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新京报的记者于四月二十五日假扮商家拨打了易尚公司“鲍师傅”面向全国的加盟热线,接电话的人表示目前依然接受新合伙人,需要缴纳的费用是九万八千元,并且承诺这项授权是永久性的新京报人员注意到,易尚公司法定代表人、股东及监事于今年1月已离开,另一家北京甲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甲东餐饮”)与易尚公司注册电话和地址完全相同,其“栗记仙豆糕”加盟项目如今显现出来。
山寨“鲍师傅”门店泛滥
4月22日,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到场检查,发现两家被举报的店铺招牌上均显著印有“鲍师傅”字样,标价牌和蛋糕杯子上也印有“鲍师傅糕点”以及“鲍师傅”字样。调查证实,这两家店铺从未获得“鲍师傅”商标持有者的许可,并且在2018年6月就曾因盗用“鲍师傅”品牌遭到监管机构的处罚。
鲍师傅点心店是由鲍才胜先生于北京发起设立的,目前鲍才胜先生的公司在国内总共设立了55家分店,这些分店散布于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汉、深圳、广州这25座城市,目前还没有实施加盟计划。由于公司旗下的肉松小贝等点心产品广受消费者喜爱,鲍师傅的分店时常可以看到顾客排起长队,使得该品牌成为了备受关注和讨论的糕点品牌。
但是名声大了容易惹麻烦,近些年鲍师傅点心总被仿冒抄袭。二零一八年三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检查了京城十六个区三十三家疑似盗用“鲍师傅”商标的糕点铺,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店铺都在店门口显眼地方,以及卖出的点心外盒、食品袋上印着“鲍师傅”字样,而且拿不出有效的商标登记文件和授权凭证。
二零一八年五月,武汉有家“鲍师傅”店被曝花钱买人排队,微博上自称“鲍师傅总部”(实际控制人是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为此道了歉,并且说这只是个别店弄出来的事。紧接着,鲍才胜的公司就这事儿开了个会,说雇人排队的是仿冒的“鲍师傅”店,而那家店的老板——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怀疑是搞了侵权行为。
鲍才胜公司一位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2015至2017年间是仿冒鲍师傅最为猖獗的时期,北京最多时竟有300多家冒牌店,诸如“金典鲍师傅”“经典鲍师傅”“鲍师夫”“鲍老师”之类的盗用名称接连不断出现。
易尚公司诉鲍才胜公司侵权败诉
北京鲍才胜餐饮企业担当董事及总裁的鲍才胜于2018年武汉一场公开活动中透露,国内各地至少设有上千家仿冒“鲍师傅”的门店,他最为担忧的是易尚,理由是易尚这家机构怀有明确意图实施侵权,并且是以公司化及团队化模式开展活动。
北京易尚餐饮企业法人明确表示过,并非抄袭他人,持有国家认证的商标权。2018年4月,易尚企业还公布过正式声明,说明经授权他方开设糕点铺、面包铺是正当行为,不存在模仿情形。
根据法院与商标局资料,北京鲍才胜餐饮管理公司于2017年3月经由转让途径,取得了第号“鲍师傅”商标,其服务项目涵盖糕点、蛋糕、面包、饼干等类别。现阶段,该公司正在(已经)提呈申请的“鲍师傅”系列商标数量超过四十枚。
北京易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申请了第号头像商标,还申请了第号“头像+鲍师傅”商标,以及第号“图片+鲍师傅Bao Shi Fu”商标,这些商标的适用领域涵盖了饮用水、八宝饭、果汁、饭店、咖啡馆、餐厅等,不过不包括糕点类食品。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北京易尚餐饮企业法人针对北京鲍才胜餐饮企业法人关于品牌名称运用及市场行为,向北京市朝阳区司法单位提交了法律文书。紧接着二零一八年三月十五日临近之时,北京鲍才胜餐饮企业法人也表明,已经对声称是鲍师傅经营核心的易尚企业法人提起了法律诉讼。
新京报相关记者近期通过审阅相关司法文书得知,易尚企业对鲍才胜企业提起的法律程序,在初级与次级审判环节均告失利。北京地区知识产权审理机构指出,鲍才胜企业实施现场加工并贩卖糕点行为,符合行业普遍做法,购买者实际接受的是糕点本身,该企业并未设置用餐场所或提供相关服务,购买者不会混淆为餐饮类业务。易尚公司的相关主张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法院不予采纳。
易尚两“鲍师傅”商标被宣告无效
易尚公司面临的困境比输掉官司更严重,核心问题在于它的“鲍师傅”食品服务类标志被判定失去法律效力。
根据鲍才胜向新京报记者出示的原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评审委员会2018年10月8日发布的裁定文书,北京易尚餐饮有限公司持有的“鲍师傅Bao Shi Fu及图”商标被判定失去效力,因为该商标与鲍才胜公司先前注册的两个类别中的“鲍师傅”商标相似,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二零一九年一月十七日,易尚公司第号“鲍师傅Bao Shi Fu及图”商标(简称“争议商标”)同样由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布作废。该机构认定,易尚公司的争议商标同鲍才胜公司“鲍师傅”商标存在相似之处,并且双方在商品流通路径、购买地点及目标客户群体等方面也显现出接近性。有争议的标志若用在点心之类的同类商品或项目上,很容易让大众对商品或项目的出处产生混淆和误解。眼下,易尚企业已经就商标无效一事提起了诉讼,目前还没有审判结果。
实际情况是,商标评审委员会的决定得到了司法审理的确认。现阶段,鲍才胜公司已经在全国十九个地方对二百一十三家涉嫌侵权的经营场所发起了法律行动,在这之中,属于易尚公司的合作店铺就有一百六十三家。在已经审结的一百五十六宗案件里,牵涉到易尚合作经营点的有一百一十八家,这些案件的判决结果都是易尚方面输了官司。
个别易尚合作商在司法程序中提出,易尚集团授予其应用的“鲍师傅图文”标志,其涵盖领域涉及餐饮场所、移动饮食摊点等,故此其店铺售卖糕点属于合理行为。然而司法机构指出,商标的独占使用权须按照登记的商品类别界定,该合作商设立铺面旨在售卖糕点,并非提供餐饮服务,因此对其申辩未予支持。
作为被告店铺之一,南京市江宁区鲍师傅食品店负责人刘女士在2018年10月对易尚公司提起诉讼。刘女士指出,自从她加盟易尚品牌经营面包和糕点制作及销售业务后,品牌标识、糕点配方、店铺布局、运营规范等关键要素均由易尚公司负责提供,所以诉讼失败所造成的损失理应由易尚公司负责赔偿。
我们掌握了充分的事实材料,证实易尚公司清楚加盟商如何运用商标,并且是允许这种行为发生的。刘女士的律师王蒙向新京报人员透露,易尚公司在其宣传活动中频繁出现“鲍师傅”字样及与糕点相关的图片,这对加盟商造成了混淆。虽然当前案件尚未审结,但律师对最终判决持积极态度。
易尚法定代表人变更
官方公布的数据表明,易尚企业从2017年4月开始实施伙伴经营计划,在遍布全国238座城市的范围内,授权了众多独立经营场所。到2019年6月,该企业已与超过550家店铺建立了合作关系。相较之下,始终坚持直接管理的鲍才胜企业,其经营网点数量仅为55家。
易尚公司官方微博招商内容。图/微博截屏
王蒙律师经手过两宗易尚加盟商输掉的法律案件,他对易尚企业的观感是:该公司存在大量商标恶意注册,登记一些容易让顾客搞混的标志,玩弄模糊界限的把戏,接着借助加盟途径迅速扩大规模,以时间换取收益,并且不重视后续的品牌管理,理由是一个被抢注的商标如果声誉跌坏了,还能在其它标志上照搬这种套路。
通过调查得知,除了“鲍师傅”之外,易尚公司还申请了“金拱门”“原麦丰秋”“沙县轻食”“楽楽茶”“脏脏包”“仙豆糕”“爸爸甜心”这些商标,它们与麦当劳、原麦山丘、沙县小吃等众多知名餐饮、茶饮、烘焙品牌非常接近。
需要指出的是,2020年1月16日,易尚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经理徐德林和监事孙艳成都已离任。易尚公司官方微博在2019年7月停止更新,微博账号也从“鲍师傅总部”更改为“鲍师傅餐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