植物精油疗法、出行日语、手机拍照技巧、平板电脑绘画、花卉制作以及中式糕点制作等生活情趣类课程,供各类人群挑选,并且安排在了不同的时间段。

上海市六十年岁以上人口在登记居民中所占比例达到三十七点六,部分教育机构针对这个年龄层设计了许多新颖的培训项目,这些项目既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又不同于传统的老年教育中心和社区学习班。例如,徐汇文化馆的分校,即昂立日语教学点,地处徐家汇商圈的汇银广场,计划在艺术早课时段提供记忆力训练和脑力活动课程,并且特别设计的银发英语课堂,运用了“中文拼音结合沪语谐音”的独特双轨学习方法,旨在解决英语零基础老人“说话困难、害怕发音”的问题。

嘉定区文化馆的分部开设了《金曲年代·流行音乐演唱课》,这门课程是特别为老年朋友们设计的声乐训练,主要学习那些传唱很久的歌曲,不仅会练习呼吸、节拍和音高,还特别强调简单易学的唱歌方法,旨在帮助老年朋友们解决发声方面的困难,让他们能够有信心地唱出那些熟悉的歌曲,从而回忆起年轻时的美好时光。

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国标舞委员会的分部计划开设中老年古典舞课程,老年拉丁舞课程等;普陀自耕园的教学点会教授《武郝式太极入门》;新启用的大型文化场所黄浦文化中心也准备提供《八段锦健身功法》的学习。

各种群体,包括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人,以及在工作岗位上的人,还有专门照顾家庭的人,独自从事工作的人,还有在校学习的年轻人,都能在白天上学的地方找到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闵行区有相关安排,百忍潮玩爱琴海和百联南方教学点开设了三项都市午后体验项目,分别是《极速素描》用于强化造型与光影的基本功,还有《二次元漫画》专门研究二次元角色的变形描绘,以及《二次元美甲》达成“将平面设计变为手部装饰”的目标,这三项活动构成“基础技能→角色设计→实际应用”的完整流程,促使人们对于艺术和动漫的喜好从“观赏”转变为“亲手制作的作品”。莘庄工业区中版基地教学点建造的《城市天台·屋顶瑜伽能量站》,使园区职员能在午休时间舒缓精神,放松身体。

静安大融城雅马哈音乐中心从合唱活动转变为双排键表演,在都市午后茶时段提供五种“都市(下)午茶”音乐项目。徐汇滨江文化新地标上海西岸大剧院的教学点,负责教授芭蕾舞的基础知识。新长宁东展教育分校下属的教学点,借助商圈和青年人才公寓的资源,增设了美甲、美妆、茶艺、壁球等教学课程。

夜校:场景破界、课程迭代,招生逾46000人

设立五百处市民艺术夜校学习站点已列入二零二五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计划,今年秋季学期将超出预定指标,增设六百个站点,同时向商业运营、旅游观光、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科技创新等领域拓展。普陀区首次把曹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教学点,标志着艺术夜校课程首次进入医疗机构内部。杨浦绿瓦体育书店教学点成为上海首个以体育为特色的书店,参与夜校活动,将“体育”“艺术”和“阅读”三者结合起来。崇明区今年增设了三个特色教学点,分别是改造自闲置乡村房屋的富安乡村美术馆,旨在提升航空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并支持直播活动的中樱航空科普基地,以及融合庭院酒店、特色景观、文化探索、专业竞技场地和果树花卉培育的绿华镇西来农庄。

黄浦江边的南园公园国术场所,长宁区的非遗中心,静安大宁国际茶城的非遗交流室等众多非遗地点也成为了夜校的一部分;浦东文化馆的分部增设了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核心地带的正大广场学习点;芜湖市文化馆在常州工人文化宫之后,成为了第二个加入夜校的外地分部。

教学领域突破传统局限,课程不断更新,紧随时代需求变化。例如,配合国家“体重管理年”倡议,增设了石氏伤科、八段锦、太极、八卦掌、瑜伽、攀岩、击剑、高尔夫、羽毛球、网球等丰富多样的健康课程供学员挑选,同时配备了专业场馆和保障安全的设施。人工智能进步很快,很多教学机构开设了AI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方面的课程。诸如《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携手塑造学习前景》《长者数字生活:人工智能提升日常便利》《人工智能图像与影像基础》等,引领掌握前沿实用本领。饲养动物爱好者持续增长,夜校增设动物相关课程,例如《动物营养基础与甜品工艺》,内容涵盖动物常见病预防至家庭低糖膳食应用,促进人与动物健康和谐共处。

杨浦文化艺术中心首次开设留学生专属课程,课程内容包含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绵拳和曹素功墨锭制作工艺,还涵盖了扯铃子和敦煌壁画线描技巧这两项杨浦区的地方性非遗项目,通过与各高校的留学生进行合作互动,帮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范围,并加强其影响力。

秋季班,一些深入人心的老课程也作了迭代升级。徐汇区文化馆的分部机构对春季资格认证课程进行了提升改造,转型为资格积分与就业对接项目——上海市新知进修学院的施教站点和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的施教站点,联合徐汇圣爱中智小语种施教站点,共同开办了人工智能训练师、创意3D工坊、数码影像师、陪诊师入门等七个新兴职业的资格积分与就业对接项目,在施教站点成功获取资格认证的学员,能够得到就业岗位的推介或者就业资讯的推介辅导。

据悉,夜校平台已整体融入学分银行体系,与学分银行协作建立夜校的学分制度。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