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路上的85度C店已经停业了,我握着里面的储值卡,独自站在空荡荡的店里,忽然记起初次约会时购买的凯撒大帝咖啡
上个礼拜经过庆春路,总是习惯性地朝着85度C那家店走。来到路口的时候,发现原本发着暖黄色光芒的招牌已经消失了,玻璃门上只贴着一张颜色变浅的“85度C”标签,店里桌椅都搬走了,只留下墙边几箱打包好的机器,上面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这家铺子经营了整整十二个年头,旁边补鞋的李师傅探过身子,说,上个月它突然停业了,停业前三天,买面包的人还排起了长龙。我掏出手机翻了翻,大众点评显示这家店已经暂停营业,紧随其后的留言让人心头一紧,讲的是昨天带孩子去,店员告知已经结束营业,孩子当场就哭了起来,哭着问妈妈,为什么牛奶不能热了。
记得初次踏入85度C,那是在十年前,当时我刚离开学校,与相恋的伴侣一同前往。他在店门口等候了半晌,手中高擎着新烤制的凯撒大帝,热浪使得包装纸微微扭曲。那是他特意为我购买的,自己却只啃食了那些干硬的边角部分,他说这种面包在普通店家难以寻觅,因为里面多加了两个鸡蛋,连他的同窗都赞不绝口,甚至表示若有机会愿迁居杭州。我们最终分道扬镳,但这家店铺却变成了我深夜工作的临时歇脚处,2018年疫情最为凶猛的时期,我和共事的人挤在打烊前最后一间85度C,品尝减价的黑森林蛋糕,望向窗外不见行人的马路,猛然感悟到生存的珍贵。
“这张充值卡还能用吗?”我询问门口张贴的公告。店员阿姨轻轻摇头:“庆春路分店已经停业,但您持卡前往朝晖分店或江城路分店均可使用。不过江城路分店也即将结束营业,本月底最后一天会停止服务。”她指向手机上的聊天信息,“前些天有位顾客从富阳乘坐高铁到杭州来核销,表示他家乡的分店早已关闭,这卡对他来说有种情怀。”
这个念头猛地让眼睛湿润。2007年85度C初到中国内地,杭州大街小巷随处可见“85度C,美味可口”的宣传语。当时我和好朋友挤在庆春分店门口,排队人群从街角延伸至巷子深处,收银的女士笑着说“今日凯撒大帝促销,每人只能买两个”,我们捧着刚出炉的面包,热得不停甩动手指,却感觉整个杭州的春天都被我们拥在怀中。
如今情形如何?克莉丝汀已经停止交易,整个面包行业纷纷缩减规模。不久前看到报道,有个茶饮公司开设了两百家售卖面包与奶茶的门店,旁边的古早万丹店因为提供手工即时烘烤的产品,常常要排到深夜才轮到。我上周去了城西新开的那个面包作坊店,等了半个钟头,掌柜的告诉我,现在年轻人买面包,先得查查手机小程序上有没有折扣券,再看看能不能直接送到家里——我们这一代购物的习惯,已经从单纯的排队体验,转变成了追求划算又方便。
过去把衣物收拾一番时,找到了一张我用透明胶布封住的储值卡,那是我2015年第一次用它来买面包的,卡正面原本有“85度C”的标识,现在已经磨损了大半,变得模糊不清,现在站在人烟稀少的庆春店里面,目光落在墙上褪色的“欢迎光临”字样上,心里忽然有了一种领悟,并非85度C的产品不再吸引人,而是我们的味蕾也随着社会进步而发生了变化。曾经觉得母亲烹制的红烧肉无与伦比,如今却常常怀念超市的关东煮,并非不再喜爱,而是往昔的滋味,早已被时光催促着向前流逝。
手机响了两下,朋友通过应用传递信息:她正待在江边那家店铺外头,那里明天就要停业了,问我想不要去留个影?我露出笑容进行应答:不用了,你替我购置那款终极款式的凯撒大帝,以免我的支付凭证失效。
放下电话,我碰了碰口袋中的储值卡,猛然回想起克莉丝汀倒闭那天,有网友提及“从前常用它的优惠券为母亲购置生日蛋糕”。其实我们留恋的并非糕点,而是那些与85度C相伴,暖意融融的时光。
你脑海中是否存有一家早已消失的店铺?比如那家85度C的凯撒大帝,抑或是学校附近的辣条售卖点?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或许我们能因此组建一个“怀旧美食聚会”。