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时节年味正浓,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场地呈现繁忙态势。受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临近影响,这家历史悠久的食品公司正采取双重策略,一方面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产品充足,另一方面为国际活动制作特色佳肴。
1月30日,大年初二,记者来到哈尔滨新区利民开发区雪花路的哈尔滨老鼎丰食品有限公司(简称“老鼎丰”)工厂店,发现前来挑选的市民队伍很长,货架上摆放着“鸿九福”糕点礼盒、手工红肠等传统年节食品,以及多种流行西点,空气中飘散着甜美的节日气息,展现出公司蓬勃的生产景象。
亚冬会专供西点
用匠心创新诠释百年品牌
这三款慕斯点心,既是送给亚冬会的纪念品,也是老鼎丰传承百年西点手艺的展示。老鼎丰的副经理史朝辉说明,从公司实验室的窗户往外望,能够看见穿着无菌衣的科研人员,他们正借助精密设备,研究食材的组合方式,同时检测新制作的慕斯产品。自去年十月起,公司就开始研制这批专为亚冬会准备的西点慕斯产品,历经上百次实验、多次调试、包装检测、申报核准、机构检验等准备工作,已构建了从原料追踪到成品配送的完整溯源机制。
老鼎丰为了完成亚冬会西点订单,特意挑选了经验丰富的西点师傅,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在恒温18度的洁净生产线上,经过连续四天的加点工作,最终制作出了首批价值10万元的产品。
在零下20度的冷藏室内,首批送往运动员村的那批糕点摆放得井然有序,草莓奶冻慕斯选用了东北寒地出产的草莓,搭配上南洋地区的椰子汁液,调制出难得的完美滋味,热情芒果慕斯则是将芒果的果肉与动物性黄油巧妙融合,造就了细腻顺滑的口感,最为吸引眼球的是燕麦酸奶慕斯,这种特别为运动健儿们准备的甜点,里面加有东北地区的有机燕麦,蛋白质的成分非常丰富我们特意聘请运动营养师加入产品研发,每一件商品都要通过严苛的品质审核和精准的成分分析,确保运动员们既能享用美味,又能获得营养。
春节保供进行时
传统年味邂逅网红经济
老鼎丰坚守传统核心制作工艺,传统糕点全部依赖人工手工制作,过程非常耗时耗力。老鼎丰行政总监刘艾春表示,年前一周,为了满足市民节前购买需求,老鼎丰工厂启动加班模式,从早上7时30分持续到晚上20时,全力保障春节市场供应。统计显示,老鼎丰2025年1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已经圆满达成销售目标。
道外区靖宇街的专卖店里,李女士的挑选包含了“百年方石”点心套装和流行的小雪人甜品,这些商品既传承了传统风味,又融入了创新设计,作为送给远方亲友的佳品非常受欢迎,不少来自南方的旅行者也特意到此选购并拍照留念,店长于颖透露,节前连续两个工作日,每日的顾客数量已经超过三千人,为了满足旺盛的购买需求,节日期间,城市里的所有一百家分店都延长了服务时长。
工艺的交替在制造环节体现得相当清楚。老手艺人在中式点心坊里,亲手制作着蜜枣小饼、山里红糕、素馨糕等老式点心,不远处西式面包房里,正弥漫着法式牛角包的乳脂气息。从原料的初步处理到成品的最后封装,公司引进的先进机械装置,显著提高了制作效能。老鼎丰今年销售情况十分出色,不少创新产品备受网友欢迎,大家纷纷前来体验、记录、珍藏。这些冰雕造型十分讨喜,融入了本地特色文化符号,仿佛可以品尝的装饰品,深受南方旅客的喜爱,成为今年冬季当地备受追捧的纪念品。
老字号新征程
冰雪经济催生产业升级
步入公司历史陈列室,百年木制工具同未来自动化工厂装置遥相呼应。这家由小型作坊逐步壮大的知名品牌,现今拥有十座先进制造厂房,商品分布十个门类上千种款式。在东北区域,其月饼业务占据半数以上市场,传统中式点心的销售额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史朝辉在交流中提及,亚冬会相关订单为传统食品制造业带来了转型良机,老鼎丰凭借多样的商品谱系达成多渠道营销,未来蛋糕品类有望成为该企业旗下另一支柱性产品线。现阶段,老鼎丰独立运营的品牌店铺已逾百处,同时进入五十余家跨国连锁及本土大型商超网点,并与上百家国内分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统计资料表明公司展现出旺盛活力,2024年工业产量为2.42亿元,业务总收入为2.16亿元,估计2025年营业额会较2024年提升百分之十。伴随“尔滨”旅游文化项目热度上升,老鼎丰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经营场所销售业绩也在稳步增长。
天色已晚,老鼎丰的厂区依然亮着许多灯光。运送给运动员村的食物冷藏车已经准备妥当,准备出发。工坊内,一批批亚冬会的特色糕点正在被包装起来。这些蕴含着哈尔滨手艺的食品,很快就要载着中国的风味,向世人展现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