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最高处,一个花费三万元的“顶级登山队”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两位年轻女性,带领着二十四个朝气蓬勃的同行者,大部队朝着山顶行进。这个集体,年龄范围在十九岁到二十六岁之间,他们不只是领路人,更像是一个流动的心情加油站。郭先生讲,他们的工作既容易又难:用扇子带来凉爽,用谈吐消除劳累,有时甚至要互相搀扶,把一个体重四十斤的小孩子一直背到山顶,孩子的脚一直没有接触地面。
这一报道好似投入静水的石子,其扩散的波纹远超预期。它把一个叫做“陪爬”的新兴行业,从网络空间的隐秘角落带到了众人瞩目的焦点。都市居民向往高处风光,却常因双腿疲惫而止步,于是这种特殊服务应运而生。众多社交平台上,大量招募信息如同待挖掘的珍宝,无不透露出这个领域的蓬勃生机。
去年国庆期间,一段关于聘请人员协助攀登泰山的视频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视频中的服务人员,体格强健,精神状态极佳。他们从车站拉起横幅,充满激情地欢迎客人,在山路上亲手切开西瓜、掰开榴莲,带来惊喜体验,还主动扛起体力不支的游客,奋力赶往南天门,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他们严格遵守“确保承诺内容完全实现”的服务标准。这种毫无保留的热情投入,深深触动了众多顾客的需求。人们追求的,不再仅仅是体力上的帮助,而是一种得到重视、受到鼓舞、获得关照的宝贵感受。
可是,在表面繁荣之中,内里却波涛暗涌。需求激增时,市场却跟不上节奏。由于没有统一规范,也没有清晰界限,相关行业变得失控且模糊不清。网络平台成为主要交易平台,口头承诺取代了书面协议。这种情况,给不良行为和矛盾冲突提供了温床。有旅行者交了预付款,向导却突然失联;还有人碰上了服务态度很差的人,登山过程非但没有得到支持,反而遭到不断催促和讥讽。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的芮欢月律师指出了这个问题。由于新兴行业缺乏监管,服务水准高低不一,游客的人身安全与正当利益没法获得充分维护。倘若出现事故,当初那些非书面的保证在法律上没什么约束力。
想要体验这项服务的旅行者,首先要有周全的考虑和冷静的判断。挑选同行者,不能单看网上的几句话。一份明确双方责任的契约,或者简单的聊天文字留存,都可能成为日后保护自己利益的重要依据。在感受同行带来的快乐时,也要为自己的安全多加一道屏障,这才是这次登山活动最可靠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