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户户制作糖环,家家弥漫油角香气。这种传统“年果”糖环,是大朗人春节和添丁时必不可少的节令食品。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庭不再亲手制作糖环。但大井头社区的糕点师傅达叔,依然坚守传统,每年生产数千斤糖环,供不应求。他院子里飘着诱人油香,晾晒着一堆堆金黄的糖环,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达叔负责制作糖环
独门秘法让糖环美观美味
达叔五十岁了,住在大井头村,是一名专门修理电器的电工,平日里以修理电器为职业,但每到年底时分,他的身份就会从电工转变为糕点师——是一位擅长制作糖环的糕点匠人。在他的家里,除了废弃的电器,角落里还积攒了不少糯米粉、白糖和食用油,这些都是制作糖环的必需品。
达叔向人说明,糖环的原料容易获取,步骤也不难,基本上就是把糯米粉和白砂糖掺和在一起,借助木制模具压出预设的图案,然后下锅油炸至呈现金黄色就能完成。从前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这种点心,但要想让它既好看又好吃,他个人掌握着一套特别的技巧。生粉和熟粉的调配比例至关重要,一旦这个比例不恰当,就会严重影响到糖环的食用感受,生粉和熟粉的分量必须维持在四比一,这样才能确保它既有适当的软糯度,又不会粘牙,同时保持酥脆的口感。达叔表示,加工前需用衡器仔细计量,先往生糯米粉掺入清水揉成小团,再在锅中煮熟,取出时趁热掺入糖块使其化开,接着把熟糯米团和生糯米粉一同倒入机器中,经过搅拌揉捏直至塑形,整个过程才算结束
达叔家的糖环金黄澄亮,香飘四溢
担心油炸食物容易导致身体不适,达叔在制作炸糖环时十分谨慎,用柴火灶配合温度计精确控制油温,确保油温稳定。“炸糖环所用的油需要选择最优质的调和油,油温必须维持在160度,这样制作出的糖环才会色泽诱人且不会引起内火。”达叔动作迅速地往油锅里放置糯米圈,注视着油面冒出的小气泡,不停将糖环翻动,使其受热均衡,直到变成金黄透亮才将其取出。
他家的糖环供不应求
制作糖环时,达叔和婵姨各司其职,婵姨负责和面、扣面圈,达叔则负责搬运材料、烧火掌锅。绿树成荫的杨桃树下,夫妻二人的感情深厚,达叔帮婵姨搬运沉重的搅拌机,婵姨替达叔擦去油渍,两人虽然很少交谈,但制作糖环时的配合默契,却蕴含着温柔的细节。
婵姨负责和面团、扣面圈
端着刚出锅的糖环,达叔喜形于色,不足一个小时,他和婵姨配合默契,很快就制作了七八斤金黄色的糖环。刚出炉的糖环香气扑鼻,味道甘甜,吃起来更是松脆可口,令人回味不止。达叔表示,做好的糖环需要静置三两天,等多余的油分完全挥发后,才能达到最佳的风味。
糖环象征着家庭和睦、彼此紧扣,是当地民众在农历新年、家中添新成员时不可或缺的传统食品。达叔透露,他和妻子联手制作糖环已有二十三年历史,每年从农历十二月头便开始准备原料,持续到正月十五日结束,扣除节日休息的短暂时间,全年真正制作糖环的时段仅有一个月左右,每天能生产超过一百斤,整个月下来总共能制作出数千斤糖环。他家的糖环选材考究,制作精细,口感出众,总是供不应求,即便存放三个月也不会腐败,因此备受邻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