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真的没人买了?销量下滑真相在这里,你不是一个人在“拒绝”

日期: 2025-10-13 05:06:53|浏览: 2|编号: 153274

友情提醒:信息内容由网友发布,本站并不对内容真实性负责,请自鉴内容真实性。

2025年中秋节前七天,天猫月饼的搜索次数锐减五成八,连倒卖者都停止了收购。

超市最显眼的货架空得能拍鬼片,散装区只剩碎渣。

商家将价值328元的礼盒降价至99元,另外赠送一桶食用油,老年顾客们只关心能否单独购买那桶油。

中秋佳节,月饼不再是主角,连月饼票都无人问津,回收价从半价跌至零头。

健康焦虑是头号杀手。

疾控部门最新公布的信息显示,一个双黄莲蓉月饼的含糖量相当于14个方糖的总量,食用两块月饼就会超出成年人一天中游离糖的摄入标准。

群里有人计算过,慢跑十公里才能抵得上一块广式月饼的热量,跑完之后还要少吃两顿晚餐。

年轻人直接把它列入减脂黑名单,连拍照发圈都嫌热量太高。

价格虚高把中老年人也逼退。

成本不到15的礼盒敢卖388,泡沫比月饼厚。

去年某高档酒店发售1288元的鲍鱼式月饼,经查实鲍鱼成分仅占不到百分之三,相当于花一千多元仅仅购得外层装饰。

新规定将包装费用控制在产品定价的百分之二十以下,昂贵礼盒立刻丧失了彰显身份的功能,赠送者担心接受者会认为不够体面,于是转而选择赠送购物凭证。

替代品遍地开花。

社区蛋糕店推出4寸中秋蛋糕,48块能写全家名字,吃完不剩。

百果园把阳光玫瑰葡萄包装成中秋礼箱,销量翻三倍。

年轻人更加果决,立刻购买机票前往长沙品尝宵夜,将中秋节的费用全部用于交通和住宿,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美食照片获得的关注,远超赠送的月饼礼盒。

老厂试图自救,结果踩坑更快。

那个存在了一百多年的老牌子,推出了含糖量少的豆沙点心,吃过的人反映口感像在咬硬纸片,产品面市三天就被撤下了货架。

网络上的口味越来越奇怪,麻辣小龙虾馅的点心被批评味道像带馅料的辣皮,喝奶茶时,流心部分全是乳脂的香气。

创新没换来增量,只换来段子和库存。

最尴尬的是,中秋仪式感正在消失。

八十年代孩童时期月饼属于珍贵食品,用刀分割后全家人共享,如今随时可以订购外卖食品。

00后把中秋当成长周末,不拜月不团聚,开黑打到凌晨。

月饼失去场景,就像BB机失去基站,再经典也打不了电话。

业内分析,接下来五年,传统月饼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下滑,减半是普遍预期,剩下的发展方向只有两个,一个是将售价控制在十元以下,开拓早餐时段的消费场景,另一个是进行根本性变革,开发出三十克重量的微型化点心,借鉴蛋黄酥的模式,实现全年无休的销售。

依靠节日发家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月饼将会回归到食物的本质,味道美味,价格实惠,不会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

今年中秋,你家的月饼是不是还躺在柜子里等过期?

提醒:请联系我时一定说明是从夜讯箱包皮具网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