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能够靠着保存状态良好的古代水道排灌系统,享受日光,稍作歇息;也能够在生长了三百年白果树旁,感受清凉,品茗小坐……这是记者在成都市小通巷福感肆所亲历的景象。这项城市改造工程,计划在本月底整体完成呈现。
千年古渠排水设施藏于市井
“福感肆”这个名字,是根据此地出土文物而得来。据负责人透露,福感寺是东晋到两宋年间成都地区有影响力的寺庙,通过勘探确认其遗迹在成都实业街一带,曾经出土超过一万件遗物。选择“福感肆”这个名字,一方面是为了彰显当地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肆”字象征着汇聚人群、切磋文化的空间,能够使街巷的热闹氛围和街坊间的淳朴情感在此交融。
进入这条狭窄巷道,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个开阔场地,名叫福运广场。场地中央有四株古树,三株是三百年老银杏,还有一株是三百年老皂角,它们都生长得十分繁盛,树冠高大,遮天蔽日。
向前走一段,就能见到一座狭长的黑色通道式建筑,其实,通道下方是保存得非常完好的古代水渠排水系统。资料表明,这个水渠遗址属于实业街考古发现的一部分,是过去少城区域里关键的城市供水排水工程,作为繁荣时期的成都城的重要实物证据,也是至今成都市区中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巨大砖砌供水排水设施,具有非常显著的历史和考古探索意义。望着眼前的古老水道遗址,仿佛能看见古代成都人在水边生活的情景,一幕幕呈现在眼前。
打造传统与时尚相融的城市社交空间
特别要指出的是,围绕古水道排灌系统的拱形结构,其周边特意布置了坐凳,供民众在此小憩,得以放松身心。围绕主体构造,还点缀了数处植物群落,不同种类的绿植被精心搭配,错落分布,颇具观赏价值。
报道显示,广场周边的商业设施尚在建设之中,然而场内已经聚集了许多居民进行休憩娱乐活动,其中包括推行童车的长者,也有操作通讯设备的青年,处处洋溢着生动的市井景象。
我们期望这个区域可以创新城市互动场所的概念。围绕古水道建设了休闲茶座,旨在恢复成都旧时悠闲的日常——泡茶、享受阳光、观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感受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往后计划增设喜剧表演、艺术展览等项目,并辅以精致的午后茶点、咖啡饮品和特色鸡尾酒,打造兼具潮流与艺术氛围的全新交流环境。
福运广场将建设一座成都规模最大的福字造型雕塑,灵感源自康熙皇帝的“天下第一福”,象征福运连绵不绝;此外,还会与非遗传人杨隆梅合作,制作一个由竹编工艺构成的百福长廊。“今年国庆节,还将举办一个前卫的艺术展览,展示隋唐福感寺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
9月底集中开业喜迎黄金周
福运广场周边即为该项目的中心商业地带。有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部分店铺已开始正常运作,露天区域聚集了许多顾客。
据记者掌握的情况,到目前为止,福感肆的整体租赁入住比例已经高达九成,囊括了众多知名品牌,涉及住宿、时髦餐饮、咖啡、流行饮品、酒店、文化体验等诸多行业类型。
现阶段,首批核心品牌已经强势进驻并全面展开装修工作,预计在9月底集中亮相,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十一黄金周”的到来。未来,福感肆将持续吸纳各类餐饮、生活休闲体验等不同业态的品牌,以此不断优化商业环境,构建多样化的消费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