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与月饼

日期: 2025-09-27 07:06:48|浏览: 2|编号: 14233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中秋节时人们会食用月饼这种点心。关于月饼的最早描述见于苏东坡所写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唐朝和五代朝代期间,用来赏月的食物只有“玩月羹”之类的,并没有见到月饼这种食品。月饼这个名称以及它和中秋节赏月习俗的结合,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的《武林旧事》一书中。从明朝开始,有关中秋节赏月并吃月饼的记载就变得非常多了。《宛署杂记》记载,每逢中秋佳节,民众都会制作面饼彼此馈赠,这些面饼尺寸不一,称作“月饼”。市集中的店铺售卖的月饼,多以水果为内馅,造型奇特多样,有的月饼一个的价格高达数百钱。《熙朝乐事》亦提及,八月十五日被称作中秋,民间习惯用月饼作为礼物传递,寓意着阖家团圆。这个夜晚,每户人家都举办月下团圆的家中宴席,或者提着盛放月饼的食盒和酒壶前往湖畔彻夜漫步赏景。在西湖苏堤上,人们结伴而行,载歌载舞,与白昼景象如出一辙。通过这些文字描述,可以领会到杭州民众中秋月夜游览的繁华景象。

我国民众在制作月饼方面拥有深厚的技艺传承,月饼的品类持续扩充,制作手法也愈发精湛。有咸有甜,有荤有素,风味各异;有光面,有花边,特色鲜明。明末彭蕴章于《幽州土风俗》中记述道:月宫饼,形似银蟾紫府之影,一对玉兔遍及尘寰。恨只嫦娥偷药时,仓皇奔向广寒却难归,徒劳玉杵驻容颜。这表明技艺精湛的厨师已经把嫦娥飞天的动人故事,通过食品艺术的手法,在月饼上转化成图案形态。

富察敦崇所著《燕京岁时记》中提及,当时市面上供应的月饼非常普遍,个头最大的直径超过一尺,表面还精心描绘了月宫中嫦娥与玉兔的图案。由此可见,早在古代,月饼无论从内容还是形态上都已经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