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季,月满中秋时。
2025年的国庆假期,因为中秋节的额外促进,大家的购物欲望变得非常强烈,许多商业区都挤满了人。
然而,本应占据 C 位的月饼却显得格外落寞。
近些年,每逢中秋时节,"月饼滞销" 的现象总是率先成为网络热点。
实际上,这一情况反映出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对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并且消费观念更加成熟,使得月饼作为中秋传统象征的作用慢慢减弱。
今年九月期间,有国内一家知名机构依据往年消费记录预先估计,今年中秋附近月饼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四十五点一七成,礼盒销售量降低约四十九点零四成。
但是,颇为奇妙的是,这边盛开那边更受欢迎。国内市场对此品失去兴趣之际,国际市场却出现了一种强烈的月饼购买浪潮。
月饼,一种源于农业社会习俗的时令点心,如今在海外市场展现出新的商业价值。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唐朝。
唐代时,明亮的月亮跟随着赴日使团的海船远航,把欣赏月色的雅致习俗也传到了东瀛。
千年之后,这份中秋情结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绵延生长。
日本的八月十五被称为 "栗名月",当天,家家户户的主妇都会拿出事先做好的 "月见团子",这种食品的加工手法与中国月饼如出一辙,里面包含栗子、绿豆、芋头、绿茶、莲蓉等内馅,用糯米皮包裹,样子小巧玲珑,看起来水灵剔透,味道香甜不粘牙。
这些蕴含东方韵味的食品,既是时令的习俗之物,又成为日本新生代热议的焦点,引起全世界动漫同好的关注。
清朝中期往后,海外的商业活动愈发活跃,东部沿海的人们陆续乘船远行,在海外寻求生计,因此,月饼这种寄托思乡之情的风味食品,也跟着漂洋过海,化作文化延续的感官纽带,在国外的土地上慢慢扎下根来。
越南与中国的山水紧密相连,它不仅继承了中华传统月饼的烘焙技艺,还融入了本土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与众不同的风味。
当地月饼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类似中国苏式月饼的烘烤款式,皮层酥松可口;另一种是以白色糯米为原料制作,外皮柔软,内含物种类繁多,包括芋头、咸鸭蛋黄、绿豆等,质地细腻,层次感强,不仅受到本地居民欢迎,还成功销往欧美、新加坡等海外地区,凭借别具一格的风味赢得了海外顾客青睐。
马来西亚文化多元,月饼口味也更具多样性与新颖性。传统口味如莲蓉、五仁依然流行,同时当地也创造出很多新颖的品种。其中,榴莲馅料的冰皮月饼香气扑鼻,是热带风情的象征;还有结合本地食材的斑斓叶红豆沙月饼、椰丝芋香月饼等,都充分展现了南洋的特色。
特别的是,部分品牌把茶艺和月饼结合,创造了抹茶、樱茶等茶味,还推出了带酒精的“成年版”月饼,给老式节日食品注入了新意和趣味。
泰国把中秋夜看作有特别传说的日子。民间故事讲,那天八仙会带着寿桃去月亮那里给观音祝寿,神仙们会送福祉给凡人,让大家长寿。所以,到了八月十五,泰国人会用甘蔗做成像月亮弯弯的形状做门。全家老小先向这门鞠躬致敬,然后围着一个大桌子,一起吃月饼、寿桃和柚子,在快乐谈论中盼望全家幸福团聚。
海外华人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街区,在全球各地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都会挂满彩灯,开展内容多样的庆祝仪式。
这些富有东方情调的活动,吸引了大批对中华文化抱有热忱的西方青年,他们不仅陶醉其中,还积极投身月饼制作的实践,亲手体验这份跨越岁月的文化积淀。
在西方一些国家,月饼被称作“”,它既有东方的含蓄之美,又有现代的精巧设计。通常在中秋节来临前,网上就会涌现大量介绍月饼的视频,视频里的创作者们详细地向大家介绍月饼的各种类型、制作流程以及食用技巧,他们甚至将月饼和汉堡的吃法进行对比,让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产生了有趣的交集。
针对年轻人群的喜好,美国市场推出了巧克力、咖啡、芝士奶黄等流行口味;澳大利亚的月饼则结合了本土特色的坚果与干果;法国糕点师将马卡龙的制作方法融入月饼制作中,从而制作出充满法式情调的甜点月饼。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国内引发广泛讨论的五仁月饼,在海外市场却焕发了新生。虽然饼皮含有麦麸,而馅料中混合了多种坚果、蜂蜜等西方人容易过敏的成分,很多人食用后产生了不良反应。这一情况借助网络迅速传播,反而让五仁月饼意外地受到了关注,甚至被称作 "席卷欧洲的东方奇特现象"。
一些博主通过社交网站展示如何用餐具分割五仁点心,他们谨慎地咬下小块后显出惊讶神色,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相关影片迅速传播,进而引发了一股体验五仁风潮。
2025年至今,我国月饼对外销售量出现明显上升,多个口岸统计资料反映出,其出货规模与单价同步增长的现象。
今年一月至八月期间,杭州月饼出口数量总计46.25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大约2.5倍;云南省月饼相关产品出口总量为7520吨,总价值达到1.3亿元,主要销售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经广州海关监管的月饼出口金额超过4600万元,其中欧美市场表现突出,所占比例高达45.1%。
在亚米网、亚马逊这些海外购物网站上,很多中国制造的月饼都在卖得很好,非常受欢迎。
月饼出海步伐加快,离不开技术革新与政策引导的双轮驱动。
企业在口味上持续丰富产品种类,满足不同区域的市场需要。广州酒家在维持莲蓉、豆沙等传统内馅的同时,也推出了芝士奶黄流心月饼、冰皮月饼等创新款式;南侨食品则创造了黑巧克力夹黄油饼干的月饼,凭借其外观和口感的双重优势,顺利吸引了欧美年轻消费者的注意。
制作工艺层面,老式月饼一直主要依靠人工完成,无法达成大批量生产,如果完全采用机器生产,又容易让产品失去原有的风味和品质。像稻香村这样的行业领导者,正努力尝试将手工技艺和先进科技结合起来:经验丰富的师傅们专注于做皮和配馅这些核心步骤,而自动化机器则负责完成压制成型、模具压制、烘烤、保鲜处理以及最后的包装工作,这样既能提高生产速度,又能保证产品味道。
苏州稻香村的中式糕点已经销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等将近五十个国家跟地区,对外销售的业绩每年都提升超过百分之五十,并且在这些国家的购买者里,大约有四成是华裔以外的民众。
包装风格出现全新变化。虽然中国从 2022 年开始实施月饼外包装 " 简化 " 措施,但是国际市场依然喜爱制作精良、富含传统特色的礼品盒。
一些知名品牌比如奈雪的茶、北京稻香村以及陶陶居,在外观设计上融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潮流元素,陶陶居特别推出了一个音乐月饼礼盒,这个礼盒运用了声音、光线和电力的技术,使得顾客在享受广式月饼美味的同时,还能听到广东曲艺、观赏变幻的灯光,从而创造出一种深入其中的节日感受。
政策方面也为月饼走向海外提供了新机遇。2023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全面实施,借助原产地累积规则与关税优惠等政策,明显增强了中国月饼在成员国市场的优势地位。
二零二四年三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最新版本的《月饼质量通则》,以此对加工、流转及对外销售环节作出更严格的规定。
另外,考虑到月饼具有明显的时令性且存储时间有限,各个口岸机构在节庆来临前通常会设立专门通道,采用提前登记和优先检查等方式,确保货物能够迅速又稳妥地运抵国际市场。
月饼出海,并非一路坦途。
二零二三年,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公布中国出口月饼存在添加剂二氧化钛数量偏多的问题,因此上万吨相关产品遭到退运处理。
这一事件揭示了不同国家在食品管理规范方面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给对外销售公司带来了警示:将月饼销往海外市场需要遵循当地习俗,必须严格参照进口国的检验标准。
二零二四年四月,澳洲农林渔业部(DAFF)又新了进口月饼的章程,对进关前诸多要求都定得明明白白。
西方许多国家因为食品卫生问题,对月饼的输入执行了严厉的管控,特别是针对含有动物成分的食品,制定了非常苛刻的要求。
美国清晰划定月饼内馅不允许添加蛋黄或肉类成分;马来西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同样不允许馅料里含有肉类、蛋黄、蜂蜜等物质。
由于受到这类技术性贸易障碍的作用,国内出口的月饼长期以来主要采用豆沙、莲蓉、五仁等 " 纯粹填充物 " 作为馅料。
月饼生产商为符合海外法规,纷纷改进产品成分,移除或更换受限制的食材。由于鸡蛋、肉类等原料的进口存在约束,一些企业例如稻香村、南侨食品选择在海外设立工厂,借助本地化制造采用达标材料,并且减少国际运输的开支。
月饼市场的国际化,既为中国品牌开拓了新领域,又促使国际公司参与角逐。
哈根达斯融合月饼样式与冰淇淋特色,制作出冰淇淋月饼,有效招徕年轻消费者;半岛酒店通过推出高档月饼礼盒,提升品牌价值,以尊贵形象稳定市场地位。
商道千秋远,文心一脉承。
《哪吒 2》大获成功,泡泡玛特玩具走向国际,火锅飘香各地,新式茶饮声名远播——如今中国制造,已不只是商品输出,而是文化自信的传播。
月饼作为载体,亦当如是。
从长远角度考虑,走向海外不应仅限于口感的迁移,更要把传统手工艺和东方艺术风格融入面皮和馅料之中,通过文化故事的讲述来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只有借助文化的力量,凭借真诚的态度,中国的商品才能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舞台上,稳健前行,持续发展。
注:头图由 AI 生成。
参考资料:
《海外市场新机遇|月饼价格大幅上涨,出口量激增,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第一财经日报
《旅居海外庆中秋,若干佳肴亦可营造殷殷氛围》,新媒 · 全球要闻
《你爱吃的它,火爆全球!出口超 600 吨→》,央视财经
《国风月饼在海外广受欢迎 海关通关高效助力 " 中国味 " 走向世界》,杭州海关通报
《传扬中国味,让世界爱上中国味》,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