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在上海举行国际癫痫关爱日庆典。该活动由朱国行教授担任主持。南方周末记者黄思卓提供影像资料。
俄罗斯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东瀛电影创作者黑泽明,以及诺贝尔奖的发起者诺贝尔,他们同样承受过一种周期性出现的神经系统问题——癫痫。
癫痫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的慢性病症,给家庭带来很大压力,也给社会造成严重负担,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重点防控的神经精神类疾病。
根据调查,我国癫痫病患者总数约为千万,每年新增病例在四万到六万之间。2025年6月28日,正值第十九个“6·28国际癫痫关爱日”。今年中国抗癫痫协会将活动主题设定为“科技支持,共同缔造明天”( by , for All)。
最近,南方周末的记者去访问了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中国抗癫痫协会的常务理事朱国行教授,他说明,很多患有癫痫的人能够借助正规的治疗来制止病情的发作,病人以及他们的家人不必过分担忧,社会各界应该给癫痫患者提供更多的关心和援助,同时也要纠正一些普遍存在的错误看法。
癫痫并非传染病,也不会通过接触传染
癫病属于一类常见的慢性能量系统性疾病,脑细胞正常传送电信号时,大脑活动正常;脑细胞传送电信号出现反常,就会造成暂时性的脑部功能受阻。
这种病症或许源于家族遗传,也可能与大脑受损、受到病菌侵蚀或存在某些组织异常有关,然而它并非可以通过人际接触传播的疾病。
各种年纪都可能出现这种症状。小孩子的这种症状,多是因为生产时受伤、出血、身体代谢问题或家族遗传;大孩子和年轻人,则多与脑部发炎、有寄生虫、头部受伤、大脑皮层发育不正常有关;成年人得这种症状的,大多和脑部有肿瘤、血管结构异常、身体代谢不正常或内分泌功能出毛病有关;年纪大的人,常见的是和脑血管方面的问题、糖尿病以及脑部萎缩等情况有关。
癫痫患者可正常求学、工作、婚育
社会上一些带有歧视意味的叫法,诸如“羊癫疯”“羊角风”,加上患者和照护者对癫痫了解不足,容易让癫痫病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实际上,在癫痫没有发作的时候,病人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这种病也不会妨碍结婚和生育,病人能够正常去上学、去上班、去成家立业,可以朝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去努力。
要留意的是,当出现癫痫症状时,患者会失去知觉并跌倒发生痉挛,因此不能参与驾驶车辆、高处施工、水上活动、操作炉灶以及高压电机设备等任务,也不适合进行大强度运动和繁重的体力活。
癫痫诊断需科学谨慎
癫痫发作的症状五花八门,基本可分为两大类,即全身性发作和局部性发作。前者俗称强直阵挛发作,波及整个大脑,常常表现为猛然跌倒、身体剧烈抖动、口中流出泡沫、失去知觉;后者则局限于大脑某个区域,一般表现为手臂或面部不受控制地颤动,可能伴有声音或图像幻觉,或者感觉异常。
这种病症会反复出现,表现很稳定,所以单次发作不能随便当作癫痫来看待。此外,并非所有抽搐情况都是癫痫,像低血糖、高烧等情况也可能导致相似症状,必须去正规医院找专业医生做判断。
如今,针对癫痫的补充检测方法种类繁多,包括脑电图检测、影像学检测、实验室检测以及基因检测,这些方法能够辅助进行癫痫的确诊、类型划分、病灶查找和病因分析。
癫痫有药可治
抗癫痫的治疗方式,主要是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针对病根施治的同时,必须配合使用控制癫痫发作的药剂,多数癫痫病号需持续服药终生。我国市面上已有二代、三代的新型抗癫痫药品,效果显著,副作用和药物间相互影响不大,能协助患者显著降低发病次数。
遵照医生指示,要足量、持续用药,不能随便停药,并且要按时复诊。日常生活中,作息要规律,生活习惯要健康。情绪要保持平和,饮食要定时定量,不要过度吃喝,同时要远离噪音和强光刺激。
部分癫痫患者可达到临床治愈
这种病症能否根治,要考量具体状况、病根、发作种类以及救治措施等要素,综合评估才能确定。
有些癫痫病人在接受正规治疗之后能够完全康复,表现为长时间内不再出现症状,并且当慢慢减少用药量直至停用时,也不会再次发作。
以因特定病因引发的癫痫为例,这类患者的症状与明确原因相关。若能通过手术移除病灶、有效控制感染或调整代谢失衡,部分患者的癫痫症状便可能彻底消失,获得临床治愈。比如,当脑部肿瘤被成功切除,原先因肿瘤压迫所致的癫痫发作现象或许会随之终止。
大约百分之六十的癫痫病患者,在采用单一药物或者联合使用抗癫痫药品进行正规治疗之后,其病症也能获得良好管理。不过即便接受了标准化的医治,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病情依然难以控制,这种情况被称为“难治性癫痫”,这些人必须寻找替代性的治疗方案。
脑机接口、AI带来新希望
老年群体中癫痫发病率上升,主要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脑血管病、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增高,这些疾病常与癫痫并发,进而推高了老年人群的癫痫患病水平。
中国在对抗癫痫方面已经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不过依然面临诸多难题,例如,未得到有效治疗的病例数量依然惊人,并且不同区域在癫痫诊断和治疗的技能水平上差距明显。
近些年,许多国内外企业开始钻研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技术,并启动了各类实验性治疗,为治疗药物无效的癫痫病症带来了新的可能。不过,脑机接口和人工智能的介入治疗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时期,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流程和广泛的实践,因此需要搜集更丰富的实际治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